超律志獨家策劃【優秀法學生專訪】的專欄,這是我們一直感興趣的專題,我們希望記錄優秀的你,不平凡的人生。
她本科就讀於暨南大學,研究生就讀於臺灣地區政治大學。曾在兩年半內修讀完法學本科課程並順利通過司法考試。
她是臺灣地區政治大學優秀陸生獎學金獲得者,是英語組唯一一位獲得德國曼海姆大學交換生資格的學生。
她有過大所工作經歷,還曾是iCourt法秀執行主編,同時作為聯合創始人經營一家律所品牌工作室,現在跨界擔任起了時尚編輯。
本期專訪就請跟隨我們的腳步,讓我們一起了解這位一直在「折騰」中成長的97年水瓶座女孩——王雪純。
採訪者:琦嘉
被採訪者:王雪純
審核:律志先生
琦嘉:學姐本科畢業於暨南大學法學院,可以和我們簡單介紹一下暨大及其法學專業嗎?
雪純:我的本科學校暨南大學其實對我影響很深,大家都知道,暨大是一所僑校,學院的港澳臺生比較多,可以和不同地區的同學交流,感受文化多樣性,也塑造了我性格中「兼容並包」的特點。
大一入學的時候就聽說,暨大是全國學生活動第二多的大學,後來發現,的確。學校很重視學生的綜合素質,大一我在珠海校區,小羅馬廣場幾乎每天都是各種活動擺攤,我大一的時候也加入了司儀隊,是我第一次接觸到主持,也是大學初期非常難忘的回憶。
琦嘉:學姐在大二時從歷史系轉入到法學系,僅僅用了兩年半的時間裡就修讀完全部的課程並順利通過司法考試,是如何做到的呢?可以和正在準備考研法考的學弟學妹們分享一下你的學習經驗嗎?
雪純:在轉入法學院時,我大概能預見到可能遇到的困難。比如,在沒有修習民總、刑總的情況下,直接讀債法、刑分和民訴……會有點懵。但既然是自己的選擇,就想解決辦法啦~我大二上學期會用周末時間,旁聽法學雙學位的課程,補習基礎知識,慢慢找到了狀態,最後的成績也不錯。
另一個比較大的壓力是,因為要補課,所以同學們可能一學期選5-6門課,我可能要讀9-10門,考試周從第一天考到最後一天,雖然過程有時候會崩潰,但考完後,看著校園,居然有種 I did it 的感覺。
學習經驗的話,我認為,如果是對法學有興趣且未來打算在這個行業繼續深耕的同學,本科階段是需要培養一些學術能力的,比如檢索能力、文獻綜述能力,並且開始培養自己的問題意識,這些能力無論是做學術還是律師實務,都會非常有幫助。很幸運,我在本科階段遇到了小樹老師,給了我學習方向和深造方向的指引。
而司法考試對我來說,是屬於突擊型的考試(一個半月複習考過,每天早上7點到晚上1點~),這類考試從本質上來說,方法論都差不多:學習基礎知識-了解考試邏輯-自測-發現問題-集中解決問題。當一個個問題都解決完了,結果應該也會是如你所願啦~
琦嘉:學姐就是傳說中的學霸吧!相信學姐在攻讀本碩學位的時間裡也經歷過大大小小的考試,學習強度也是十分大的。學姐在平時學習的過程中,會不會有情緒不是很穩定的時候?面對這種情況你會如何調節自己的情緒呢?
雪純:肯定會有的哈哈。我太陽水瓶上升射手,又是風象又是火象,情緒還是比較多變的~但是情緒來去都很快,心態一直比較好。我始終相信,命運給我的都是最好的,即使是遇到了一些問題,說不定還可以發現新的機會哈哈。比如按照計劃,今年八月我就要前往德國交換,但因為疫情原因defer了半年,一開始我還蠻難受的,但是後面發現,正好可以利用這個空檔期去做時尚編輯,就一點都不覺得遺憾啦。
在日常情緒維穩上,運動很關鍵,我有晨跑和力量訓練的習慣,即使在準備司考時,也會每天空出一個半小時的運動時間。在政大也有跑校園馬拉松,參加熱舞社跳dancehall(哈哈其實很不協調)、在沒課的下午去遊泳。
除此之外,我會增加生活的支撐點。學習之外還有很多能讓我開心的事情,如果一件事暫時進展不順我會先去完成其他的事情,等到情緒穩定再來冷靜地處理難題。
如果狀態實在很差,我會先讓自己放鬆一段時間。比如大三的一個長假,因為壓力比較大,我就和朋友去普吉島待了一周,回來後滿血復活。在臺灣時,也會和朋友去忠孝東路逛街,喝machimachi,或者自己坐慢車去宜蘭看海,去淡水的漁人碼頭,坐在那邊聽樂隊唱五月天的歌,超級治癒。冬日假期時,也會和朋友約著去日本喝梅子酒泡溫泉,在鎌倉曬太陽,超放鬆。
琦嘉:學姐的真的是很樂觀向上的一個人。那麼,已經在臺灣地區學習生活了一年的你,可以和我們簡單介紹一下您在臺灣地區的日常學習生活嗎?相較於大陸地區的法學專業而言,臺灣地區的法學專業又有什麼鮮明的特色呢?
雪純:我很喜歡臺灣的一點就在於,他非常慢,慢到可以讓你好好思考到底要走哪一條路。當然,最幸運的是遇到我的導師王文杰教授,除了在課業和論文研究方面給我指導外,如果有空,每周都會喊我一起餐敘,問一問未來計劃、課業情況和生活中的小問題,還會題字鼓勵我~連我無意間說自己不愛喝咖啡這件事也被老師牢牢記住,超級暖心。
當然,在政大的學習還是比較充實的,在研一上學期,我有選4門課,每門課每周課時2-4小時,課前都有reading要讀,英文論文或case原文,每門課一周100頁左右,之後會需要寫每周的課程報告,小組合作的會是1萬字左右。除此之外,還需要期中報告和期末大論文,期末論文差不多都4萬字啦。
因為都是小班教學(10-20人),老師會提問到每個人,甚至有的課會細緻到footnote=)老師也會讀每組/每個人的作業,比較不同點,再cue你起來講~所以,真的要好好念書哦!
因為都是大陸法系啦,所以學起來其實沒太大阻礙,政大法學院的老師留美留德留日的都比較多,在課堂上講的內容,涉及臺灣地區本身的沒有太多,反而更注重製度的起源探究,在選課時,可以選擇自己更喜歡的研究風格,空間很大。當然,政大也有很多全英的課程,上學期我就有選沈宗倫老師的「國際智慧財產權專題研究」,很有挑戰也很有趣。
琦嘉:那學姐在剛剛遠離家鄉讀研的時間裡,有沒有哪些不同的學習習慣,人文環境讓你感到不適應?您又是怎樣克服在他鄉的這種孤獨情緒呢?
雪純:因為我很愛探索未知,所以剛到臺灣時,倒不會覺得孤獨,但會有一點peer pressure。因為政大算是臺灣top的文科院校,周邊同學都非常優秀,加上上課時有些用語差異、老師的cold call,剛剛好又拿了獎學金,會比較擔心給老師留下心理落差哈哈。
後來一個轉折點在於,在馮震宇老師都課上(老師簡直是以loading很重、嚴格著稱哈哈),剛剛好輪到我們組報告,研究主題是「侵犯商業秘密的損害賠償」,我負責大陸地區部分的內容,查詢資料後發現,在2018年《反不正當競爭法》修改後,還沒有非常詳細的實證研究的數據,所以我就動手做了一份。老師給了很高的評價,還讓我給同學們演示一下如何使用大陸地區的資料庫檢索法條與案例,後面就和老師、同學的關係越來越密切啦。(上學期網課的時候老師也沒忘記一直cue我 哈哈)
所以,可能克服恐懼的辦法就是直面吧~
琦嘉:學姐曾在時尚類頭部公眾號擔任自由撰稿人,通過這些公眾號發現學姐對於「時尚」也是很有自己獨特見解的。學姐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發現自己對於「時尚」是很感興趣的呢?是怎麼做到跨界的呢?
雪純:我從高中就開始在雜誌上寫專欄,一直覺得用文字影響他人是一件特別有成就感的事情。加上我本人的性格可能就想「做美和趣味的終身追求者」,所以和時尚編輯這個職業還蠻契合的。
我從大學開始就對這個領域很感興趣,但一直沒有進入行業,疫情期間做了職業測試,發現我是藝術型、企業型和社會型,時尚編輯、作家、策展人……都是非常適合我的工作,加上疫情衝擊,覺得趕緊去嘗試自己喜歡的事情吧~就給實習的公司CEO投了簡歷和自薦信。
跨界是一件看起來很酷但其實很難的事情,在此之前,我也有積累一些「作品」和知識,但只有進入行業後,才能知道自己要補習的還有很多~當我開始實習後,瘋狂學習了行業知識,在實習期間也寫出了評價還不錯的稿子,因為要回校上課,就約定了線上合作,以後會繼續學習和沉澱的。
琦嘉:學姐平時在學習之外還會選擇通過哪些方式充實自己的課餘生活呢?怎樣做到既能平衡好學習又能完成自己的興趣愛好?可以和我們舉幾個例子嗎?
雪純:除了旅行、讀閒書和運動,我會喜歡開發新技能,比如大二暑假,我就自己跑去北京讀了兩個月的德語,折騰到了A2的水平。平時也會逛逛展覽之類的~
我覺得學習和興趣愛好是同等重要的,我是那種只有玩好了才能好好學習的人,當然有時候學習本身對我來說也很有意思。
如果一定要多線程作業,時間管理很重要(我是很愛探索新世界、不怎麼會累的人)在做每一件事的時候,足夠專注,不僅是為了提高效率,也是對這件事的基本尊重。
琦嘉:學姐也是一個敢於「折騰」的女孩,不僅有在大所實習的經歷,也有法律頭部公眾號執行主編和時尚編輯的經歷,還有自己成立工作室創業等經歷。豐富多彩的經歷也豐富了我們多彩的人生。在這些經歷當中,學姐可以和我們分享一些讓你印象深刻的事情嗎?
雪純:講三件好玩的事情吧~
第一件是大三考試周的周末,我接到了iCourt滿天星計劃的全額獎學金offer,打算在周五考完試後馬上飛到北京,結束後再回校考試。但沒想到,因為北京冰雹,飛機迫降在陝西,幾乎一夜沒睡,第二天下午才飛到北京,加入課程,因為需要小組合作完成項目,又通宵了一夜~完成後馬上飛回廣州考期末考=)很冒險的舉動,可能也很累,但這影響了我的第一份也是很重要的一份實習。
第二件是大四上學期的10月份我以實習編輯的身份加入了iCourt法秀,12月開始做執行主編~兩個月期間,很痛苦,成長也很迅速。公司非常願意相信年輕人,也特別幸運遇到了願意帶我成長的老闆——卷卷。在法秀的幾年,我有帶過2-3個團隊,遇見了很多很棒的人。也是因為卷卷和法秀,讓我開始對律所品牌運營這件事感興趣,才有了後面綠檸工作室。這些事都讓我相信,瑣碎和讓你痛苦的事情,背後帶來的可能就是出其不意的成長哦。
第三件是在政大,某天很想去德國交換,一看通知,發現離交換生申請只有一個半月了,我還沒考雅思哈哈。於是馬上報名最近的雅思考試,沒接觸過雅思的小白開始複習~21天考過啦,然後選擇了德國商科第一的曼海姆大學,希望可以有很多跨界思維的融合,也很幸運拿到了全校英語組唯一一個名額。讓我覺得,要相信命運和你站在同一邊~很多事也不用考慮太多啦,只要很想很想,去做就好了。
琦嘉:即將完成研究生學業了,有想過畢業後的規劃嗎?
雪純:在法學方面,會打算繼續學習,夯實商法基礎,結合自己興趣,嘗試融合公司法、智慧財產權法和時尚法,如果有機會想在北京深造。
當然,也會繼續運營工作室和當時尚類自由撰稿人,繼續學習和沉澱。
琦嘉:回想自己法學學習的這幾年,有沒有哪些好的學習/工作建議想要囑咐低年級法學生呢?
雪純:
1. 選擇自己喜歡、適合自己的方向很重要。發現的過程可能會很長,但這也是認識自我,和自我對話的好機會,應該也是每個人的人生課題吧。在此之前,需要做的就是,學習好基礎知識,夯實基礎。
2. 做一個靠譜的人。不管是小組合作、實習、工作,希望能讓有「我交出去的每份文件代表了我的品味和水準」的覺悟,對自己負責。
3. 進入任何行業,第一份工作的工資不太重要,平臺和導師最重要。
4. 任何工作的背後都是瑣碎和重複的,不要因為這些原因放棄一份工作,可以多「試錯」,但原則是在做每一件事的時候都盡最大能力把它做好,這樣才有底氣說不喜歡。
5. 力所能及幫助身邊的人,樂於為別人鼓掌,會發現這個世界超美好的。
感謝學姐今天做客超律志優秀法學生專訪。學姐精彩的人生經歷正驗證了那句話:在最好的年紀,不要辜負最美的自己。如果你想去做自己喜歡的事請,一定要勇敢去追尋。
大家如想和學姐直接交流,可以直接加學姐微信:chloesinner,記得備註:超律志。
更多專訪:
【優秀法學生專訪】她是"非典型"法學生,骨子裡卻透著彼岸花的傲氣
【優秀法學生專訪】她是高顏值學霸,卻只想活成自己的女王
【優秀法學生專訪】一個保研法大的「國民女神」,她是如何煉成的?
【優秀法學生專訪】一個安徽女孩為夢追逐,她經歷了什麼?
點擊右下角「在看」,分享給更多小夥伴
您的支持, 是超律志持續更新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