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聲在線7月30日訊(記者 鄧桂明 通訊員 梁輝 實習生 王欣 傅奕丹)連日來,湖南持續高溫,不少人「熱病」突發,醫院的接診量隨之攀升。
7月29日凌晨1時許,湖南省人民醫院急診科收治了一位56歲的周姓農民工。據其家人介紹,7月28日晚19時左右,在工地上持續工作了一整天的周先生準備回家時,突然四肢無力、呼吸急促、昏倒在地。工友隨即將他送至當地醫院進行緊急救治,在雙峰縣醫院確診為熱射病。因病情嚴重,周先生的家人在醫院的建議下將其轉到湖南省人民醫院。
搶救過來的周先生仍需做進一步檢查
據湖南省人民醫院急診醫學科主任韓小彤介紹,患者入院時高燒漸退,意識也有所恢復,但經過檢查,患者的肝、腎等多器官功能已經損傷。經過急診科醫生全力搶救之後,目前周先生已經甦醒,但仍吐詞不清,能夠活動的器官有限。另外,至於是否還伴有如腦梗、心梗等後遺症,需要再做進一步的檢查。
據了解,熱射病是最嚴重的中暑,指因高溫引起的人體體溫調節功能失調,體內熱量過度積蓄,從而引發神經器官受損的一種致命性急症,患者死亡率較高。每年夏季,因高溫天氣導致熱射病的病例並不少見。
「一般情況下,人體在37度左右可以保持『冷熱均衡』,但長期處於高溫、高溼、不通風的環境時,人體調節系統會紊亂無法正常散熱,嚴重了就會導致熱射病。」韓小彤介紹,熱射病的發病是有徵兆可循的。比如,患者突然出現發熱、意識不清、噁心、嘔吐、腹瀉、呼吸急促,繼而體溫迅速升高至40℃以上,甚至出現說胡話、昏迷、面色蒼白、心動過速以及休克等症狀時便要考慮患熱射病的可能性。
及時有效的現場施救是熱射病患者轉危為安的關鍵。一旦發現有人出現上述症狀,在呼叫急救車的同時,應立即將患者轉移出高熱的環境,對其身體進行快速降溫散熱。其次,在患者仍有意識時可以適量飲用一些加入食鹽的清涼飲料。如果病情嚴重時,應及時送往醫院就醫。
專家提醒,盛夏是熱射病的高發期。夏季高溫暑熱環境下,要保證室內自然通風,儘量減少戶外活動和體育鍛鍊。對於無法避免在戶外活動的人群來說,大量出汗後及時補充水分、鹽分是預防熱射病的關鍵。同時,多喝水、合理使用空調、保證飲食規律及睡眠質量等都能有效防止熱射病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