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連日高溫 野外作業小心患熱射病

2020-12-25 華聲在線

華聲在線7月30日訊(記者 鄧桂明 通訊員 梁輝 實習生 王欣 傅奕丹)連日來,湖南持續高溫,不少人「熱病」突發,醫院的接診量隨之攀升。

7月29日凌晨1時許,湖南省人民醫院急診科收治了一位56歲的周姓農民工。據其家人介紹,7月28日晚19時左右,在工地上持續工作了一整天的周先生準備回家時,突然四肢無力、呼吸急促、昏倒在地。工友隨即將他送至當地醫院進行緊急救治,在雙峰縣醫院確診為熱射病。因病情嚴重,周先生的家人在醫院的建議下將其轉到湖南省人民醫院。

搶救過來的周先生仍需做進一步檢查

據湖南省人民醫院急診醫學科主任韓小彤介紹,患者入院時高燒漸退,意識也有所恢復,但經過檢查,患者的肝、腎等多器官功能已經損傷。經過急診科醫生全力搶救之後,目前周先生已經甦醒,但仍吐詞不清,能夠活動的器官有限。另外,至於是否還伴有如腦梗、心梗等後遺症,需要再做進一步的檢查。

據了解,熱射病是最嚴重的中暑,指因高溫引起的人體體溫調節功能失調,體內熱量過度積蓄,從而引發神經器官受損的一種致命性急症,患者死亡率較高。每年夏季,因高溫天氣導致熱射病的病例並不少見。

「一般情況下,人體在37度左右可以保持『冷熱均衡』,但長期處於高溫、高溼、不通風的環境時,人體調節系統會紊亂無法正常散熱,嚴重了就會導致熱射病。」韓小彤介紹,熱射病的發病是有徵兆可循的。比如,患者突然出現發熱、意識不清、噁心、嘔吐、腹瀉、呼吸急促,繼而體溫迅速升高至40℃以上,甚至出現說胡話、昏迷、面色蒼白、心動過速以及休克等症狀時便要考慮患熱射病的可能性。

及時有效的現場施救是熱射病患者轉危為安的關鍵。一旦發現有人出現上述症狀,在呼叫急救車的同時,應立即將患者轉移出高熱的環境,對其身體進行快速降溫散熱。其次,在患者仍有意識時可以適量飲用一些加入食鹽的清涼飲料。如果病情嚴重時,應及時送往醫院就醫。

專家提醒,盛夏是熱射病的高發期。夏季高溫暑熱環境下,要保證室內自然通風,儘量減少戶外活動和體育鍛鍊。對於無法避免在戶外活動的人群來說,大量出汗後及時補充水分、鹽分是預防熱射病的關鍵。同時,多喝水、合理使用空調、保證飲食規律及睡眠質量等都能有效防止熱射病的發生。

相關焦點

  • 男子高溫作業險些喪命 醫生:警惕勞力性熱射病
    近日,因高溫持續,有地方出現了熱射病相關病例。日前,西南醫科大學附屬醫院急診科就接診了一名從瀘縣轉診來的熱射病病人。經檢查,病人患的是勞力性熱射病。「送到我們醫院時,他已經出現了明顯的意識障礙,並且有急性腎功能損傷、急性肝功能障礙、急性心肌損傷、呼吸衰竭、橫紋肌溶解、消化道出血等多種症狀,各項指標都遠遠超過正常指標。」周凱醫生說。危急關頭,醫院立即啟動了熱射病治療預案,幸運的是,在醫生的全力救治下,病人各項指標逐漸好轉了起來。
  • 氣象臺發布高溫黃色預警 高溫下不容忽視的「熱射病」
    連日來,中國多地出現35℃以上持續高溫天氣,多地拉響高溫紅色或橙色警報,熱射病、熱傷風、暑熱症……各類高溫引發的病例層出不窮,各大醫院中暑患者一時暴增,江南各地更是出現中暑引發的「熱射病」患者。
  • 官方通報稱患熱射病
    病死率高達50%夏天千萬要小心熱射病根據我國職業性中暑診斷標準,可將中暑分為以下3級:先兆中暑、輕度中暑和重度中暑。先兆中暑及輕症中暑的患者表現為口渴、食欲不振、頭痛、頭昏、多汗、疲乏、體溫正常或升高等症狀。
  • 死亡率50%,高溫天頻發! 夏天千萬小心熱射病
    熱射病就是熱量在體內急劇蓄積導致的。患者常會出現局部肌肉痙攣、高熱、無汗、口乾、昏迷、呼吸困難甚至呼吸衰竭等症狀,是中暑中最致命的一種。  除了個體因素之外,熱射病發病與3個因素密切相關:高溫、高溼、密閉無風環境。  一般輕症中暑,體溫常會超過38°C,並伴有面部潮紅、大量出汗、皮膚灼熱、噁心嘔吐,或四肢冰冷、臉色蒼白、血壓下降、脈搏變快等症狀。
  • 真的會「熱死人」的熱射病 就在我們身邊
    一、什麼是熱射病中暑等級分為熱痙攣--熱衰竭--熱射病,而熱射病屬於中暑等級中最嚴重的一種,死亡率高達50%-70%,如果是老年病人,70歲以上的死亡率會高達80%。
  • 68歲老人患熱射病體溫高達41℃,醫生教你中暑可這樣急救
    連日高溫,各大醫院中暑患者明顯增多。7月28日,記者從湖南航天醫院獲悉,該院5天內陸續收治了2名重度中暑熱射病的患者,目前兩人均未脫離生命危險。醫生提醒,熱射病也稱中暑性高熱,一旦發現需及時治療,而夏季高溫日,預防中暑更是關鍵。
  • 教育局通報高一新生軍訓暈倒身亡:暈倒並出現嘔吐症狀,患熱射病
    8月4日下午,湖南臨澧高一新生王某某在軍訓時暈倒並出現嘔吐症狀,後送醫搶救無效死亡。臨澧縣教育發布情況說明,原文如下:關於臨澧一中一新生患熱射病身亡的情況說明8月4日,我縣一中熱射病,通俗理解就是中暑裡面最嚴重的一種情況。中暑也會出人命嗎?答案是會的。朝陽醫院急診科副主任唐子人介紹,重症熱射病的致死率大約在80%以上。患者體溫會達到40℃以上,皮膚乾熱無汗、神志不清、臟器衰竭。人體一旦持續處於40℃以上的高溫狀態,不能進行體溫調節,就會使體內的蛋白變性、功能失活,甚至出現細胞壞死。
  • 教育局通報高一新生軍訓暈倒身亡:暈倒並出現嘔吐症狀,患熱射病
    8月4日下午,湖南臨澧高一新生王某某在軍訓時暈倒並出現嘔吐症狀,後送醫搶救無效死亡。臨澧縣教育發布情況說明,原文如下:關於臨澧一中一新生患熱射病身亡的情況說明8月4日,我縣一中2020班按照教學計劃安排進行軍訓。下午4點10分左右,該班教官組織學生在學校主道樹蔭下進行隊列訓練,學生王某某身體不適,教官隨即安排王某某在蔭涼處坐下休息。
  • 酷暑時間 室外作業警惕熱射病「奪命」
    而建築工人、冶金工人、清潔工、交警、快遞騎手、運動員等人群,需要在高溫、高溼、不通風的環境下工作,往往容易發生熱射病。熱射病是最嚴重的中暑,如果得不到及時科學有效的救治,死亡率高達60%以上。  簡單來講,熱射病就是最嚴重的中暑,熱射病分為兩種:勞力型熱射病和非勞力型熱射病。
  • 中暑和熱射病,其實比你想像中嚴重,「中招」後,喝水也要謹慎
    連日高溫之下,中暑的患者增加不少:7月12日,廣東的羅先生在高溫天氣下連續從事搬家工作三天後突然暈倒昏迷,口吐白沫,入院後被初步診斷為熱射病,多器官功能出現損害;8月4日,湖南臨澧高一新生王某某在軍訓時暈倒並出現嘔吐等症狀,後送醫搶救無效死亡,當地教育局稱王某某因患熱射病不幸身亡。
  • 防治熱射病取得創新成果
    本報訊 王均波、記者郭晨報導:前不久,某部3名熱射病患者先後從第159醫院重症醫學科康復出院。半個月前,這3名戰士在野外駐訓時重度中暑被緊急送到醫院,確診為熱射病。面對兇險病情,醫院多學科會診展開治療,使3位戰友轉危為安。
  • 長沙41歲男子因熱射病身亡!持續高溫請警惕!
    △來源:視覺中國長沙連日高溫,開啟了「桑拿天」模式,接下來高溫仍將持續。7月24日下午3點多,一名41歲男子暈倒在路邊,送往醫院搶救時已經心跳驟停,隨後被確診因熱射病不治身亡。醫生介紹,該名男子是因為熱射病造成的人體呼吸循環衰竭而死亡的。男子隨身攜帶的身份證上顯示,他今年41歲。「如果當時現場有群眾知道基本的急救常識,就有可能救回來。」醫生介紹,近段時間長沙連日高溫,醫院接收的熱射病患者明顯增多,「尤其是集中在下午2點到5點間,會出現很多來就診的患者。」
  • 長沙41 歲男子因熱射病身亡!持續高溫請警惕!
    長沙連日高溫,開啟了 "桑拿天" 模式,接下來高溫仍將持續。7 月 24 日下午 3 點多,一名 41 歲男子暈倒在路邊,送往醫院搶救時已經心跳驟停,隨後被確診因熱射病不治身亡。醫生介紹,該名男子是因為熱射病造成的人體呼吸循環衰竭而死亡的。男子隨身攜帶的身份證上顯示,他今年 41 歲。" 如果當時現場有群眾知道基本的急救常識,就有可能救回來。" 醫生介紹,近段時間長沙連日高溫,醫院接收的熱射病患者明顯增多," 尤其是集中在下午 2 點到 5 點間,會出現很多來就診的患者。"
  • 大連:七旬老人患熱射病 全身多臟器衰竭
    休克、全身多臟器衰竭、凝血功能異常……8月14日,本市一位七旬老人被發現昏倒在家中,送醫檢查後被確診為熱射病,至今仍在重症監護室(ICU)搶救。熱射病是中暑的一種,也是最嚴重的一種。今年暑期,濱城持續高溫,本報熱線中心先後接到多起關於市民中暑的報料。
  • 又有人被熱射病奪去生命!如何躲避「高溫殺手」狙擊?
    疫情防控工作任務重,事情多,工作人員往往體力勞累,加之多地高溫橙色預警,增加了工作人員中暑的風險,而最為致命的則是熱射病。熱射病是指因高溫引起的人體體溫調節功能失調,體內熱量過度積蓄,從而引發神經器官受損。熱射病在中暑的分級中就是重症中暑,是一種致命性疾病,病死率高。該病通常發生在夏季高溫同時伴有高溼的天氣。熱射病分為兩種,勞力型熱射病與非勞力型熱射病(經典型)。勞力型熱射病:高熱+運動性橫紋肌溶解,是中暑中最嚴重的類型,發展速度快,死亡率極高。
  • 工友突然暈厥患熱射病 發燒超42℃體溫計爆表
    工友突然暈厥患熱射病 發燒超42℃體溫計爆表   近日,清遠「高溫模式」持續進行,接連幾日的高溫讓中暑患者人數猛增,甚至出現了熱射病患者。
  • 四肢無力、呼吸急促,湖南男子患熱射病輾轉三家醫院,夏季這些症狀...
    本報長沙訊 7月30日,記者從湖南省人民醫院獲悉,56歲的周先生因中暑入院,被診斷為熱射病。目前患者仍在接受救治。△圖片源自網絡56歲的周先生來自婁底雙峰縣,平時在工地上做泥工。由於當地醫療條件有限,周先生被送往縣醫院進行救治,並確診為熱射病。周先生的情況越來越嚴重,其家人在醫院的建議下,將他轉到湖南省人民醫院進行搶救。「我父親平時身體挺好的,最近天氣太熱了,他每天回家都汗流浹背,頭髮、衣服都是溼的。家裡人都勸他在家帶孩子,不要出去做工了。」周先生的兒子說。
  • 地球「發燒」提防「熱射病」
    進入三伏天,全國最高氣溫一路飆升,多地出現40℃以上的高溫。這股洶湧熱浪導致江浙等地數名市民「被熱死」,這也讓「熱射病」成為人們關注的熱詞。熱射病是人體體溫調節功能失調,熱量散發不出去,大量積蓄,從而導致人出現高熱、昏迷等症狀。
  • 「中暑」進了重症監護室 醫生提醒高溫天謹防「熱射病」
    新華社福州7月6日電(記者陳弘毅)盛夏時節,不少人冒著酷暑從事室外作業,一旦發生中暑,很多人都覺得是「小事」,降降溫多喝水就好了。然而,日前福州市第一醫院就收治了一位因中暑引發生命危險的患者。在做了各項檢查後,顯示患者多臟器功能出現異常,心肌功能、肝功能和腎功能都出現了受損的情況,綜合一系列指標和症狀,醫生診斷陳某患上了『熱射病』。經過一周的抗感染、護肝、營養心肌、連續血液淨化等多項治療後,患者的病情得到控制,目前已經轉到普通病房繼續治療。」陳某告訴記者,當天天氣非常熱,他想儘早把活做完,從早上開始幾乎沒有休息,幹起活來也忘記喝水。
  • 高溫中暑,當心熱射病!
    高溫中暑,當心熱射病!此時,體內堆積的熱量就會對人體造成傷害,形成中暑或者重症中暑(熱射病)。馮偉表示,高溫導致體內熱量無法正常排出,是熱射病的最主要成因,因此在室內外溫度達到30℃以上,中暑的概率大為增加,超過35℃,則需要當心熱射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