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數以萬計的護士義無反顧,勇往直前,築起守護生命的長城。在抗擊疫情中,2.86萬名護士馳援湖北,其中女護士有2.53萬名,佔比近90%。國家有難,半邊天從未缺席。換「戰袍」,上「戰場」,她們是堅毅、勇敢、智慧的戰士!她們是溫暖、專業、奉獻的勇士!
在賽道上,她們英姿颯爽,同樣巾幗不讓鬚眉,用奔跑詮釋對生命的敬畏與熱愛!
北京護士邢如伶:「女版阿甘」穿越死亡讓生命綻放
邢如伶如何與跑步結緣的故事已經廣為人知。回想起10年漫長的跑步歷程,邢如伶還是有點興奮。「一是跑步運動,治好了心率不齊,讓我欣慰,讓我高興;再者,通過跑步運動,結交了朋友;最後,取得榮譽,站在領獎臺上,感覺到一種快樂。」
這是新生的邢如伶,健康、活躍。時光倒退10年,她卻是夜夜與死神相伴,心律不齊,漏跳非常嚴重,有時晚上心臟一分鐘才跳27次。
「也不能總依賴藥物,那樣容易猝死,必須靠起搏器維持生命。」在38歲那年,邢如伶不得不面對這一殘酷的現實。北京昌平南口醫院的老中醫成為了邢如伶的一個貴人。「有一天老中醫建議我加人南口長跑隊,看能不能緩解心律不齊的症狀。」於是,2001年3月31日,邢如伶開始了自己的長跑之路。不想,10年過去了,老中醫已經不跑了,而她的奔跑再也沒有停下來,心臟病症居然真的在她奔跑的力量下被逼退痊癒了。
邢如伶說她非常感激那位老中醫,這一生都感激他。開始的初衷就是為了治病,很單純的念頭,後來走上了業餘長跑運動員之路,這純屬偶然。連她自己都沒想到後來是一發不可收拾,在圈中一舉成名,給她此後的生活帶來了那麼多意想不到的快樂和充實。
邢如伶回憶到,她準備了一個小本子記錄跑步過程。「我跟著老中醫慢跑了10公裡,堅持了大概一周吧,發現心率不齊次數減少了。心情開闊了,舒暢了。早上跑完步洗個澡,上班倒是精神了。之後又堅持了3個星期,基本就沒出現過心臟漏跳症狀了。以後就慢慢養成這個習慣了。」
有人說,心律不齊不能劇烈運動。確實,北京馬拉松、廈門馬拉松賽都有人猝死。但邢如伶相信中醫,相信生命在於運動。
跑到終點和女兒抱頭痛哭
邢如伶第一次參加耐力賽,沒有任何裝備,沒有任何經驗。
女兒和她70歲的母親都親臨現場,給她加油。「當時還有很多跑友,也在路途中為我加油鼓勁,」邢如伶說。堅持,衝刺,當邢如伶跑到終點,女兒衝上前擁抱。「她說,『媽媽你是世界上最好的媽媽,最棒的媽媽!』我倆當時就抱頭痛哭。」邢如伶笑道。
邢如伶最想感謝的就是家人的關心和支持,感謝朋友的鼓勵,她還感謝TNF品牌的支持,2009年取得耐力跑冠軍之後,這個品牌給了她出國參與規模和強度更大的賽事的機會。
事情一旦開始就要做到底
邢如伶認為,每個參與戶外運動的人,都有可能遇到傷害,小傷是常事也是避免不了的,只要不影響正常生活,就無大礙。在一次訓練中,她下山途中磕碰了,忍著痛,跑回到醫院,縫了兩針。在「鄭開馬拉松」比賽中,雖然前半程比較順利,但是後半程她腿部肌肉外側開始疼痛,她還是堅持跑完了全程。
「我的性格是,只要開始了,就一定做到底。任何事情都一樣,只要你堅持,在不影響生命的前提下,去達到目標,這樣才能磨練自己的意志。」邢如伶語氣堅定地說。
她建議,喜歡跑步的朋友一定要熱身、牽拉,訓練之後要放鬆,才能減少運動傷害。
越野賽艱難但風景無限
邢如伶跑過公路、山路、碎石路、水泥路。一想到穿越塔克拉瑪幹沙漠耐力跑就很興奮。
「到那以後,才知道沙漠溫差非常大,白天很容易脫水、曬傷。」邢如伶講到,那次比賽下午6點起跑,晚上10點多天才黑,沿途只有7個補水站。「天黑以後恐懼就未了,沿途還能看到野生動物的屍體,在沙漠裡跑,一個上坡接一個下坡,沙子又很軟,阻力很大。」
邢如伶的最後成績是1 7小時36分。尤其高興的是,到達終點後,她體驗到了新疆特有的方式舉辦的慶祝會。
「越野賽雖然艱難,經常會跑一些羊腸小路、碎石路、沿海公路,但每個比賽都可以看到不同的景色,減少你的疲勞感。公路馬拉松賽就相對枯燥,很容易疲乏。」邢如伶談到自己的跑步心得。由於一般的越野耐力賽至少比馬拉松賽程長一倍,邢如伶建議,參加越野耐力賽最好有一定的馬拉松基礎。而參加越野賽,必須選擇適合越野跑的鞋,減震,對腳踝有保護,如果用不防滑的鞋,有可能造成傷害。
身體允許就一直跑下去
偶爾,邢如伶也會給自己放一天假,騎騎山地車,打打羽毛球。但跑步已成為她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哪天沒跑步,就感覺缺點什麼,與跑友交流也讓她感到生活很充實。
「現在感觸最深的就是時間不夠用。幾年前曾想過,計劃跑到70歲,但現在我覺得,如果身體允許,我會一直跑下去,直到跑不動為止。」
邢如伶印象最深刻的一次跑步,是在法國參加的98公裡超長耐力跑賽事。
「當時由於下雨,對頭燈電池的放電量有一定影響,換了3次電池。尤其後半夜,2點多才完成,最後差10公裡的時候,有點想哭的感覺。」邢如伶問自己,「我都快50歲了,為什麼要給自己找累呢?」
路滑,委屈,堅持還是放棄,一路上,她心情複雜,基本就是在走了。「白天還能看到雪山、美景啊,到了夜裡只能聽到流水聲了。夜裡漆黑一片,前後看不到一個人,凌晨有人打電話問我『邢姐,你是不是棄賽了?』,我說,『我不知道完成了多少公裡,我還在堅持,還在走』。」到了終點了,個性堅強的邢如伶心裡想的卻是:「下次還要去!」
邢如伶還講了尼泊爾的一個賽事。由於路標非常少,不少隊員都迷路,她也迷路了。
「70公裡的終點我沒找到,見到一個記者,我就抱怨說再也不來尼泊爾了。」由於迷路,她多跑了8公裡。她把那次迷路當成一次挑戰。
「如果都在一個很順利的環境中,那就沒意思了。每個賽事後我都會總結經驗,總會有不同的收穫。」
工作、生活和學習都不能放
雖然狂熱愛好跑步,生活中的邢如伶卻是賢妻良母、敬職敬責的白衣天使。
「有人問我,會不會把你工作放棄,專門去跑步。」邢如伶說,她會一直工作到退休,絕不會離開病人、離開手術室的工作。「減輕病痛,是我們最大的快樂;跑步堅持了10年,也不會輕易放棄。工作、生活和學習都不能放。」
對於愛人的理解和支持,邢如伶倍加感激。「中午老公做飯,晚上我來當家庭主婦,買菜、做飯、做家務,7點以後,我帶著老公慢跑,他剛開始跑的距離不長,3、4公裡,我自己單獨再跑一些。」邢如伶寧可要時間,也不要金錢。自從愛上跑步,她基本不會走路,不聊天,不玩牌。一天24小時,基本都合理利用起來了。
「一個人跑肯定是比較枯燥的,最好找幾個朋友搭伴跑,完全可以邊跑邊聊。適當參加一些跑步俱樂部,大家一起有說有笑,收穫了快樂。總有小的比賽,會監督你跑下去。」邢如伶笑著說。
堅持跑步,越野不止
2012年8月法國UTMB103公裡,她以17小時33分完賽。2013年8月UTMB168公裡,她獲得年齡組第三名,這是首位完成UTMB組別的大陸女選手,也是在世界級越野跑競賽中首位站上UTMB領獎臺的中國人。月牙泉灣,鳴沙山下,9月28日,2018八百流沙極限賽她奪得女子亞軍,用時116:16:50。
當姥姥們退休在家,跳廣場舞的時候,中國最能跑的「姥姥」,近60歲的邢如伶還在繼續奔跑。看著她飛馳的身影,我們更懂得她那句話:「跑步就是我的生命,我要跑到跑不動為止!」
(以上照片來源於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