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是個特殊的年份,這年爆發了新冠疫情,大家全力抗疫防疫,這一年經濟遭到打擊、工作生活受到影響,但是在這一年人們也創造了不少奇蹟。回顧這特殊的一年,有困難有淚水有成功有收穫。年終歲末,高明新聞特推出「我的2020」系列報導,講好高明人的故事。
2020年,對於整個世界而言,是困難之年。這一年,陶藝師範一蓮經歷了停產、拍賣、重新創業到穩定生產,雖然命途多舛,但她始終相信否極泰來。
土與水的交融,有了溫軟的肌理;巧手捏出的娉婷身姿,與火相遇,煉得了強硬的筋骨;釉彩點化,成就了精彩的世界。範一蓮痴心陶藝,已經有三十多年。
她特別喜歡綠色和紅色,在她的世界裡,樹葉,化身為杯、盤、碗碟,這叫一葉一世界;精美的旗袍,穿在了花瓶上;古拙的達摩,只履西歸。
範一蓮是福建人,在佛山陶藝界,她整個家族都很顯赫,兄弟姐妹都是箇中高手,以中國紅為主色調的生肖公仔,就是她們家的首創。1995年,範一蓮兄妹四人創辦了陶瓷工藝品廠,後來又把廠搬到了高明。
陶藝師 範一蓮:在高明的古耶貝丘遺址當中發現了稻穀的種子和大量的陶瓷碎片,可以推測出在原始社會的時候,這裡已經形成了規模化的生產,證明那個時候的人們已經非常有創造性了。
從古耶貝丘、唐代龍窯,到石灣瓦甲天下,範一蓮覺得,陶瓷文化在高明不是斷層,而是沉澱在生活之中。
陶藝師 範一蓮:如果沒有陶瓷的發明,就沒有高明的瀨粉,高明的瀨粉就是利用這個陶瓷的罐子,把米漿倒進去,粉就瀨出來。在陶瓷上,這是文化的呈現,看不見的卻留在我們的靈魂,我們的生活中。
範一蓮的產品因為有獨特的個性而備受歡迎,也成為石灣酒廠、女兒紅酒廠這些品牌的指定生產商。工藝陶瓷也遠銷歐美。但是進入2020年,受疫情影響,範一蓮的企業承受了最大的困難。停產、欠帳,最終被拍賣。
當一切塵埃落定,範一蓮又帶著一群跟隨了二十多年的技工,重新建起新廠。十一月,範一蓮的新廠出了第一貨。
工人 董國良:今年過得很辛苦,因為受疫情的影響,加上我們公司今年搬廠,現在新廠穩定下來了,我相信會越來越好。
明年就是牛年,按幾十年來的傳統,範一蓮都會製作一批生肖公仔,今年她在貝丘的碎陶片中得到啟示。
陶藝師 範一蓮:這個罐子靈感是從古耶被修復的陶瓷來。我們把這個造型作為一個水果盤,加上牛年生生不息扭轉乾坤的寓意,希望疫情早日過去,所有的不好的東西都變成好的。
展望新的一年,範一蓮相信,物極必反,否極泰來。
陶藝師 範一蓮:每一個艱難的時候都會迎來黎明,冬天過去就是春天,這是不變的規律,我們有幾千年的文化沉澱。這是我對中國經濟、世界經濟的信心。
記者:任家文 李向榮
圖片:任家文曾錦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