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這幾天突如其來的複課通知,真是幾家歡喜幾家愁。孩子們擺脫了網課的支配,同時也帶著大大的問號想起——原來還有【學校】這個東西存在。
而各位家長則是歡天喜地眉飛色舞,敲鑼打鼓恨不能明天就把自家【神獸】送回學校...
且慢,孩子的開學的準備,您,做好了嗎?
許多小朋友才剛步入學堂不久,就放了一個超長的假期,每天透過一塊屏幕看著老師手舞足蹈,什麼群內打卡,發彈幕等操作也漸漸熟練起來。可是,隨著複課通知的到來,【背著書包上學堂】的傳統學習方式正在向他們走來。
對於家長來說,這再正常不過了,誰不都是這麼過來的嗎?可是對於適應能力較差的孩子們來說,突然變換一種生活節奏和環境是會出問題的。
【開學】意味著要調整作息,同時也意味著與外界有更多的接觸,增加了【傳染】的風險。
至於如何在開學之前,為孩子做好萬全的準備,我們需要從飲食和起居兩個方面,開學前和開學後兩個時期考慮。
適應,需要一個過程,時間上至少要提前兩周做準備,太短的時間恐怕很難見效果,時間太長也沒有太大的必要。
1、調整飲食起居的時間
調整的標準,可以按照學校以往的時間規定,來準時準點的起床吃飯,但是這個過程要循序漸進,比如說通常在家是 9點鐘起床,上學的話是 7點鐘起床,你不能強制性的直接改成 7點鐘起床,可以每次提前半個小時,逐漸過度到 9點鐘,才是正確的做法。
通常在學校裡面有的行為習慣。比如通常午睡的時間就不要太長了,沒有哪個幼兒園是可以一直睡到晚上家長來接。
2、規律地吃飯
飯食種類的調整是非常重要的,無論吃的好與壞,學校和家裡的飯菜還是有一定差異的,不妨參照學校標準化的營養食譜,給你的孩子安排一下。
3、心理調整
這是為了消除孩子對開學的「恐懼「,或者叫抗拒,其實這種逆反心理是非常正常的,因為他從開始的隨心所欲,變成了現在的遵守規矩,內心一定是牴觸的。
所以在沒開學之前,就要給孩子培養正確的價值觀,讓他知道,學習是非常重要的,學校也有許多可愛的同伴,有趣的老師等等,來引導孩子對」上學「的樂趣。
4、自理能力培養
在上學之後,勢必意味著孩子要自己獨立完成一些事情,比如良好的衛生習慣,自己吃飯,自主睡覺等,因為每一個學校都有自己明確的規範,因為 1個老師要管理 10幾個學生,肯定無法面面俱到,所以在家的時候,就要給還樹立良好的行為規定,培養孩子習慣的養成。
當你做完了這些工作,信心滿滿的送孩子去上學了,以為就可以撒手不管了,整個家庭就跟解放了一樣,那我勸您趁早打消這個念頭,因為真正的考驗才剛剛開始,你要通過孩子放學後的表現,來判斷他是否對新的環境適應情況。
所有的疾病發生,都有一個前期症狀,謹慎狀態、飲食狀態等,如果在潛伏期沒有悉心觀察,並及時發現的話,很有可能拖到了病情嚴重時候才捶胸頓足。
掃描下方二維碼,獲取更多專業的育兒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