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線旅遊風勢強勁:誰是下一個網際網路巨頭?

2020-12-16 浙報融媒體

2018-08-27 17:05 | 大眾網

當前,人們的旅遊出行越發依賴網際網路。通過網際網路預訂車票、酒店,查看旅遊路線,購買旅遊產品等,已經成為絕大多數人出行前的「必修課」。

網際網路+旅遊,發展正當時

相關數據顯示,當下90%的出遊遊客通過網絡和手機客戶端進行相關數據搜索,50%以上的遊客通過在線及手機客戶端正式預訂旅遊產品。隨著我國旅遊市場的主力消費人群轉為80、90後甚至00後的年輕人,在線旅遊的市場滲透率會進一步提升。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在過去五年工作回顧部分,提到:「出境旅遊人次由8300萬增加到1億3千多萬」,對此,國家文化和旅遊部黨組副書記、副部長李金早表示:「《政府工作報告》在總結過去五年成就時首次把旅遊相關數據寫入其中,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徵,也是我國經濟進入新時代的具體體現。」

《政府工作報告》在對今年工作的建議部分提到,要繼續發展壯大新動能,做大做強新興產業集群,在多領域推進「網際網路+」,運用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大力改造提升傳統產業。新時代旅遊業的發展,同樣離不開網際網路的助力推動。

網際網路+旅遊既有實際需求,又是新時代經濟發展的戰略性支柱產業之一。「尋遍貴州」電商+文創+旅遊平臺正在這樣的背景下建立發展起來的。

做旅遊行業的「海底撈」

「尋遍貴州」電商+文創+旅遊平臺隸屬於貴州貴電商電子商務有限公司,該公司原本主要從事電商行業,因此,「尋遍貴州」電商+文創+旅遊平臺是個典型的「跨界」產物——運用網際網路思維塑造出的旅遊品牌。

用戶思維是網際網路思維的集中體現。「尋遍貴州」電商+文創+旅遊平臺的負責人黃敬介紹說,該平臺目前經由第三方平臺吸引遊客,通過優質服務將遊客培養發展成為自身平臺用戶,有針對性地經營用戶,最終目標是,將其培養成為平臺忠實粉絲。

「吸粉」的前提是產品有獨特之處。旅遊產品結合地方特色,因地制宜,更易被市場接受。

今年七月貴州梵淨山景區「申遺」成功,讓貴州成為我國世界自然遺產數量最多的省份。中國目前擁有13處世界自然遺產,貴州省擁有四處:除梵淨山外,荔波、赤水、施秉均已入列世界自然遺產名錄。

背靠豐富的「世遺」文化資源,平臺與貴州省非遺中心合作,著力發展文化旅遊。

黃敬認為,貴州省的少數民族風情是吸引遊客的一大亮點。以西江苗寨為例,除了苗寨本身的風景,蠟染體驗,苗寨自製米酒,苗族博物館等深度遊的形式不僅受歡迎,也能展現景區的獨特魅力。

「吸粉」關鍵在產品,而想要「固粉」,則依賴人性化的服務系統。據黃敬介紹,平臺的服務系統目前主要由用戶管理系統和「老方管理系統」組成。

△用戶管理系統截圖

用戶管理系統主要用於收集記錄用戶信息,分析不同用戶的消費需求、消費頻次等,以此為基礎向不同的用戶推送個性化、符合其需求的旅遊產品。這與當前網際網路平臺普遍使用的「算法推薦」原理類似。

△「老方管理系統」後臺截圖

「老方管理系統」則是平臺獨創的領隊管理系統。「老方」源自英語「Local Friend」的首字母,顧名思義,「老方」必須是本地人。通過招募培訓,「老方」們將在「老方管理系統」上派單接單,接受服務品質監控等。旅行結束後,遊客可以通過微信小程序對帶團老方評價打賞。

網際網路+旅遊深度融合的過程中,產品包裝和服務品質同等重要。對此,黃敬表示:「團隊的服務標準是要做旅遊行業的海底撈」。以「老方」為例,「老方」的目標是與遊客打成一片,成為旅途中的朋友。黃敬說,帶一次團的工資三百元,但有的「老方」有時甚至會獲得四、五百元的打賞。

△「老方」評價界面截圖

扶貧、宣傳、保護三不誤

旅遊扶貧是貴州省扶貧工作的重要措施之一。貴州省旅遊發展委員會主任李三旗曾提出包括「景區帶動旅遊扶貧工程、旅遊資源開發扶貧工程、鄉村旅遊扶貧工程、旅遊商品扶貧工程」在內的旅遊扶貧「九大工程」。

平臺主要在景區帶動旅遊扶貧工程和旅遊資源開發扶貧工程上作出自身貢獻。

貴州省從江縣現有景點主要是從江加榜梯田,該景點附近的下堯村鮮為人知。但該村的稻田魚曾出現在《舌尖上的中國》,於是平臺抓住機會,與下堯村國家非遺傳承人潘銀少合作,帶領遊客體驗捕捉稻田魚等,開發旅遊資源的同時,助力下堯村脫貧。

黃敬認為,旅遊扶貧需要雙管齊下,既要培養村民積極發展旅遊業的意識,也需要當地基礎設施跟上當前旅遊業的發展步伐。

旅遊扶貧之外,宣傳貴州也是該平臺的社會責任所在。

2016年1月,貴州入選《紐約時報》2016全球最值得去的地方。貴州省貴陽市連續四年榮膺全國 「最佳避暑旅遊城市」。

實際上,貴州省有豐富的旅遊資源,但相比四川雲南等周邊省份來說,貴州旅遊的名氣似乎並不大。

「宣傳貴州是我們一個遠大的目標」黃敬說。他認為,宣傳貴州不僅要靠政府每年製作的宣傳片,平臺也應該將貴州的好山好水和民族文化宣傳出去,為遊客帶來更加具體的貴州印象。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保護生態環境是綠色發展的首要前提。黃敬表示,出發前會與遊客約法三章,如不提供一次性用品,需自帶水杯,離開時帶走隨身垃圾等。「我們的旅遊路線很多都是在探尋原生態的過程中獲得快樂,在那樣山清水秀的環境中,遊客往往也會陶醉於自然風光,不好意思去破壞環境。」黃敬說。

△貴州龍宮油菜花田

談到未來發展,黃敬表示,平臺計劃在三年之內,覆蓋全國20個省的旅遊目的地。此外,黃敬認為,隨著物聯網時代的到來,人們的旅行方式會變得更加舒適和個性化,相應地,在線旅遊市場也會蓬勃發展。

的確,網際網路+旅遊向來是行業內的香餑餑。阿里巴巴旗下的飛豬旅行坐擁上億用戶;騰訊公司推出的「騰訊文旅」品牌也於今年8月15日正式上線;專業旅遊公司如攜程、馬蜂窩等發展勢頭強勁。

據國家旅遊局統計,2017年國慶中秋假日期間,全國共接待國內遊客7.05億。2017年中國在線旅遊市場交易規模達8286億元。巨額交易資金折射出巨大的市場潛力,然而,與其他國家相比,我國在線旅遊的市場滲透率實際上並不高,甚至低於印度。

這對整個行業而言,既是好事又是壞事。好的地方在於市場仍有空白,有著大量機遇。不好的地方則是,市場不夠成熟,尚未達到市場細分的程度,一些基礎設施也不夠完善。在機遇與挑戰並存的情況下,未來網際網路+旅遊的深度融合也更加令人期待。

(原標題《在線旅遊風勢強勁:誰是下一個網際網路巨頭?》 編輯 鄭維正)

相關焦點

  • 少兒英語市場利好不斷,將產出下一個網際網路巨頭?
    少兒英語市場利好不斷,將產出下一個網際網路巨頭? 少兒英語市場利好不斷,將產出下一個網際網路巨頭?
  • 2020年中國在線教育行業前景預測 網際網路三大巨頭入局在線教育
    疫情影響的2020年網際網路什麼最火?教育部數據顯示:全國1454所高校開展在線教學,103萬教師在線開出了1226萬門次課程,1775萬大學生參加了在線學習,合計23億人次。在線教育的洪流中,阿里、騰訊、字節跳動(今日頭條)等網際網路巨頭,也以自己的方式投身到這場數位化變革。
  • 「AI+教育」風頭正盛,誰會是下一個巨頭?
    2018年4月,教育部發布《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指出,到2022年基本實現「三全兩高一大」的發展目標,即教學應用覆蓋全體教師、學習應用覆蓋全體適齡學生、數字校園建設覆蓋全體學校,信息化應用水平和師生信息素養普遍提高,建成「網際網路+教育」大平臺。2019年2月23日,國務院發布的《中國教育現代化2035》中提到,要加快信息化時代教育變革。
  • 抖音、小紅書等網際網路巨頭入局旅遊業,「虎口奪食」容易嗎?
    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我國國內旅遊人數為11.68億人次,同比下降62%,國內旅遊收入為0.64萬元,同比下降77%。儘管在疫情管控向好的形勢下三季度有所回升,但同去年同期相比仍舊相差甚遠,出境遊至今更是仍在「冰封」。 事實上,由於旅遊行業進入門檻較低,再加上旅遊作為一個重要的入口,能極大提升用戶黏性,因此不斷有新的網際網路玩家湧入。
  • 反壟斷大棒下,網際網路巨頭怕不怕?
    縱觀國內外的形勢,我們可以確定的說,2021年,將會是網際網路巨頭面臨的監管大年!對於中國的網際網路巨頭來說,過去20年靠著保護主義和寬鬆的監管環境,在國內野蠻生長,賺得盆滿缽滿。如今監管大棒砸下,ATM們,Are you ok?
  • 網際網路巨頭要做在線教育?蜻蜓點水而已
    不過繁榮歸繁榮,大家有沒有覺得事情其實很奇怪,一方面行業熱炒在線教育概念,動輒就是「撬動萬億產業鏈」;而另一方面,有流量、有用戶的網際網路巨頭卻只圍著在線教育領域外圍打轉,即使涉足,也只是蜻蜓點水而已,具體表現在:  1.阿里只做交易平臺。
  • 網際網路巨頭正在遭遇大洗牌,這次是Facebook下一個是誰呢?
    最近,美國和英國除了忙著防疫疫情,也在忙著和各大網際網路巨頭打官司。英國表示,一個新的政府部門將致力於解決人們對少數科技巨頭集中權力的持續擔憂。英國多個部門表示,計劃成立一個數字市場單位(DMU),以執行「一項新的準則,用來規範目前主導市場的企業壟斷行為,當然谷歌和Facebook首當其衝被針對」而在當地時間周三,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FTC)和由48個州及地區的總檢察長組成的聯盟,分別對Facebook提起了兩起反壟斷訴訟,而且要求臉書必須出售旗下WhatsApp和Instagram。
  • 在反壟斷下 網際網路巨頭何去何從?
    來源:《財經》新媒體原標題:在反壟斷下,網際網路巨頭何去何從?這種特性在傳統商業領域從來沒有出現過:一般情況是每一個企業只能在一個或非常少的幾個行業做好,跨界帶來的更多是失敗。而網際網路巨頭卻非常善於跨界。由於它們控制的是終端消費者的眼球和眼球後面的大腦,如果沒有監管上的調整,可以想見所有要觸達消費者的行業,就都會被網際網路巨頭完全控制住。當然,網際網路巨頭之間不是沒有競爭。
  • 在線旅遊(OTA)及旅遊產業新模式深度研究 | 網際網路數據資訊網-199...
    在線旅遊的下遊是需求機票和酒店等旅遊產品的消費者,伴隨著消費升級,旅遊產業整體景氣度向上,在線旅遊市場規模有望持續提升。網際網路的普及奠定在線旅遊的發展基礎。從美國來看,網際網路普及率從 2000 年的 43.1%增長到 2016 年的88.5%,增長約為 2 倍。
  • 保險巨頭進軍醫療產業呈四大模式商業健康險業務表現強勁
    在「健康中國」大背景下,商業健康險業務表現強勁,目前正在與健康風險管理、預防醫療融為一體。近日,泰康保險集團宣布戰略投資拜博,進軍口腔醫療市場,成為保險業進軍醫療的又一典型案例。除了入股醫藥企業外,目前保險巨頭都在打造自己的綜合性、專家性醫院,努力實現理賠支付服務。如國壽投資香港康健國際醫療、河南南石醫院等,陽光保險與濰坊兩家醫院共同出資籌建陽光融和醫院,成為當地唯一一家三級醫療機構。實現醫院直付保險理賠款也是保險巨頭努力的方向。
  • 網際網路巨頭在教育行業新一輪的較量
    從BAT開始徵戰在線教育到現在,網際網路巨頭在線教育的布局的重點已從C端逐步往B端轉移。在C端,經歷了在線題庫、教育O2O、外教1對1等幾輪風口和投資後,開始思考盈利問題。在B端,這些巨頭們希望利用技術、信息服務、數智化等解決「網際網路+教育」最內核的問題——教育資源的重新配置和整合。
  • 傳攜程收藝龍:在線旅遊或現CBAT格局
    同樣攜程股價也漲至64.91美元,市值達到84.01億美元,甚至整個美股中概股在線旅遊板塊也都漲勢如虹,除每年七八月份旅遊旺季的到來旅遊板塊超越大盤走勢的規律外,今年更大的刺激則是巨頭爭搶推動在線旅遊併購高峰到來,行業格局異動所致。攜程可能併購藝龍的邏輯是怎樣的?網際網路巨頭為何紛紛涉足在線旅遊?在線旅遊領域的CTBA格局是否已經形成?未來趨勢和發展如何?
  • 店寶寶:下一個風口是生鮮電商?網際網路巨頭用行動告訴你
    其中美團成立了「優選事業部」以推動生鮮線上和線下的融合。滴滴則依靠旗下的橙心優選公司推出了社區團購業務橙心優選。   阿里巴巴也將遍布全國的菜鳥驛站升級成為社區生活服務站增加了團購等業務,京東則通過改造線下的街頭巷尾的小店,使其增加一些京東元素,藉機加強與生活社區的聯繫。似乎在經過了線上的熱鬧之後,網際網路巨頭們開始熱衷於買菜這件事。   滴滴想用高額補貼打開市場。
  • 在線教育行業迎來網際網路巨頭瘋狂入局,未來還有哪些可能性?
    同時也對學習的自律性與持續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如在無線下監督的情況下能否堅持高效率地學習。而這種自律性與持續性是伴隨終生的。有時候通過屏幕傳達的,不是一種解題方法,而是更廣闊的視野和價值觀。作為一個行業,K12在線教育很早就開始起步。
  • 網際網路三小巨頭TMD誰的後勁更足?
    日前,《財經》宋瑋《對話沈南鵬:價值觀的勝利》一文在網際網路圈刷屏,不少問題都引發行業熱議,我發現其中有一個話題特別有意思,涉及到當下炙手可熱的三家超級獨角獸:頭條、美團和滴滴,流行的說法是:TMD。宋瑋問沈南鵬:「TMD紅杉都有投資,這三家小巨頭誰後勁更足?」
  • 巨頭加碼下的在線啟蒙英語:日投放過千萬,轉化率卻不足15%
    她分析稱,不同於很多需要大量燒錢、做長期投入且未來通過廣告變現的行業,啟蒙英語是一個現金流極好的行業,符合資本基於宏觀環境判斷後的需求。「巨頭需要幼少兒啟蒙課程給到K12作為續選。」鍾欣認為。換言之,誰攻下啟蒙教育市場,就相當於拿下了最開始的流量入口。
  • 網際網路巨頭的下半場新共識
    2018年註定是中國網際網路的轉折年,人口紅利消失,C端市場增長放緩,網際網路進入下半場已成定論。即便在上半場風光無二的巨頭們,也以更謹慎的態度思索未來增長的新引擎。面對下半場,對外如何尋找新的增長點,對內如何提升企業組織能力,成為巨頭們兩個重要思考方向。
  • 騰訊投資馬蜂窩終於官宣 在線旅遊巨頭之爭再次升溫
    BAT主導的在線旅遊戰場硝煙不斷2009年到2015年,OTA的價格戰依舊曆歷在目,彼時的攜程、同程、藝龍、去哪兒……一票OTA打得不亦熱乎。在政策和資本雙重幹預下,攜程依靠投資、併購等一系列手段,終於稍稍坐穩了OTA賽道第一的位置。
  • TMD後,再無網際網路巨頭
    小米是AIoT的標杆巨頭,採取獨特的網際網路+新零售+硬體的商業模式,雷軍用「騰訊 x 蘋果」來解釋小米就是怕資本市場不理解。資本市場對其價值認知有一個過程,如今小米重回發行價正是價值回歸。如今螞蟻面臨的,卻是一個肉眼可見的牛市環境,真可謂趕早不如趕巧。從美股到港股到A股,牛市跡象均已非常明顯,原因眾所周知:後疫情時代全球經濟復甦需求強勁,一邊是貨幣寬鬆政策,一邊是資金避險需求,股市成為最大蓄水池。就像經緯張穎說的:「疫情越嚴重,貨幣越寬鬆,我們面臨的是人類歷史上最大規模的ZF+央行幹預。」
  • 在線音樂巨頭沉浮史:誰能撼動騰訊音樂江山?
    在線音樂巨頭沉浮史:誰能撼動騰訊音樂江山? 在出版總署的大院裡,前來「討個說法」的高曉松和劉歡像個燙手的山芋。沒人管,臉大也沒用。經過20年的苦苦掙扎,高曉松終於盼來了法治時代。然而坐進阿里音樂董事長辦公室的高曉松,卻開始承受版權之重,演繹了一個真人版的《秋菊打官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