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聰網:首先請章先生介紹一下成都宏明電子的情況。
章錦泰:成都宏明電子股份有限公司前身是國營第715廠,是國家第一個五年計劃156項工程之一,公司改制以後,發展很快。05年整個公司的銷售收入達到4個多億,利潤1.5億。06年預計整個銷售收入會突破5個億,預計整個公司的利潤要接近2個億。公司發展態勢很好,其中有一部分優勢產業準備在國外上市。所以,我們深深體會到技術創新是企業參與國際競爭的關鍵,所以元件協會成立科技委員會,我們公司也非常支持,這次在科技委員會裡也涉及到我們公司參與的四個人。
慧聰網:成都宏明的利潤還是比較可觀的,那公司的產品主要涉及到哪些?
章錦泰:因為搞規模經濟必須要有大的投入,我們公司現在主要朝兩個方向發展。有一部分產品通過引進消化吸收,擁有了跟國際接軌的生產技術,其中包括精密模具、精密零件和熱敏電阻,這兩類產品在世界上都是排在前幾位的。我們也準備重組一個公司在國外上市,這些名品就給公司帶來了很好的效益,其中精密模具、精密零件主要客戶是跨國公司的手機廠商,給手機裡做一些精密零件,這些零件看起來簡單,其實是一個高技術的組合,是很多技術的組合,所以它的附加值比較高。這樣僅精密零件這塊兒我們今年可以達到2個億的收入,利潤超過9千萬,而且目前的現狀是供不應求,我們的規模每年都會投資1、2千萬進行擴建,即便如此,都跟不上需求的腳步,所以這次希望在國外上市,募集上億的資金,加快擴建。
慧聰網:應該說,宏明在發展過程中已經深深地體會到了科技創新給我們帶來的好處,那您能不能具體舉一些實例,給大家說明一下,科技創新帶給您們實實在在的利益是什麼?接下來,成都宏明會在科技創新方面進行哪些投入?
章錦泰:我們有一個比較主打的名品就是熱敏電阻,現在在國內的市場份額達到90%,在韓國的市場份額佔50%以上,這個產品我們最早是從日本引進的技術,在原有的技術上,通過與歐洲發明熱敏電阻的廠商溝通,進而掌握了更新的技術。這樣我們就擁有了日本、歐洲和宏明本身自有的技術,所以在幾次的市場競爭中我們賺得了先機,當時深圳的幾個彩電廠在產品換型的時候,其他廠家的產品就不行,質量不過關,而我們的產品卻深受彩電廠的歡迎。我們另外一大塊市場就是軍品,我們的定位是搞高品質的、高可靠的軍品,在發射神舟號飛船的時候,裡面有1/4的元器件是成都宏明供應的,所以我們得到了總裝備部、航天部的表彰,取得這個成績主要是因為產品的可靠性高,性能滿足軍用的需要,而且在這方面我們這幾年也取得了很好的效益。所以現在我們有一個原則就是,有條件的發展規模經濟、參與國際競爭;不具備搞規模經濟條件的就搞特色產品,它是提高產品的質量和可靠性來滿足客戶特殊的需要。這種特殊產品不需要規模,需要的是品質,所以要花很大的力氣去做,關鍵是在技術創新上面,如果做的好,利潤還是相當可觀的。風華的老總曾經就對於我們這種產品出很少的量但利潤還很高就表示不理解,但其實我們在技術創新上面所做的工作並不亞於搞規模經濟需要的工作量。
我們公司改制以後有一個指導思想就是:先把公司做強,指的是提高效益。在有了經濟實力以後,再來擴大規模。因為擴大規模是需要有投入的,如果沒有大的投入不可能擁有很大的生產能力。但是如果先把自身產品的品質做到最好,用戶認同你的產品,這樣就能創造比較好的效益,這樣在積累了一定的資金以後再發展規模經濟。
慧聰網:在元件協會科技委員會的成立大會上,多次強調了智慧財產權的概念,在宏明當中,我們擁有多少自主智慧財產權?
章錦泰:我們公司改成股份制以後專門對於技術創新搞了一些政策,個人在企業創造的專利,申請成功後,會給個人很高的獎勵。所以近幾年我們已經申請了幾十個專利。在我們公司非常注重智慧財產權,在平時,除了我們自己申請專利以外,我們還會組織人員消化吸收別人的專利,要善於學習別人的專利,這裡說的並不是要仿製,而是要消化它的原理,用在我們自己的產品改進上,這樣做也能帶來非常多好的效果。
還拿我們的精密零件來說,它現在就是已申請了專利,但是正在受理當中。這個產品是很多技術集成在一個產品上的,比如帶料的精密衝壓、帶料電鍍、帶料鍍金、帶料裝配、帶料注塑等等,這種複合技術一般的企業只能實現一項,宏明的產品就可以幾項都涵蓋,所以產品本身的附加值就會提高。這種產品在滿足用戶大批量定購以後,質量有保障,用戶都免檢,所以現在我們的訂單也非常多。
當然,在我們發展期間,也看到了一些其他兄弟單位,並不注重技術創新,只在意規模發展,把大量的人力物力投入到投資改造當中,引進日本第一代的產品,擴大設備規模,但是他並不知道日本賣給他第一代技術的廠家已經給所有的整機單位輸送了第三代的產品,在產品的性價比方面要遠遠好於第一代。這樣就導致該企業在規模擴大後第1年就減產,第2年開始就一個訂單都沒有了。很明顯,這就是一個技術改造失敗的例子。所以我們也要吸取這樣的教訓,在做產品開發時一定要以市場為導向,要能夠看到產品更新換代的危機,要有緊迫感,加快產品開發的腳步。如果你的產品比別的廠家的產品早走半步,那麼有可能在這個過渡期就能夠獲得可觀的利潤。一旦大家都掌握了最新技術以後,價格就會下降,利潤也會下降。
慧聰網:其實每個企業都在強調科技創新,科技創新就需要有資金投入和時間投入,而且投入量都比較大,您是如何平衡這一點的,進而在最終取得比較大的利益?
章錦泰:這個主要取決於決策者的遠見,因為這種科技創新的投入特別是技術性的投入,往往不是在短期內可以得到回報的。我們當時在做工作的時候,也有一些爭議。我們投資改造了一些基礎式的精密製造的手段,比如說精密模具,這個項目一般的企業都不敢投,而我們在前期投入了300多萬美元之後又追加投入了幾百萬美元,當時我們就定了一個原則,只準引進一流的設備,即便是錢不夠,也不能降低標準,買一些差的設備,寧可少買一臺設備,也要買最好的。在成都地區,有七個單位搞精密模具的改造工程,現在只剩下三個單位。其他引進二流設備的廠家已經全部破產,這是因為這些二流設備過了5年以後連維修件生產廠商都不供應了,所以導致設備也不能用了,而我們購買的一流設備到現在還仍在使用,而且在技術方面還是處於領先地位的。
慧聰網:宏明目前的發展前景非常之好,我們也希望其他的電子企業也可以向科技靠攏,可以借鑑一些成功企業的經驗,讓我國的電子行業真正的做大做強。非常感謝章先生能夠接受我們的採訪,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