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美國ESI(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基本科學指標資料庫)資料庫2019年9月11日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陝西科技大學化學(Chemistry)學科進入ESI全球排名前1%。這是繼2017年1月學校材料科學學科進入ESI全球排名前1%之後,第二個進入國際高水平行列的學科,實現了陝西科技大學ESI學科建設的再突破。至此,陝科大共有2個學科進入ESI全球排名前1%,是省屬高校第二個化學學科進入ESI前1%、第三個擁有兩個及以上ESI前1%學科的高校。
根據最新數據,陝西科技大學ESI綜合排名位居全球3196位,較去年9月份提升277位,材料科學穩居ESI前1%且排名穩步提升,排名全球593位,較去年9月份提升20位,化學學科潛力值由去年9月份的74.36%提升至目前100.73%,淨增長26.37 %,工程學科潛力值由去年9月份的39.08%提升至目前61.55%,淨增長22.47%,顯示良好的發展態勢。
陝西科技大學入圍ESI各學科具體表現:
此次更新數據,陝西科技大學共有高被引論文27篇、熱點論文4篇。27篇高被引論文分布在化學(10篇)、農業科學(2篇)、計算機科學(4篇)、工程學(3篇)、材料科學(6篇)、物理學(1篇)、環境科學(1篇)等7個ESI學科,其中學校作為第一機構產出16篇高被引論文。本期數據中,陝科大作為第一機構新增3篇高被引論文,分別由材料學院教師孔硌(化學學科)、王雷(化學學科)、蒲永平(材料學科)貢獻。
近年來,陝西科技大學緊緊圍繞「雙一流」建設目標,堅持以學科建設為龍頭,堅定不移走「學科興校、人才強校、質量立校」之路,深入實施人才強校戰略,近四年全校共引進各類人才近400人,教師隊伍的學術水平、博士比例、海外學術背景等得到進一步優化,為學校內涵發展和「雙一流」建設提供堅強的人才和智力支撐。在復興計劃、人才工程、標誌性成果獎勵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的激勵引導下,各學科內生動力被充分激發。下一步,學校將進一步凝練特色學科方向,不斷優化學科隊伍,全面提升學科內涵,推動學科建設水平再上新臺階。在人才培養、科學研究、服務社會等方面發揮示範引領作用,加快推進「雙一流」建設步伐。
延伸閱讀:ESI是世界普遍採用的科研表現評價工具
基本科學指標資料庫(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簡稱ESI)是由世界著名的學術信息出版機構美國科技信息所(ISI)於2001年推出的衡量科學研究績效、跟蹤科學發展趨勢的基本分析評價工具,它是基於科睿唯安公司(Clarivate Analytics,原湯森路透智慧財產權與科技事業部)Web of Science(SCIE/SSCI)所收錄的全球12000多種學術期刊的1000多萬條文獻記錄而建立的計量分析資料庫。
目前,ESI已成為當今世界範圍內普遍用以評價高校、學術機構、國家/地區國際學術水平及影響力的重要評價指標工具之一,其資料庫以學科分門別類(共分22個學科),採集面覆蓋全球幾萬乃至十幾萬家不同研究單位的學科。
(部分來源:陝西科技大學官微、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