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新年開學季,也就意味著開學購機熱潮到來了。每當這個時候,我們的微信後臺筆記本電腦購買諮詢數量就會增加數倍,我們每天也會花上很多的時間來回答這些購機諮詢。而每到這個時期,問題就會凸顯:不少購機者對自己的需求應該買什麼類型的筆記本電腦並不明確,甚至完全不懂,更有不少人存在錯誤認識,比如以為輕薄本可以搞定一切。所以,在2019年新春開學季,我們先來給大家「上個課」,與時俱進地普及一下購機的基礎知識。
購機基礎原則:
最高要求應用決定購機類型
購機主要是結合需求和預算,以此尋求合理或最佳的產品。而決定你「應該購買何種類型產品」的首要因素,就是你的需求(應用)是什麼。更準確地說,是「你的一系列應用中,對硬體要求最高的應用是什麼」。
比如說:你想買臺筆記本來瀏覽網頁、聊QQ聊微信、在線看劇、處理平時拍攝的照片、學習財務軟體(專業學習)、玩《英雄聯盟》、玩《絕地求生》。而這一大堆應用中,對硬體要求最高的是「玩《絕地求生》」,這個遊戲對處理器和顯卡的要求都極高,酷睿U系處理器、低端獨顯、集成顯卡等是搞不定的,所以,即便你一周中只有周末才玩這個遊戲,你也得購買遊戲本(標準電壓處理器+GTX獨顯)。
我們的微信後臺每天都有購機諮詢說「我只偶爾玩一下遊戲,希望買輕薄本」——這是錯誤的想法。舉個更容易懂的例子:你打算買臺車,周一到周五上下班用,周末去拉水泥,對不起,你不能買轎車,必須買水泥罐車——「最高需求的應用決定產品類型」。
不玩遊戲,Office應用、網際網路娛樂,集顯輕薄本輕鬆搞定
很多購機者在介紹了自己的應用後,我們會反問:你玩遊戲嗎?玩什麼遊戲?這是因為對於目前的電腦硬體來說,瀏覽網頁、常規的Office應用、在線看片兒看劇、聊QQ聊微信這類常規應用,根本就不是個事兒,基本上,採用酷睿處理器,有8GB內存的電腦就能輕鬆滿足。
如果你不玩任何遊戲,應用僅限於以上輕量級,那你的最佳選擇是輕薄本(當然你也可以買遊戲本、輕便本等其他類型的產品,我們只是告訴你,輕薄本就能滿足你的應用)。
而輕薄本的標誌性特徵是:
●採用酷睿U系列處理器,目前最新是第八代,如i5 8250U、i5 8265U;
●採用集成顯卡(如UHD 620),英特爾官方也稱之為「核顯」;
●產品以13和14英寸為主,重量通常在1.4kg以下。
注意,以上只是「輕薄本的標誌性特徵」或者說「滿足了這些條件就可以算作輕薄本」。在具體選擇時,還有很多具體要求,或者說還有不少細節要斟酌,比如:
●輕薄本也有15英寸甚至17英寸的(但數量極少),但我們主要推薦13、14英寸款,因為很多人對輕薄本有「便攜」的訴求,而便攜性更多依賴於「尺寸較小」而不是「重量輕」。17英寸輕薄本再輕,面積也太大,並不便攜,失去了輕薄本自身的優勢。
●另外,輕薄本由於處理器的閒置及應用功耗都非常低,所以往往能夠創造續航奇蹟,在中等屏幕亮度和中等揚聲器音量下,本地視頻播放往往可突破14小時,高的甚至接近19小時——長續航通常是出色輕薄本的最大賣點。但這也是和屏幕尺寸掛鈎的,屏幕尺寸越大,能耗越高,就越難做到超長續航。所以,超長續航輕薄本往往是13英寸、14英寸的。
●又比如,你拍照只用手機,那買輕薄本時就無需特別注意接口問題。但若你要玩攝影,就最好選擇帶標準SD讀卡器,且具備標準USB大口的輕薄本(連接滑鼠和移動硬碟,處理照片你可不能指望用觸控板,照片的備份要用移動硬碟)。
我們推薦的輕薄本,價格從4500元起。當然了,細節層面得具體情況具體分析,我們後期做輕薄本推薦時會更為詳細地解讀。
最高應用需求是《英雄聯盟》,
MX150獨顯輕便本是佳選
《英雄聯盟》幾乎是全民遊戲,它一度被《絕地求生》奪去了風頭,但國內IG戰隊的奪冠,再度點燃了大家的熱情。這個遊戲的硬體要求比常規的網頁瀏覽、本地視頻播放及Office應用略高一些,要高特效流暢,最佳選擇是搭載MX150這類低端獨顯的輕便本產品。
輕便本(也可稱為「輕便全能本」)的定義是:
●採用酷睿U系處理器,目前最新是第八代,如i5 8250U、i5 8265U;
●13和14英寸為主,重量在1.2kg~1.7kg,我們更推薦14英寸機型,因為性能釋放更出色,接口更豐富;
●搭載MX150級別低端獨顯,類似規格顯卡還有MX130、940MX、RX550。
滿足《英雄聯盟》網遊需求的輕便本有幾個細節必須要注意:
●它的重量,部分與(集成顯卡)輕薄本重疊,因為MX150獨顯的功耗不大(8W起步),部分13英寸獨顯輕便本重量也就在1.3kg左右,也可稱作獨顯輕薄本。
●市面上有不少15.6英寸,重量在1.9kg左右的酷睿U處理器+MX150獨顯機型,也號稱自己是「輕薄本」,但實際上這類產品既不輕,也不薄,且功能和性能釋放層面與14英寸款輕便本無本質性差異,且還貴不少。我們的建議是:如不是一定要15.6英寸屏,無需選擇這類產品!
●市面上有些「超低端入門顯卡」輕便機型,其顯卡為R530、MX110。要知道,如果在內存為雙通道(插了兩根內存)的情況下,英特爾UHD620集顯的性能都能幹過它們,所以這類獨顯本,大家不要指望玩網遊有多流暢,還不如購買好一點的集顯輕薄本。
●輕便本的處理器也是酷睿U系列,所以日常應用及閒置功耗也非常低,但由於存在獨顯,且應用方向略有不同,所以在電池容量方面整體水平不及中高端輕薄本,續航與集顯輕薄本有一定差距(僅有個別輕便本有大容量電池)。
這類輕便本產品非常適合只玩網遊且其他應用對硬體要求不高的用戶。在大學生層面,文科生可以優先考慮這類機型——因為他們的專業應用無需太高的硬體性能。理想產品的價格從4800元起。
高端網遊、大型3D遊戲、入門視頻製作、簡單繪圖繪畫和設計,遊戲本是必須
前面提到了玩《英雄聯盟》類網遊(包含《魔獸世界》)用MX150獨顯即可搞定。但實際上,這是對硬體要求較低的網遊。目前已有不少網遊大幅提升了硬體需求,如早期的《劍靈3》、最新的《逆水寒》等,部分用戶甚至把《守望先鋒》也劃歸到網遊類別,而這些遊戲,MX150+酷睿U系處理器是搞不定的,一定要遊戲本才能搞定。
另外,如果你是玩《GTA5》、《巫師3》、《使命召喚》系列、《刺客信條》系列、《絕地求生》、《APEX》等大型3D遊戲的,甭管你多久玩一次,要想能跑得動,你就必須選擇真正的遊戲本。
遊戲本的定義也是非常明確的:
●採用酷睿標準電壓處理器,目前最新是第八代,如酷睿i5 8300H、i7 8750H;
●採用GTX/RTX高端獨立顯卡,如GTX1050/1050Ti/1060/1070/1080,以及RTX2060/2070/2080等(也包含極個別AMD獨顯,如RX560);
●尺寸通常為15.6英寸(最主流)和17.3英寸(相對少一些),重量通常不低於2kg(低於該重量性能很難發揮完全)。
實際上,不光是玩大型遊戲或者要求高的網遊需要用到遊戲本,很多其他類別的應用也需要遊戲本:
比如,學習繪畫,使用繪畫板,一般來說,酷睿U處理器的電腦也可以作畫,但如果打開「實時糾偏」這個選項來對筆觸進行實時的平滑處理,就會對處理器的性能提出很高要求,這時採用標準電壓處理器的遊戲本表現會更好。
又比如,學習建築外觀的繪製,初級的CAD學習(這算是相對簡單的設計應用),對處理器和顯卡有一定的要求(顯卡主要是用在設計對象的初級渲染、快速預覽和旋轉預覽時起作用),而且屏幕還不能太小,所以,遊戲本也是必須的。
另外,現在大學生普遍要學習視頻的拍攝和製作,尤其是理工科學生,老師往往會要求拍攝並製作一些較短的(指幾分鐘到十幾分鐘的)視頻用於各種課堂活動。在我們的後臺購機諮詢中,幾乎40%的大學生都有這個應用需求,說直白點,這就好像20年前要學會打字,10年前要學會做PPT一樣,現在理工科學生大部分都得會做視頻,時代需求在變化。而做視頻,目前通用性較好的就是Adobe的Pr、Ae、ME(Media Encoder)等軟體,它們都是吃處理器資源的,核心數量越多、頻率越高、緩存越大,效率就越高,所以,遊戲本也是有必要的。輕薄本往往受限於酷睿U處理器的自身性能,以及輸出功率(很多超輕薄本為了極致輕薄,往往壓制了處理器性能,即便是酷睿U也無法完全發揮),在這種應用領域效能是明顯不及遊戲本的。而我們推薦的遊戲本產品,價格5500元起。
TIPS:關於視頻製作的普遍誤區
【很多大學生以為輕薄本足夠做視頻了。在購機時,他們會說要學習視頻製作,但卻希望購買輕薄本。那麼,輕薄本到底能不能做視頻呢?答案是:做視頻用的Ae、Pr等大型軟體,其硬體適應性是很寬泛的,你用奔騰處理器也可以跑,酷睿U處理器也能跑,酷睿H處理器(標準電壓)也能跑,但執行效率是有很大差異的!你如果製作視頻的頻率很低,一年做不了幾次,也不複雜,你也不玩大型遊戲,那麼輕薄本也能勉強對付。但為了提升效率,我們還是建議使用遊戲本。另外要提醒大家:玩大型遊戲,是絕對不能用輕薄本的——因為根本跑不動!】
專業繪圖繪畫和視頻製作、專業設計,遊戲本是入門級,多核工作站是佳選
在談到「設計應用」這個很大的應用範疇時,我們經常舉這個例子:「旺仔小饅頭」是饅頭,「山東大饅頭」也是饅頭,但體量相差百倍。設計也是如此,你設計一塊香皂也是設計,設計一臺飛機發動機也是設計,但兩者的工作量和複雜程度是有天壤之別的。
換句話說,如果你的設計應用是專業級的,包括專業的繪畫、繪圖、製圖(比如一個建築物裡面的所有結構和管網布局),包含長視頻製作(如電影),還有機械設計、動畫設計及其渲染工作,對硬體的需求是極高的。要想在合理可接受的時間內完成任務,你需要性能更強的電腦。
前面提到了視頻製作軟體Pr、Ae、ME是吃處理器資源的,而在各種專業設計領域,也是以處理器需求為主,比如大家熟知的Autodesk系列軟體、達索系列軟體、西門子系列軟體,它們都以吃處理器資源為主。顯卡渲染和加速插件是有,但通用性並不理想,且效果千差萬別(這點我們會在未來的文章中給大家解讀)。
那麼,真正的專業應用需要什麼電腦呢?答案是:遊戲本是入門級的。最好是多核(10核以上)處理器+專業顯卡的高端移動工作站,甚至是臺式工作站產品。
移動工作站的特徵是:
●採用多核酷睿或多核至強處理器(移動版);
●採用GTX高端獨顯或採用Quadro專業顯卡;
●可能具備ECC錯誤校驗內存(防止計算過程中出錯);
●尺寸從15.6英寸起(小了根本發揮不出來性能)。
而涉及到移動工作站,那就是完全不同的領域了,價格從六七千元到數萬元甚至可以上十萬元(臺式工作站甚至價格可以高達幾十萬元一臺),產品配置和性能也是天壤之別。在以後的開學季購機推薦中,我們就暫不涉及高端工作站了,主要給大家推薦一些萬元以內的入門機型。
TIPS:其實不少專業設計,一臺電腦是搞不定的
【實際上,說得更準確點,專業設計是極大的範疇,需求從地到天。而且「設計」和「渲染」也是不同的,專業設計的渲染部分工作其實根本不是「一臺高性能電腦」能夠搞定的(因為工作量太大太複雜)。比如CG動畫的渲染、複雜機械產品的渲染等,往往需要的是「伺服器集群」。舉個例,很多電影CG是用幾百臺伺服器聯合渲染十幾個月完成的,如果用一臺電腦做,即便不出問題,也需要幾百年時間……在專業設計領域,個人電腦能夠做的,主要是建模,框架的搭建、材質/光源的選擇,動畫路線的設定,以及最終結果的預覽和檢視。】
看完了前面的知識,相信廣大學子們已經對產品的類別和應用點有清晰的認識了。剩下的,就是趕緊明確自己的需求。我們也會不斷推出有針對性的購機指導和推薦,希望大家保持關注。
延伸閱讀:AMD遊戲本是否值得期待
目前AMD已宣布了第二代移動銳龍處理器,其中就包含了兩顆針對高性能本(遊戲本)的標準電壓處理器,分別是Ryzen 7 3750H(4核8線程,2.3/4GHz)和Ryzen 5 3550H(4核8線程,2.1/3.7GHz)。所以,有部分讀者在關心AMD的遊戲本是否值得期待。
在我們看來,AMD的遊戲本,或者說高性能本,存在幾個不確定因素:
●一方面,什麼時候上,是個未知數,到目前也沒有看到對應的產品。
●第二方面,性能是否足夠好呢?AMD的第二代移動銳龍高性能處理器是4核8線程的,TDP為35W,而目前英特爾的遊戲本處理器普遍是45W TDP,且有6核12線程款(i7)。而通過之前的學習,我們知道45W還並非英特爾處理器的「真實能夠輸出的最大功率」,也就是說它可以「超標運行」——實際上市面中也有可長期持續超標運行的機型,比如機械革命X8Ti Plus。所以,性能方面誰會更好呢?
●第三方面,AMD的獨顯性能總體不及NVIDIA的獨顯,無論是桌面端還是移動端都是如此。但偏偏遊戲這一塊,真正決定遊戲性能表現的又是顯卡。這或許是AMD第二代移動銳龍處理器發布了但遲遲不見遊戲本產品推出的重要原因。至於AMD的7nm獨顯,似乎要大幅推遲了,要上移動端更是遙遙無期啊。
另外再說一下,無論是在專業應用中的處理器性能發揮,還是針對遊戲的處理器、顯卡性能表現,都存在一個優化的過程。而且「優化與否」的差異之大是令人乍舌的,部分應用甚至可達百分之幾十的性能差異。而優化,是一個長期的、漫長的過程,需要和應用方持久的合作。比如英特爾就表示,他們與Adobe針對Photoshop CC的優化就長達一年多時間。AMD的遊戲本即便推出,很明顯也還欠缺這個過程。
~~為辛苦寫稿的大叔們熱情點讚吧~~^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