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皇帝順序大全,16朝225位,收藏這張表就夠了!(唐朝-清朝)

2020-12-16 小豬巴巴

唐朝(長安)

簡介:唐朝(公元618年~907年),是中國歷史上繼漢朝後歷史上又一個強盛的王朝,唐歷經21位皇帝(含武則天),共289年。可以概略分成數期,大致上以安史之亂為界。初唐時國力強盛,唐太宗時期國力逐漸復甦,擊敗強敵東突厥,唐太宗受尊「天可汗」,成就貞觀之治。

唐高宗時期擊敗西突厥、高句麗等強敵,建立永徽之治。唐高宗去世後,武則天於690年建國周,即武周,女主政治達到高峰。唐玄宗時進入盛唐時期,是唐朝的第二高峰與轉折,開元時期唐玄宗革除前朝弊端,政治開明,威服四周國家,史稱開元盛世。到天寶時期,政治逐漸混亂,於755年爆發安史之亂,唐朝由盛轉衰。

中唐時,唐朝受到河朔三鎮、吐蕃的侵擾、宦官專權與牛李黨爭等內憂外患的影響而衰退。其間雖然有唐憲宗的元和中興、唐武宗的會昌中興與唐宣宗的大中暫治,但是都未能根治唐朝的內憂外患。

在晚唐時因為政治腐敗,爆發了唐末民變,其中黃巢之亂破壞江南經濟,使唐朝經濟完全瓦解,導致全國性的藩鎮割據,唐室最後被藩鎮朱全忠控制。他迫使唐昭宗遷都洛陽,並於907年逼唐哀帝禪位,唐亡。

唐太宗

宋朝(北宋<開封>、南宋<臨安>)

簡介:宋朝(960年——1279年)是上承五代十國下啟元朝的朝代,分北宋和南宋兩個階段,共歷十八帝,享國三百十九年。北宋是中國歷史上一個強盛的、繁榮的王朝。而此時也有西夏、大理、吐蕃、契丹、女真並存,也給宋朝的穩定帶來了不利的影響。公元960年,後周諸將發動陳橋兵變,擁立趙匡胤為帝,建立宋朝。趙匡胤為避免晚唐藩鎮割據和宦官專權亂象,採取重文抑武的施政方針,一方面加強了中央集權,另一方面剝奪武將兵權。宋太宗繼位後統一全國,至宋真宗時期與遼國締結澶淵之盟後逐漸步入治世。1125年金國大舉南侵,導致了靖康之恥,宋室被迫南遷。趙構在南京應天府(今河南商丘)繼位,建立了南宋,紹興和議後與金國以秦嶺淮河為界,後期爆發宋元戰爭,1276年元朝攻佔臨安,崖山海戰後,南宋滅亡。

總體來說宋朝是中國古代歷史上商品經濟、文化教育、科學創新高度繁榮的時代,宋朝民間的富庶與社會經濟的繁榮實遠超過盛唐。宋朝時出現了宋明理學,儒學得到復興,科技發展迅速,政治開明,且沒有嚴重的宦官專權和軍閥割據,兵變、民亂次數與規模在中國歷史上也相對較少。

(註:五代十國並非指一個朝代,而是指一個特殊的歷史時期。五代指的是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五個次第更迭的政權。十國指五代之外相繼出現的十個割據政權:前蜀、後蜀、吳、南唐、吳越、閩、楚、南漢、南平(即荊南)、北漢,統稱十國。關於五代十國的年限,一說為:北宋滅亡北漢時是公元979年,所以五代十國的歷史時期為公元907年到979年。另一說為,五代十國存在於公元907年-公元960年期間。)

趙匡胤

大理國(大理)

簡介:大理國是中國宋代以白族為主體的少數民族在今雲南一帶建立的少數民族國家。公元937年,晉天福二年,通海節度段思平滅南詔建國,定都羊苴咩城,國號大理,因舉國尊崇佛教,又稱妙香國。疆域大致是現在的中國雲南省,貴州省,四川省西南部,緬甸北部地區,以及寮國與越南的少數地區。公元1095年高升泰改國號為大中國,1096年高升泰在死後歸政於段正淳,史稱後理國。公元1253年,大蒙古國忽必烈「革囊渡江」徵雲南,滅大理國,後建雲南等處行中書省,原大理國王段氏被任為大理世襲總管。

段正淳

西夏國(銀川)

簡介:公元1038年,西夏成為歷史上由党項人在中國西部建立的一個王國,他們英勇善戰、廣招賢才、獨創文字、頒布制度,通過幾代人的努力讓西夏國變得繁榮富強。同這個時期在中國漠北高原上,有一個蒙古部落強大崛起,他就是統治將近所有歐亞大陸的成吉思汗,蒙古鐵騎曾經六次入侵西夏,最後於公元1227年第七次出徵將西夏滅國。

李元昊

遼國(幽州、上京)

簡介:遼朝(公元907年~1125年)或稱遼國、契丹,簡稱遼,是中國五代十國兩宋時期以契丹族為主體建立,統治中國北部的封建王朝。公元907年,遼太祖耶律阿保機統一契丹各部稱汗,國號「契丹」,916年改元神冊,改渤海國為東丹國,立其子耶律倍為東丹王,後為遼的藩屬。947年遼太宗耶律德光在開封(並定都於此)稱帝,定國號為「遼」,後被漢高祖劉知遠擊退,定都,983年蕭太后(遼景宗耶律賢的皇后)曾復更名「大契丹」,1066年遼聖宗耶律隆緒恢復國號「遼」,1125年為金國所滅 ,遼末,遼貴族耶律淳建立北遼,與遼共同抗金,後被遼滅。遼朝宗室後代耶律留哥與其弟耶律廝不(耶廝不) 分別建立了東遼與後遼,最後東遼滅後遼,東遼被蒙古所滅。遼亡後,耶律大石西遷到中亞楚河流域建立西遼,定都虎斯翰耳朵,1218年被蒙古所滅;1222年西遼貴族在今伊朗建立了小政權——後西遼,後被元朝(蒙古)所滅。

耶律德光

金國(黑龍江白城、北京、開封)

簡介:金國(公元1115年-1234年)是中國歷史上由女真族建立的一個王朝,女真族原為遼朝的藩屬,女真族首領金太祖完顏阿骨打在統一女真諸部後,1115年1月28日於會寧府(今黑龍江省哈爾濱市阿城區)建都立國,國號大金。

金朝立國後,與北宋定「海上之盟」向遼朝宣戰,於1125年滅遼,於1127年滅北宋。遷都中都時,領有華北地區以及秦嶺、淮河以北的華中地區,使南宋、西夏與漠北塔塔兒、克烈等部落臣服而稱霸東亞。金世宗與金章宗時期,金朝政治文化達到最高峰,然而在金章宗中後期逐漸走下坡。1234年,金朝在南宋和蒙古南北夾擊之下滅亡。

完顏阿骨打

元朝(大都北京)

簡介:元朝(1271年-1368年),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由少數民族建立的統一的封建王朝。中國的二十四史以及歷代帝王廟中,都是將1206年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汗國,直到1368年元順帝逃離大都均歸入元朝的範疇。而元朝皇帝則是指由元太祖鐵木真開始,直至元順帝妥歡帖睦爾,共15位皇帝(其中託雷監國)。1206年鐵木真建立蒙古汗國。1260年忽必烈即位大汗並建元「中統」,1271年忽必烈取《易經》「大哉乾元」之意改國號為元,1279年滅南宋,統一全中國。元朝的疆域空前廣闊,北至北海、東到日本海,西藏和臺灣第一次被納入中國版圖。元朝是蒙古族的王朝,疆域寬廣,但由於統治殘暴,最後致使王朝短命而亡。

成吉思汗

明朝(南京、北京)

簡介:明朝(公元1368年~1644年),明朝也是我國歷史上,最後一個由漢族人建立的中原王朝。從明太祖朱元璋稱帝,到明朝結束,中間共經歷了12世,有16位皇帝。元末爆發紅巾起義,朱元璋加入郭子興隊伍。1364年朱元璋稱吳王,建立西吳。1368年朱元璋稱帝,國號為大明,因皇室姓朱,又稱朱明,定都於應天府;1420年朱棣遷都至順天府,以應天府為陪都。明初歷經洪武之治、永樂盛世、仁宣之治等治世,政治清明、國力強盛。中期經土木之變由盛轉衰,後經弘治中興、嘉靖中興、萬曆中興國勢復振,晚明因東林黨爭和天災外患導致國力衰退,爆發明末農民起義。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崇禎帝自縊殉國。明朝宗室在江南建立南明,隨後清朝趁亂入關,擊敗大順、大西、南明諸政權;1662年永曆帝被殺,南明滅亡。1683年清軍攻佔臺灣,奉明正朔的明鄭告終。

朱元璋

清朝(北京)

簡介:公元1636年~1911年,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封建王朝,也是中國歷史上第二個由少數民族(滿族)建立並統治全國的封建王朝。清朝的歷史大致可以分為四段:興、盛、衰、亡。在清朝的十二帝中,努爾哈赤、皇太極和順治可謂開創者,康熙、雍正和乾隆時期應劃為盛的階段,嘉慶、道光和鹹豐時期清朝逐漸衰落,到同治、光緒和宣統統治時期清朝走向滅亡。清朝共歷經十二帝,統治全國268年。 清朝是由中國滿族建立的封建王朝,是中國歷史上統一全國的大王朝之一。清朝的人口數也是歷代封建王朝最高,清末時達到四億以上。清朝開疆拓土,鼎盛時領土達1300多萬平方公裡。清初為緩和階級矛盾,實行獎勵墾荒、減免捐稅的政策,內地和邊疆的社會經濟都有所發展。至十八世紀中葉,封建經濟發展到一個新的高峰,史稱「康乾盛世」。於是中央集權專制體制更加嚴密,國力強大,秩序穩定,清代人口至十八世紀後期,已達到三億左右。康熙年間,統一了臺灣,並與俄國籤訂《尼布楚條約》,劃定了中俄東段邊界;乾隆中葉,平定準噶爾、回部,統一了新疆。這不僅一舉解決了中國歷史上遊牧民族和農耕民族之間曠日持久的衝突,而具採取了一系列政策,發展邊疆地區的經濟、文化和交通,鞏固了中國多民族國家的統一,奠定了現代中國的版圖,增強了中華民族的團結力和凝聚力。在文化上,康乾時期編纂了幾部集大成之作,像《四庫全書》、《古今圖書集成》等,對清理和總結中國歷史文化遺產作出了重大貢獻。

康熙

相關焦點

  • 中國皇帝順序大全,16朝225位,收藏這張表就夠了!(秦朝-隋朝)
    首次開闢了著名的「絲綢之路」,開通了東西方貿易的通道,中國從此成為世界貿易體系的中心,直到一千多年後蒙古人的崛起。正是因為漢朝的聲威遠播,外族開始稱呼中國人為「漢人」,而漢朝人也樂於這樣稱呼自己,「漢」從此成為了偉大的中國華夏民族的永遠的名字同時深深影響著多少代兒女。
  • 清朝皇帝順序和各個皇帝的詳細簡介
    清朝(1636—1912年)是中國歷史上第二個由少數民族建立的大一統王朝,也是中國最後一個封建王朝,享國268年。在這268年裡,從努爾哈赤到末代皇帝溥儀,先後有十二位帝王統治這個泱泱大國,小編認為,無論是哪一位皇帝,都有他的歷史使命,哪怕是溥儀,也有他註定的使命。
  • 清朝12位皇帝的順序及特點,一個順口溜教你輕鬆記住!
    清朝(1636—1912年)是中國歷史上第二個由少數民族建立的大一統王朝,也是中國最後一個封建王朝,如果從皇太極改國號為清算起,清朝共有276年歷史,經歷了12位皇帝,這些皇帝都有哪些特點呢,且看課代表來解析——
  • 中國皇帝順序,太全了,值得收藏 !
    文章第一張帶有女人世界字樣的圖片上的商品,本店有售。27.南北朝宋武帝(劉裕)——南朝宋王朝建立者28.南北朝宋文帝(劉義隆)——有雄圖大略的皇帝29.南北朝南齊高帝(蕭道成)——「魚鱗子」30.南北朝齊廢帝(蕭寶卷)—歷史上最昏庸、荒淫皇帝31.南北朝梁武帝(蕭衍)—南朝皇帝在位最久的皇帝32.南北朝北魏孝文帝(拓跋宏)—鮮卑驕子33.南北朝北齊文宣帝(高洋)—
  • 唐朝一老頭挖出10塊石頭,被30位皇帝收藏,現成九大鎮國之寶
    而這座海拔不高的小山丘,卻有一個響亮的名字:石鼓山。這個名字的由來,除了山看起來圓鼓似石鼓外,主要是因為山上有一個震撼世界的石鼓。要搞清楚是怎麼回事,要從一千多年前的唐朝初年說起公元618年公元唐公李淵在長安建立了大唐王朝。在接下來的十年裡,唐軍橫掃天下諸侯,統治天下。
  • 清朝歷代皇帝順序列表(下)含皇帝野史
    6.乾隆皇帝-和珅有龍陽之好。乾隆是清朝第6位皇帝,與前輩康熙共創康乾盛世,在位期間屬於清朝的鼎盛時期。歷時68年,終於平定準噶爾,並派手下紀昀紀曉嵐編撰《四庫全書》,對中國古典文化進行了系統全面的總結整理,是一部大成之作。後期推行閉關鎖國政策,也導致中國開始漸漸落後於西方各國,最終導致了外國列強的入侵,從而開啟了中國的百年屈辱史。
  • 中國歷代皇帝順序表匯總,附各朝地圖,建議珍藏
    #歷史#皇帝這個稱呼最早起源於秦朝的秦始皇秦王嬴政統一中國,認為自己「德兼三皇、功蓋五帝」,創「皇帝」一詞作為華夏最高統治者的正式稱號,所以皇帝這個詞成為中國兩千年多來封建社會最高統治者的稱呼。在我國,自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稱「皇帝」始,到1912年最後一個封建皇帝溥儀在辛亥革命的槍聲中宣布退位止,經歷了2132年。
  • 正一品都是朝中重臣?並非如此,清朝這3種正一品形同虛設
    眾所周知,在古代,正一品官員就屬於朝中重臣了,他們位高權重,其說話在皇帝面前也十分有分量。清朝建立後,也沿用了漢人創立的九品中正制,朝中的百官被分為「九品十八級」。不過,在清朝有這3種正一品官職,他們聽起來名頭很響亮,實際上卻並沒什麼實權。究竟是哪3種官職呢?下面聽小編細細道來。
  • 細數中國古代清朝皇帝那些鮮為人知的野史傳說!
    據史料記錄,中國現代歷史上在位時候最長的天子是:康熙帝(清聖祖仁皇帝愛新覺羅·玄燁)清聖祖仁皇帝愛新覺羅&middot;玄燁(1654年5月4日~1722年12月20日)即康熙帝,清朝第四位皇帝、清定都北京後第二位皇帝。年號康熙:康,安寧;熙,興盛——取萬民康寧、天下熙盛的意思。
  • 大唐帝國二百八十九年,二十一位皇帝順序總覽
    4、唐中宗 被三個女人左右一生被毒殺的皇帝李顯(656年-710年)原名李哲,是中國唐朝第四位皇帝,唐高宗李治第七子,武則天第三子,684年1月3日—684年2月27日、705年—710年在位。章懷太子李賢被廢後,被立為皇太子。
  • 歷史揭秘:清朝皇帝,是如何選妃的?
    今天呢,咱們來聊聊一個大家很感興趣的話題:皇帝選妃! 這裡呢,以清朝為例,詳細介紹一下選妃的整個來龍去脈! 在清朝,皇帝、皇子、皇孫選配皇后妃嬪,通常是在八旗內挑選秀女,就連皇帝的外孫女也要參加表兄弟或舅舅甚至姥爺的選妃活動。
  • 清朝皇帝順序列表及資料簡介 臨沂網友快來了解歷史
    最近清宮劇不少,清朝的宮廷演變也成了大家好奇的知識,清朝是中國最後一個封建王朝,你知道它有多少個皇帝都是什麼順序嗎?   從順治元年(1644年)清朝入關到1912年中國民國成立,清帝退位,清代統治全國共268年。
  • 清朝歷代皇帝順序列表(上)每個皇帝都有秘聞
    一共經歷的皇帝有12個,不敢說每一個皇帝都文治武功,但相比其他王朝,清朝的皇帝算是比較悲催的。其他封建王朝,到最後的幾個朝代都是各種無能,各種享受,最後江山斷送也屬正常。反觀大清朝,不管是誰,都沒有太多的淫靡奢侈,尤其是最後的光緒皇帝(溥儀三歲登基,沒有可比性),也兢兢業業,勤勉持家,可惜清朝大勢已去,加上外國列強入侵,國內戰爭頻發,慈禧太后又把持朝政,想要有一番建樹確實不是件容易的事。
  • 歷史冷知識,皇帝不止一個玉璽,清朝皇帝手中居然有25方玉璽
    玉璽分為兩類,一類是沒有使用意義的傳國玉璽,另一類就是皇帝用來處理各種事務的玉璽。秦始皇的傳國玉璽據說秦始皇嬴政用和氏璧打造了一塊傳國玉璽,李斯在玉璽上面刻了八個字「受命於天,既受永昌」。各朝各代的皇帝都堅持將這枚傳國玉璽傳承下去。
  • 歷經了12位皇帝的清朝,居然只有一個皇太子
    中國最後的封建王朝,統治了二百七十六年,歷經十二位皇帝的清朝,居然只有一位皇太子。說出來也是神奇,十二位皇帝,沒有一個是從皇太子升職上來的。清朝唯一的太子,也可以說是中國最後的皇太子,是康熙的二阿哥,也是嫡長子,愛新覺羅·胤礽。
  • 越南末代皇帝,清朝滅亡後他仍做了20年皇帝,子孫至今想著復國
    越南與中國是鄰國,在歷史上,越南自從10世紀初獨立建國後,歷朝歷代都是中國藩屬國,阮朝是越南歷史上最後一個朝代,歷史上也是中國清朝藩屬國,小編今天要介紹的是阮朝末代皇帝,也是越南末代皇帝,他就是保大皇帝阮福晪,在清朝滅亡後,他還繼續在越南做了20年皇帝,不過他的一生與中國末代皇帝溥儀相比就是同病相憐
  • 清朝的皇帝(上)
    清朝的君主總共有十二位,從皇太極建立清朝到末代皇帝溥儀有十一位皇帝。清朝入關以來總共有十位皇帝。清朝的皇帝分別是:努爾哈赤(天命),皇太極(後金天聰,後改清朝崇德),福臨(順治,入關後第一位皇帝),玄燁(康熙),胤禛(雍正),弘曆(乾隆),永琰(嘉慶),旻寧(道光),奕詝(鹹豐),載淳(同治),載湉(光緒),溥儀(宣統)。以上為十二帝的名字和年號。
  • 清朝8位獲諡「文正」的大臣,都是誰?第4位簡直就是侮辱這個諡號
    第4位簡直就是侮辱這個諡號「諡號」,指人死後,後人按照其生平事跡予以的「或褒或貶或中性」的評價文字,乃係對死者一生的高度概括。清朝時期,朝廷對於官員的「諡號」有著明確規定:1、一品大臣,按例請皇帝決定是否給予「授諡」;2、一品以下官員除非特旨,例不授諡。
  • 清朝12任皇帝沒有一個昏君,為何還是垮臺了?金一南指出兩大原因
    人們總說「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但是縱觀中國封建王朝的歷史,大多的共同點到了清朝這裡就不再靈驗。《三國演義》中說「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清朝卻還沒有分裂,就已經宣告滅亡。不過,金一南教授認為,清朝從1636年到1912年期間的12位帝皇,他們中並沒有一個是昏君。
  • 清朝到底是一個怎樣的朝代?它對中國功大於過嗎?
    唐朝末年一.清朝真正意義奠定了中國版圖的基調,或許小編寫出這句話後大家都會反對,因為大部分人都認為中國現代的版圖是由元朝奠定的,但其實這是錯誤的。試問中國古代除了清朝外,哪個朝代能真正讓西北,東北成為中國的固有領土?縱觀前朝的元明,國家強盛時能打到歐洲,但國家衰落時連自己的老底都保不住,漢唐盛世也多麼的那人神往,可最後都被打回原形,只有清朝自始至終牢牢把握著對於中原幾乎所有地區的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