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外國人中文比國人還要好?那些歷史上漢語逆天的外國人

2020-12-11 TCSOL國際對外漢語

近年來,在世界範圍內掀起了一股學漢語的風潮,越來越多的外國人對中文產生了興趣,中文說得非常溜,堪稱「漢語八級」的也大有人在。比如下面這位小哥的朗誦。

http://video.eastday.com/a/170913155406388329232.html

很多人評論這位選手感情飽滿,咬字清晰,非常難得,我想說你們是少見多怪,其實漢語一級棒的老外古已有之,我隨便就能給你說幾個。

利瑪竇:本該是個傳教士,卻變成了個數學家

利瑪竇(1552-1610)是義大利的天主教傳教士,他在1582年的8月7日,以一個傳教士的身份抵達澳門,與他一同前來的還有三名傳教士。傳教士們想通過漢語著述天主教義來吸引中國人,因此他們現在澳門努力學習漢語。剛接觸漢語時,利瑪竇對與拼音文字完全不同的漢字感到非常不可思議,這也讓他對漢語產生了極大的興趣。

為了傳教,利瑪竇帶來了許多「西洋玩意」,如地圖、星盤、三稜鏡和日晷等,當然也有許多西方的書籍。誰都不曾想到,這些不起眼的物品和書籍,在之後有多麼大的作用。

1584年,利瑪竇一行來到廣東肇慶,開始傳教工作。他們翻譯了《天主十誡》、《聖母讚歌》和《教理問答書》等書籍,利瑪竇還獨立製作並印發了《山海輿地全圖》,這是中國第一張世界地圖,也是中國人首次接觸到近代地理學知識的標誌。

利瑪竇編制的《山海輿地全圖》

利瑪竇在肇慶一住就是6年,在這裡他系統地學習了中國的傳統文化,不僅帶來了歐洲文藝復興的成果,還傳入了現代數學、幾何、地理等西方文明。

1601年,利瑪竇到北京,覲見萬曆帝,並向皇帝進呈了自鳴鐘、《萬國圖志》、西洋琴等禮品。萬曆帝對自鳴鐘和西洋琴興趣十足,便允許利瑪竇長留北京,負責檢修自鳴鐘和教太監演奏。也正是在這時,對利瑪竇幫助最大的徐光啟和李之藻登場了。

利瑪竇與徐光啟

徐光啟是南直隸松江府(今上海)人,曾在南京與利瑪竇會面。利瑪竇在北京期間,徐光啟正供職於翰林院,二人亦師亦友,協力翻譯了《幾何原本》和《測量法義》等著作。李之藻是浙江仁和(今杭州)人,時任太僕寺少卿,師從利瑪竇學習西方科學,並與他合作編譯了《同文指算》等書籍。這些著作為中國數學歷史的發展,做出了極為重要的貢獻。

《幾何原本》中譯本

就這樣,在他們三人的努力下,西方的科學技術傳入中國,中國的文化開始走向世界。

郎世寧:出色的繪畫才能令他被康熙看中

郎世寧(1688-1766)出生於義大利的米蘭,藝術天賦頗高,在19歲時,他就為熱那亞修道院的教堂繪製宗教畫。

當時的歐洲,知識分子和藝術家都對神秘的中國極其嚮往,郎世寧也不例外,於是他主動請求前往中國傳教。

郎世寧與1715年來到中國,這一年康熙61歲,酷愛藝術和科學,在看到郎世寧的畫之後,便召見了他。但當時的技術尚不完善,油畫時間長了,容易變得黑乎乎的,康熙很不喜歡。為了擴展自己的繪畫技術,郎世寧開始嘗試用顏料在絹上作畫,還學習中文,以便與和中國的畫家們交流心得與技巧。

郎世寧畫作

在當時的中國,畫家都依照宋人郭熙定的原則作畫:「山水畫中,畫山盈丈,樹木盈尺,馬盈寸,人物盈十分之一寸。」平行線條就是不折不扣地平行下去。在郎世寧看來,這種遠近搭配方法時錯誤的。於是他和年希堯一起,出版了一本《視學》。這本書詳細介紹了西方的幾何學透視原理,以及焦點透視法這一技巧的運用,為東西方藝術交流提供了不小的貢獻。只可惜,這種方法在當時的中國畫家看來是奇技淫巧,是非藝術性的,並未受重視。

郎世寧所作乾隆與妃嬪像

這種情況到雍正即位,才有了改善。雍正二年,開始大規模擴建圓明園,郎世寧得到了發揮其才能的機會。在為圓明園提供了許多油畫、用焦點透視法繪製的人物畫之後,雍正給了他的畫作很高的評價,中國畫家也開始學習她的透視畫法。

高羅佩:不想當作家的漢學家不是好的外交官

有不少外國人,中文說的非常流暢,漢字也寫得有模有樣,但寫中文小說的卻很少見。可是有這樣一位外國人,不但寫了享譽世界的中文小說,而且是以中國古典小說的章回體來寫就的,可以說很強大了。

高羅佩(1910-1967),字芝臺,原名羅伯特·漢斯·古利克,荷蘭人。高羅佩長期擔任荷蘭外交官,被派駐到多個國家,被人們記住的卻是他業餘漢學家的成就,可說是非常「不務正業」。

某一天,高羅佩看到家中的花瓶上印著中文,便對中國產生了濃厚的興趣。1930年,高羅佩進入萊頓大學,選擇漢學作為專業。1933年,他進入烏得勒支大學攻讀中文、日文和東方歷史文化,加上後來學的,他總共通曉15種語言。畢業後,進入荷蘭外交界工作,仕途一帆風順。後來二戰爆發,他在1943年來到中國重慶,擔任荷蘭流亡政府駐重慶使館秘書一職。那時重慶是抗戰的大後方,也是中國學者、名流薈萃之地。也是在那裡,他結識了許多的文化名人,這使得他能夠全面地了解中國社會和文化。

來到重慶後,高羅佩開始細心研究中國文化的精髓。他首先對中國琴藝產生濃厚興趣,並聘請葉詩夢指導自己彈奏《高山流水》等樂曲,並頗有體會地講:「貴國琴理淵靜,欲撫此操,必心有高山流水,方悟得妙趣和奧秘。」高羅佩認真投入中國琴文化研究,花費大量心血寫成英文專著《琴道》一書,被認為是古代琴學研究領域的權威之作。他還翻譯了嵇康關於古琴的長賦,以《嵇康及其琴賦》為題發表。

高羅佩為其師葉詩夢所繪小像

高羅佩的書法成就也很高,他從20歲開始練習書法,終生不輟。他的「高體」字筆力雄健,功底深厚,並偏愛行書與草書。不僅如此,他還將米芾《硯史》翻譯為英語,讓更多的人了解中國書法的魅力。

高羅佩手書

有一天,高羅佩讀到一本清初公案小說《武則天四大奇案》,頗為讚賞。同時他驚奇地發現,中國讀者喜歡讀西方偵探小說,卻沒有出色的本土偵探小說,於是他決定要在東方這塊神秘的土地上挖掘出中國人自己的大偵探。他把《武則天四大奇案》翻譯成英文,又沿用主人公狄仁傑,用英文寫了《銅鐘案》,後來,又陸續寫了《迷宮案》《黃金案》《鐵釘案》,形成了大受讀者歡迎的早期的《狄公案》系列。這些書一經出版便大獲成功,徵服了西方讀者的心,在歐洲風行一時。「JudgeDee」(狄法官)從此成為歐洲家喻戶曉的傳奇人物,被譽為「中國的福爾摩斯」。

1952年,高羅佩奉調到印度,在那裡,他以《狄仁傑奇案》為書名,將英文小說《迷宮案》改寫成中文章回體小說。這本小說共52回,西方人寫中文章回體小說,高羅佩絕無僅有。

看了這些中文學得比國人還要好的歪果仁,你是不是心裡也有一個大寫的「服」字呢?不多說了,我準備去教外國人漢語了,說不定哪天,我教的學生也能成為世界知名的學者呢。

相關焦點

  • 漢語有多難?外國人學習心得讓人捧腹,中文考卷「嚇哭」中國網友
    漢語在各國盛行,讓備受幾十年英語「折磨」的國人不由開始想像「外國人學習中文的樣子」。親愛的同胞們,請相信一句名言「天道好輪迴,蒼天饒過誰」,外國人學漢語吃的苦頭可比我們學英語多多了。所以在學習中文時,還要會辨別聲調和讀準聲調。面對學習漢語的「四座大山」,一份外國人的學習心得充分詮釋了「心酸」的心路歷程,讓人捧腹。為什麼外國人學漢語不亦樂乎既然漢語學習如此艱辛,為什麼世界各國依舊大力推行、百姓依然樂此不疲?
  • 外國人的中文試卷遭國人吐槽,網友:終於獲得平衡感!
    隨著我國近些年的科學技術發展和國際地位的提高,在世界上也是有越來越多的國家開始學習漢語,要知道漢語是世界上最難學的語言,因為同樣的文字用在不同的語境或者與其中其表達的意思也是不同的。今天勵志學生就和大家一起看看外國人考的中文試卷,一起來找找平衡感吧!
  • 那些學中文的外國人後悔了嗎?
    僅僅在多鄰國上,全球的中文學習者已經達到了550萬人。雖然,學的人很多,但並不代表他們學得很好,更不代表他們學得很開心。正如我們這麼多年來光是學英語都足夠崩潰一樣,中文學習者們的日子也不是很好過。我們學習外語時有多崩潰,他們學習中文時看到這些變體全無就有多高興。但是,也因為在表達上學習起來比較簡單,在理解上自然便更困難。
  • 為什麼漢語是最難學的語言?國人自己都學不好,何況是外國人!
    隨著我國旅遊業的不斷發展,不但我們國人喜歡在國外的各個城市旅遊,就連一些外國人也喜歡到中國遊玩參觀,我們經常能在一些城市的街頭,看到來自各國的遊客。對於外國來說,中國的很多東西都是非常有吸引力的,比如中國的特色風俗、中國的特色美食、中國的特色服飾以及那些富有歷史氣息的景區等,萬裡長城、秦始皇兵馬俑、蘇州園林等古遺蹟景區就是外國遊客最喜歡去的,這也許是因為這些景區在國際上的知名度很大吧。
  • 重慶教外國人學中文哪家好?
    重慶教外國人學中文哪家好?隨著時代的發展,世界格局也在不斷改變,中華民族憑著自己強而有力的經濟條件以及舉世聞名的傳統文化讓世界人民為之驚嘆,漢語學習熱潮的興起也讓多國意識到中文的重要性。那麼,教外國人學中文哪家好?
  • 外國人學中文學校的線上如何教高級漢語水平學員?
    對於很多教外國人中文學習的老師來說,他們認為自己教學最難的對方就是對中文高級水平的了,這對自己的中文知識要求更高,而這也是很多中文高級學員所關注的。不過說來對於外國人學中文學校的線上如何教這一高級漢語水平學員呢?
  • 外國人學中文啥體驗?看他們翻譯的漢語,哈哈哈……天道好輪迴!
    那麼,外國人學中文啥體驗?看他們翻譯的漢語,哈哈哈……天道好輪迴!隨著中國人走出去旅遊的人越來越多,現在外國人也不得不學起了中文,畢竟開門做生意嘛,現在不少外國飯店都開始招聘中文廚師了,平時可以做菜,緊急時刻還能當翻譯。不然的話只有靠各種翻譯軟體,比如,下面這個……你們看出外國人是要表達啥意思不?
  • 世界上最複雜的語言,只有亞洲兩國廣泛使用,外國人:太難學了
    儘管國外美景很吸引國人的嚮往,但語言不通又是一件很麻煩的事情,在國內旅遊還可以用中文交流,去國外也只能用當地的語言或者英語交流了。英語的使用範圍特別廣泛,歐美有很多國家都用它來當官方語言,就連咱們中國也把英語當成是主要學習語言。
  • 俄羅斯打算將漢語納入高考,學習中文有多難?聽聽外國人怎麼說
    俄羅斯打算將漢語納入高考,學習中文有多難?聽聽外國人怎麼說俄羅斯打算將漢語納入全國統一考試,簡單的講就是我們說的高考,引起了國內的討論。然而有國人就說了,俄羅斯人學習中文,是不是也是一件很難的事情呢?在小編看來,讓外國人難受的,不是漢字繁多的筆畫,也不是漢字眾多的讀法;而是漢語組成一句話眾多的意思會讓許多外國人撓頭卻不知道是什麼意思。
  • 熱議|漢語熱席捲全球,看看外國人怎樣學中文
    通過視頻可以發現,如今外國人學起漢語來熱情是相當高!越來越多的外國人開始學習漢語。前幾天,印尼舉辦了今年的第三次漢語考試,共有15627人參加,考生人數創下歷年新高。漢語熱席捲全球!這大概就是歌裡唱的「全世界都在學中國話」吧!
  • 有沒有成為對外漢語教師教外國人學中文的真實差距
    今天,我們來說說有沒有成為對外漢語教師教外國人學中文的真實差距,讓我們從能力提升、兼職收入提高和人脈拓展等方面來看看。從能力的提升上來說,想要成為一名對外漢語教師去教外國人學中文。從兼職賺取薪酬方面來說,有沒有兼職教外國人學中文,兩者差距會有幾千到上萬的差距。如今學習中文的外國人與日俱增,尤其是來到北上廣深等城市的外國人都是外資企業的高管或是其親人。他們對於中文的學習是非常迫切的,也會給到老師們比較豐厚的薪酬。目前,對外漢語教師的時薪在100-200元左右。
  • 外國人考清華很容易,但是作為國人,卻很難考上
    在中國,最好的大學莫過於清華大學了,每年600多萬的考生,最終只有不到3000人能夠進入清華大學就讀,而且在每一個省他都有招生名額,這些名額就從全省的成績來排名,有的省的考生需要排名前5才能夠被清華大學錄取,而且為了進入清華大學,學子們是準備了12年,最終才得以進入中國的最高學府,
  • 怎樣教外國人學習中文?就是早安漢語式教學了
    對於每個老外學習中文來說,在他們看來漢語老師對自己的中文進步是起到很關鍵作用的,尤其是對於漢語零基礎的,因此他們首先關注的就是中文老師是怎樣教外國人學習中文的?這樣在「知彼知己」中才能更好助力自己的中文進步,對此在我看來就是早安漢語式教學了。
  • 怎樣教外國人學習漢語?
    但它跟學習英語的課本「Fine,and you」類似,「最近好嗎」感覺也有點怪怪的,跟How are you有區別,但教學文本本來就不是口音教材,有教學目的在,我們平常打招呼不會說:「最近好嗎」,有點怪怪的,但外國人講中文說「最近好嗎」打招呼,就合適。
  • 外國朋友微信發來消息,中國同學傻了:原來外國人漢語考試也作弊
    從大學英語四六級的選擇題到高等數學中的「智商測驗」,每門功課都留下過一段驚心動魄的難忘歷史。尤其是作弊過程中,那些至今想起來還熱血沸騰的花式手段,每每想起還都忍俊不禁,感慨當年居然能夠想出如此許多的「風騷」操作。像這樣把答案縮放列印在紙上,然後用透明膠帶粘下來,已經是常規手段。
  • 成為萬眾矚目的國際漢語教師 教全球外國人學習中文
    越來越多的國家為了更好地開展和中國的外交、商貿、旅遊等合作,開始將中文作為第二、第三語言來學習。各國政要和金融大鱷的孩子們開始紛紛學習中文,全球掀起了中文學習熱潮。據統計,全球學習中文的外籍人士達到1.5億人次。在國內北上廣深等城市,也都有著幾十萬的外國人需要學習中文。
  • 外國人找中文家教 牙買加學生融通中外傳播歷史文明
    外國人找中文家教 牙買加學生融通中外傳播歷史文明外國人找中文家教 牙買加學生融通中外傳播歷史文明第二語言的學習其實就是一種跨文化交際,「洋腔洋調」很多時候並不妨礙人們在語言上的交流,但是文化認知的差異卻使得這種交流不能深入客觀,漢語推廣中文化傳播的斷裂必須引起重視。而要做好中國文化傳播的工作,必須做好「知己」與「知彼」的工作。那麼外國人找中文家教在哪裡去找呢?
  • 託福也有漢語的?看外國人如何測試中文水平
    漢語水平考試是國家級標準化考試,是對漢語為非母語的考生的標準水平測試,類似美國的託福考試,因此被人們稱為「漢語託福」。當時在海外舉行的漢語水平考試,主要是初等和中等水平考試,報考條件是學習中文400學時以上。考試後獲初等水平證書的考生有資格前往中國理工科大學留學,持中等水平證書者可允許進入文科專業深造。
  • 國人叫外國人「老外」,外國人也會給我們起名字,一般是這樣稱呼
    如今,時代發展變化的非常快,國與國之間的交流日益密切,各國之間都進行著文化和生活習慣上的交流,外國人也非常嚮往中國的生活,想要在中國這個大環境裡好好生活。因為他們了解到中國有幾千年的歷史文化,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這是在那些西方國家都體會不到的,所以他們想要來中國生活,體驗不同的感受。
  • 外國人學中文大型翻車現場
    以報考HSK(漢語水平考試)人數最多的韓國學生為例,在HSK高等口試測試中的平均分不過56分,比全球考生的平均口試分數57分還低。悲催的平均分堪比中國學生的四六級成績[12]。所以,能說流利漢語的外國人絕對不是多數。在B站和YouTube上,就有許多Up主光靠說中文就積累了不少粉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