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事 懷孕3個多月,肚子卻像懷孕6個月大
馬女士是南寧人,今年36歲,最小的小孩今年1歲半。今年5月份,她再度懷孕。懷孕13周時,她肚子像懷孕6個月一樣大,她覺得很奇怪。
8月19日,馬女士肚子疼得厲害,家人趕緊將她送到南寧市婦幼保健院。做了B超檢查,結果讓人大跌眼鏡——患者子宮明顯大於停經月份,血清HCG水平異常升高,伴有腹痛症狀,並出現卵巢黃素化囊腫,可能是罕見的正常妊娠合併完全性葡萄胎。這也是馬女士為什麼懷孕3個多月,肚子卻像懷孕6個月大的原因。
「確診為葡萄胎後,需要馬上清宮,否則孕婦隨時都會有生命危險。」南寧市婦幼保院婦科副主任醫師李寧說,經過手術,患者子宮和卵巢保留住了,今後還能生育。
罕見 原是她肚裡的葡萄胎與胎兒共存
李寧介紹,葡萄胎是指妊娠後胎盤絨毛滋養細胞增生,間質高度水腫,形成大小不一的水泡,水泡間相連成串,形狀就像葡萄一樣。葡萄胎分為完全葡萄胎和部分性葡萄胎。發病率大約為1/1000。換句話說,就是胎兒沒正常發育。這個患者比較特別的地方是,經檢查顯示,她可能同時排出兩個卵細胞,其中一個卵細胞正常受精發育為正常胎兒,另一個卵細胞則失活為空卵,受精後發展為葡萄胎。
為什麼會這樣?李寧介紹,正常的胎兒,是父親的精子與母親的卵子相結合成正常的胚胎,而這個患者,可能同時排出兩個卵子,分別與兩個精子結合。其中,有一個卵子是空卵,沒有染色體,和精子結合後形成不了胚胎,叫完全性葡萄胎;而另一個正常的卵子與精子結合形成了正常的胚胎,這就叫正常妊娠合併完全性葡萄胎。葡萄胎與胎兒共存的病例,是一種十分罕見的疾病,在我國發生率僅佔妊娠總數的0.005%~0.01%。
李寧表示,在了解患者病例史發現,患者曾引產3次,人流2次,最小的孩子1歲多的時,她選擇再度懷孕,風險很大。為此,建議再次懷孕的婦女,生了一胎後,最好隔兩三年再要小孩比較好。
注意 大於40歲或小於20歲的孕婦
懷「葡萄胎」機率高
「葡萄胎一旦確診,應立即手術清除。」李寧說,目前葡萄胎發生的確切原因尚不完全清楚。但飲食中缺乏維生素A、胡蘿蔔素和動物脂肪,是一種高危因素。年齡大於40歲和小於20歲患上葡萄胎機率更高,因為這兩個年齡段容易發生異常受精。此外,有葡萄胎妊娠史的女性在妊娠時葡萄胎的發生率更高。李寧建議孕婦,懷孕時要到正規醫院做孕期檢查,做到疾病早診斷早治療。
名詞解釋
「葡萄胎」 是一種讓許多孕婦聞之色變的疾病,醫學上稱為妊娠滋養細胞疾病,主要是指孕婦在妊娠後,胎盤絨毛滋養細胞增生、間質水腫,形成大小不一的水泡,水泡間借蒂相連成串,看上去形狀如葡萄,因而稱為「葡萄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