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張強
2021年1月6日華盛頓特區,美國國會召開聯席會議,以批准當選總統拜登以306-232的選舉團票數戰勝總統川普。會議進行中時,抗議者聚集在美國國會大廈外。親川普的抗議者在美國首都舉行大規模示威活動後進入美國國會大廈。
過去這幾個小時中,美國首都華盛頓發生的一幕,作為全世界的Breaking News爆炸新聞,現在還未平息。當地時間1月7日凌晨3:41,美國國會正式宣布拜登當選新一屆美國總統,並將於1月20日就職。
當一切塵埃落定,是時候了——讓我們從人轉向神。
如何以精確的政治語言形容眼前的一幕,恐怕即使語言學家也會覺得棘手。
川普的白宮一直是過去幾周旋風的中心,他從推特(已因違規被封)上發出呼召的信息,吸引了數以百萬的支持者從全國各地,像溼重的氣流,帶著怨氣,像風暴和寒流,席捲華盛頓DC。
在「自由」與「秩序」二選中,秩序總是排名第一的美利堅合眾國,國會山的警察、保護政要包括副總統的特勤人員,在湧來的人群面前被媒體稱為不作為。但是的確顯示了今年早些時候比面對有色人種的暴動時更大的忍耐。
1月6日下午參議院,開始要拆開火漆封印的選舉人票信封,開始走過場的唱票……就在這時,一切都打斷了。哄鬧的嘈雜已經破門而入,混亂在這個平時莊嚴的地方突然闖入。
選舉人票的原始文件,都可能會因為人群如同潮水湧入而丟失被毀。伴隨門窗被砸、以及執法人員開槍射擊,一名試圖進入保存有敏感文件的區域的女性應聲倒地(已宣告不治,不幸死去),整個畫面極其混亂。
直播的新聞現在依舊從不同的角度來報導和記錄這個畫面。在特勤人員將副總統彭斯撤走,其他參議員和女士們慌亂中離開參議院;一位川普的支持者,坐上主席的位置,宣告:「川普贏了選舉」。
幾個小時候後,有人嘲笑:「拜登贏了選舉,川普的支持者贏了國會山。」因為坐在主席位置上的人,口中所發出的話不具有權威。
關鍵時刻,副總統彭斯拒絕站隊和響應他的總統,他說自己將向憲法和美國人民效忠。
而當選總統拜登,出現在電視畫面上,政治評論會認為他語言軟弱。他呼籲總統站出來,在公共電視頻道上來證明他的誓言——忠於美國憲法,力勸他平息混亂,使參議院的正常流程能夠繼續進行,回到民主的軌道上。
《Foreign Policy|外交政策》發問——這是政變嗎?(This is a Coup. Why Were Experts So Reluctant to See It Coming?)
《TheAtlantic|大西洋月刊》說是政變了!(This is a Coup)
《WashingtonPost|華盛頓郵報》說川普支持者突襲國會山(Pro-Trump mob storms Capital building)
「美聯社」新聞說川普支持者闖入國會試圖推翻大選(Pro-Trump mob storms US Capital in bid to overturn election)
......
一時間眾說紛紜。新聞語言、政治語言之外,上帝的判斷最終將定準人心。
有人說川普是一個照妖鏡,如果是上帝不喜悅的人,在川普的面前立即原形畢露、無法隱藏。
眼前發生的一切,也是一面鏡子,讓以為上帝站在我們這邊的人們也可以照見自己。
周三上午,川普總統在白宮附近橢圓廣場的集會上召集他的支持者,敦促他們前往國會大廈。幾小時後,在他們與警察發生衝突並攻破大樓後,川普勸他們為和平的緣故回家。
《馬太福音》第10章記載,耶穌對門徒說當他們去傳揚福音時會遭遇逼迫。「你們不要想我來是叫地上太平;我來並不是叫地上太平。乃是叫地上動刀兵。因為我來是叫人與父親生疏,女兒與母親生疏,媳婦與婆婆生疏,人的仇敵就是自己家裡的人。」
這話到底是什麼意思?
一樣的眾說紛紜。
最後,祂伸出那雙曾經平靜風浪、使死人復活的手,放下一切人眼中的大能和榮耀,像羔羊被牽到宰殺之地,走向各各他,完全順服父的旨意,順服至死且死在十字架上。
面對地上的王,祂對彼拉多說:「我的國不屬這世界;我的國若屬這世界,我的臣僕必要爭戰,使我不至於被交給猶太人;只是我的國不屬這世界。」(約18:36-37)
接下來的對話回想至今。那個老謀深算的政客對他說:「這樣,你是王嗎?」
耶穌回答說:「你說我是王。我為此而生,也為此來到世間,特為給真理作見證;凡屬真理的人就聽我的話。」
耶穌是屬真理的,祂本身就是真理。
今天,美國國會發生的一幕終將被載入歷史,也終必成為歷史。但無論最終的結果如何,作為每一個跟隨基督的人,事實上都應當好好反思,重新確認我們的身份和立場。正如為很多基督徒喜愛的裡根總統的那句名言所說:「我們不要輕易斷言上帝站在我們一邊。我認為,真正的問題是:我們是否站在上帝一邊。」
但行真理的必來就光,
要顯明他所行的是靠神而行。
- 約翰福音 3:21 -
- END -
作者簡介:
張強,資深媒體人,DataWeco數據分析創始人。主持撰寫了2017、2018基督徒微信公眾號影響力報告及閱讀研究等。
版權聲明:
感謝著者匯寄,「今日佳音」首發
本文觀點僅代表作者立場,不代表本平臺
版權歸原著者及「今日佳音」微信公眾號所有
轉載須聯繫授權
圖片來源網絡*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