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理來說,小寶寶的日常任務一般就是「吃、拉、睡」。
可有的寶寶就不一樣了,他們仿佛開啟了隱藏支線任務,最近除了「吃、拉、睡」,就是花式打嗝——喝奶打嗝,笑一笑打嗝,啥事沒有也打嗝……
這可愁壞了新手爸媽,莫不是咱家生了個「嗝寶寶」?還是寶寶有什麼其他疾病?
一般情況下,當我們在吞下食物時,如果咽下不少空氣並堆積在胃的頂部,就容易刺激到我們的膈肌,觸發呃逆反射,使我們打嗝。
而寶寶頻繁打嗝的原因則可能是由於膈肌發育尚不完善,因為小嬰兒的膈肌和成人不同,是平坦的,所以當餵養後胃部膨脹就會對膈肌造成刺激,導致膈肌痙攣,繼而產生打嗝。
不過隨著寶寶的成長,膈肌的形狀會慢慢變成雙駝峰狀如我們的一樣,那時打嗝現象就會逐漸消失。
但除了膈肌痙攣外,還有以下原因可能會引起寶寶打嗝:
① 腸脹氣,在肚子脹氣的情況下又餵奶過多,容易出現膈肌痙攣而打嗝;
② 進食過快過急或者哭鬧進食,容易被嗆繼而打嗝;
③ 媽媽餵奶姿勢不對,或使用奶瓶不當也有可能導致打嗝。
不過如果寶寶的打嗝不是很厲害,時間不久,我們也就不用太過擔心,因為這些都是良性問題,不會對寶寶的生長發育或臟器功能造成影響。
但當寶寶不停 「嗝嗝嗝」的時候,我們還是會著急的,那麼此時我們可以給寶寶拍拍嗝,能很好地緩解和預防打嗝。
下面我們就來一起學習下怎麼給寶寶拍嗝吧:
步驟一:
在寶寶吃完奶後,將寶寶豎著抱起後在室內走幾回合,也可以豎抱寶寶後立即拍隔。
步驟二:
拍隔時將寶寶的頭託穩,讓寶寶的下頜部貼在媽媽的左肩部,此時媽媽的身體可微微向後傾。
步驟三:
媽媽可將右手握成空拳,輕拍寶寶背部,每次拍3~5下。
步驟四:
如果做完上面三個步驟後,寶寶不再打嗝則可停止,若寶寶繼續打嗝,可再重複上面三個步驟幾回合。
當然,如果媽媽們學會了上面的拍嗝方法,也可以用在預防寶寶吐奶上,要是寶寶愛吐奶,我們還可以用拍嗝的方法讓寶寶在餵養時和餵養後打嗝,一般可以阻止空氣在寶寶的消化道聚集而引起吐奶。
總的來說,在大多數情況下,寶寶的打嗝是很常見的生理髮育現象,無需太過驚慌。
但如果打嗝時間長,並伴有食慾變差、體重減輕或頻繁嘔吐的情況,我們就要注意了,必要時候應帶寶寶去醫院做詳細檢查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