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巴州二中領導看望慰問援疆教師
9月9日,巴州第二中學領導班子看望慰問了學校的7名援疆教師,並召開巴州第二中學慶祝教師節慰問河北援疆教師座談會,對援疆教師們智力援疆、辛勤工作、無私奉獻的精神給予了充分肯定。座談會上,巴州第二中學黨委副書記、校長馬德忠代表學校向7名辛勤耕耘在教育一線上的援疆教師致以節日的問候和崇高的敬意
-
麗水援疆:國語朗讀增認同、文化潤疆沁人心
專程從浙江趕來的評委,杭州市旅遊職業學校高級教師、浙江省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專家蔣竹芳如是評價。語言是溝通的橋梁,自今年進疆以來,麗水援疆指揮部以「重要窗口」責任擔當,聚力聚焦「三交」工作,聯合新和縣教科局,整合浙江、新疆兩地教育資源,在新和縣教研中心公眾號上推出「我是朗讀高手」專欄,新和縣開始了一場聲勢浩大的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推廣活動。
-
麗水援疆:國語朗讀增認同、文化潤疆沁人心
專程從浙江趕來的評委,杭州市旅遊職業學校高級教師、浙江省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專家蔣竹芳如是評價。語言是溝通的橋梁,自今年進疆以來,麗水援疆指揮部以「重要窗口」責任擔當,聚力聚焦「三交」工作,聯合新和縣教科局,整合浙江、新疆兩地教育資源,在新和縣教研中心公眾號上推出「我是朗讀高手」專欄,新和縣開始了一場聲勢浩大的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推廣活動。
-
東航浙江分公司教師節運送48名寧波教師援疆返崗
庫車開展教育援疆,用心踐行「舍家報國,傾情援疆」,打造寧波教育援疆的新高度。據了解,這是「國家萬人援藏援疆支教計劃」第二批寧波援疆教師團隊,共54人,包含25名中共黨員,是由寧波市教育局按照全連結、組團式教育援疆的「寧波模式」從各縣市區教育單位精心選拔而出的。
-
「我教爸爸媽媽讀課文」掀起新和國語學習熱潮 麗水援疆指揮部在天山腳下種下文化種子
這個暑假,在麗水援疆教師的鼓勵下,新和縣139所中小學、幼兒園54000多名學生當中掀起了一股國語學習的熱潮,孩子們踴躍參與到「我教爸爸媽媽讀課文」親子朗讀活動當中。加強中華文化認同是「文化潤疆」工作的核心,麗水援疆指揮部深刻認識到「語言是文化的重要載體」,不斷創新教育援疆工作中國語教育的方式,結合前期在走訪調研中發現的新和縣群眾國語基礎薄弱問題,在暑期到來前與新和縣教科局共同策劃,在《我是朗讀高手》欄目下開設「我教爸爸媽媽讀課文」親子朗讀專題子活動,讓孩子在暑期帶著國語基礎差的家長進行朗讀,營造老師教學生,學生教家長的國語學習氛圍。
-
昌吉市泉州援疆促進會慰問「最美鄉村教師」
9月9日,昌吉市泉州援疆促進會慰問昌吉市首屆「最美鄉村教師」獲得者、濱湖鎮中心學校教師範晶惠。楊斌 攝中國昌吉網訊(通訊員 楊斌)9月9日上午,昌吉市泉州援疆促進會開展教師節慰問活動,先後赴10個鄉鎮學校親切慰問10位昌吉市首屆「最美鄉村教師
-
...一生牽掛情 ——記優秀援疆支教教師、小越街道中心幼兒園園長...
另一方面,她還掛念著自己曾經的援疆地,要抽空整理小越街道中心幼兒園行之有效的復學防疫舉措,疫情期間「雲上」教師培訓模式,小越街道中心幼兒園頗具特色的剪紙課程相關資料等,分享給新疆阿克蘇地區阿瓦提縣學前教育及各幼兒園學習借鑑。 「一段援疆路,一生牽掛情。援疆,是我最正確的選擇,雖然我已經回來了,但我們之間的情感和聯繫不會斷。」援疆結束已經半年有餘,但援疆生活依然歷歷在目。
-
新和縣開展「情系教師節」慰問活動
9月10日上午,值此第36個教師節到來之際,縣委書記肖林,政府副縣長、教育工委副書記艾海提·米吉提一行開展慰問,向奮戰在一線的優秀教師、退休教師、教育工作者致以誠摯的節日祝福。、指揮長呂曉東、縣委常委、副縣長、麗水市援疆指揮部副指揮長朱劍成,縣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教育工委書記袁剛及組織部、教科局相關領導等一行6人組成慰問組,向27名援疆教師致以節日的問候,送上慰問品,將黨的關懷和溫暖送到他們手中。
-
援疆 | 浙江援疆「鄉村振興、雙十示範」工程巡禮
2018年杭州市援疆指揮部繼續投入援疆資金50萬元作為幼兒園提升優化使用。其中包括幼兒園大門口300平方米遠程錄播培訓基地裝修工程和設施設備採購資金40萬元,戶外遊戲拓展區建設資金10萬元。庫車縣石榴籽幼兒園建設項目總投資550萬元,是寧波市援疆指揮部援建的全額投資「交鑰匙」項目。
-
傾情援疆一年半 舍家報國載譽歸
在完成一年半的援疆工作任務後,1月6日,橫店二中教師董曲成帶著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阿克蘇地區、溫宿縣三級黨委政府授予的榮譽證書、獎章、紀念章,帶著當地學生的深情厚誼,戀戀不捨地回到了東陽。從忐忑到平靜再到不舍,在援疆支教的490多天裡,董曲成用赤忱和熱情書寫了別樣的教師生涯。克服困難奔赴西部80後的董曲成是橫店二中一名優秀的青年語文教師。
-
黃建雄看望慰問退休教師、一線教師代表
9月9日下午,在第36個教師節到來之際,區黨工委書記黃建雄看望慰問了區教育系統退休教師、一線教師代表,並代表黨工委管委會向全區廣大教師、教育工作者和離退休教師致以節日的問候。黃建雄先後赴倉山區金建小區、高新區南嶼初級中學,看望慰問了福州高新區第一中學退休教師許乃嵐、高新區南嶼初級中學援寧教師宋玲,向二位優秀教師送去了鮮花、果籃和慰問金,表達了敬意和問候。
-
上海援疆巴楚分指揮部赴南疆一市三縣開展尋訪援疆足跡活動
9月29日-10月3日,上海援疆巴楚分指揮部在疆全體幹部人才先後赴阿克蘇地區溫宿縣、阿拉爾市、和田地區和田縣、喀什地區葉城縣開展尋訪援疆足跡活動。本次赴一市三縣探尋援疆足跡活動既是巴楚分指向兄弟縣市深入學習借鑑援疆工作經驗成果的積極舉措,更是貫徹落實9月26日閉幕的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及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的親身實踐。不忘初心,方得始終。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既為新時代援疆工作指明了方向,也是對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以來各項工作的肯定與繼承。牢記歷史才能為做好當前各項工作提供更好的服務與保障。
-
河源援疆教師:不忘援疆初心 牢記支教使命
最近,河源市教育局召開援疆支教教師(第二批)座談會。會上,支教教師紛紛暢談了支教期間的感受與體會,介紹了各自的工作情況和取得的工作成績。各支教教師表示,將繼續不忘教育初心,牢記育人使命,全力以赴維護民族團結,堅持創新實幹,紮實做好支教各項工作,為促進受援地教育長遠發展和學生成長成才作出貢獻。
-
泰山區領導看望慰問援疆教師
近日,副區長黃濤來到正在接受治療的泰安迎春學校援疆支教教師迮繼東家中看望慰問,仔細詢問他的病情及治療情況,對他多年來為教育事業付出的心血和汗水表示感謝,叮囑他安心養病,保持樂觀的情緒和積極向上的心態,積極配合醫生治療,爭取早日重返教育教學崗位。
-
「我在浙江,為你朗讀」:天山腳下,麗水援疆教師架起一座「浙疆」文化交流橋
……2020年6月到7月,浙江各地的近20位朗讀高手參與到麗水教育援疆活動中,為新疆的師生亮出了金嗓子。2020年6月中旬,麗水援疆教師團隊與新和縣教研中心團隊一起在新疆新和縣的教研中心公眾號上共同推出了《我是朗讀高手》專欄,每天推出學生的朗讀視頻作品,旨在提高學生學習國語的能力和興趣,進一步激發孩子們的愛國熱情。
-
【文旅援疆】台州援疆指揮部全力助推第一師阿拉爾市打造全域旅遊...
據了解,該項目共投入援疆資金3000萬元,包含昆崗文化園主體建設和博物館一層的文化布展及提升改造。 建設文化園是台州近年提升師市旅遊整體形象,推動旅遊產業高質量發展的一個縮影。今年,台州援疆指揮部圍繞「推動一產上水平、堅持二產抓重點、促進三產大發展」的工作要求,全年共安排援疆資金4422萬元助力師市全域旅遊建設,以旅遊興疆為抓手全面推進「富民興疆」。
-
助受援地中考高考雙豐收 浙江「組團式」教育援疆持續發力
省援疆指揮部第十批人才管理與開發組組長藍鄧駿告訴記者。根據省援疆指揮部「12346」總體思路,今年,浙江省選派580名援疆教師,覆蓋了從幼兒園到大學、從普通教育到特殊教育的全鏈式「大組團」。3月2日牽頭協調阿克蘇職業技術學院黨政正職和12位援疆教師,圍繞「雙高」計劃建設、「組團式」教育援疆試點等,通過視頻會議展開「頭腦風暴」。6月中旬聯合相關市援疆指揮部赴各試點學校開展推磨式巡迴調研。繼續試行烏什·衢州實驗中學「託管式」管理模式,學校黨委書記與校長全部由省援疆指揮部選派,實現教學與管理先進理念的雙重輸出。
-
援疆歸來!通城這名教師圓滿完成援疆支教任務
8月30日,通城縣教育局召開援疆教師座談會,歡迎縣城關中學教師車雄兵圓滿完成援疆支教任務勝利歸來。教學上,他以自己30年教學積累的經驗,針對當地孩子特點,為他們量身定做設計教學課堂,同時對身邊的年輕教師傾囊相授,帶領和幫助當地年輕教師成長。2019年中考該校取得可喜成績。生活中,車雄兵三年結對幫扶18名民族學生,深入走訪每一個學生家庭,為他們購買學習資料,食堂宿舍都是他為學生輔導的場所。
-
尊師重教丨帶著女兒去援疆——記懷化首批援疆教師楊秀春
正是這份執念,2018年8月,她帶著10歲的女兒跋山涉水遠赴3000餘公裡外的新疆吐魯番,在新疆吐魯番實驗中學開啟了為期兩年的援疆工作。2018年,支援新疆的消息一傳開,作為黨員的楊秀春心裡起了漣漪,義無反顧去援疆,可身體年邁剛動了手術的公公以及年幼的孩子誰來照顧?經過一番思想鬥爭,最終她選擇了援疆,瞞著家人報了名。
-
6名臺山教師踏上援疆支教徵程
李振均 (臺山市培正中學教導主任)江門日報訊 (記者/李嘉敏 通訊員/臺教宣) 為增進援疆教師之間的交流,確保新一批援疆教師支教工作的順利開展,4月3日,臺山市教育局召開援疆教師座談會。6名前往新疆喀什疏附縣支教的教師參加會議,他們將開啟為期一年半的支教工作和生活。會上,臺山市教育局對6名援疆教師提出三點囑託。一是講政治顧大局,把愛國情、強國志、報國行落實到支教工作的各領域、各方面、各環節,為當地培養愛黨愛國的社會主義事業合格建設者和接班人。二是講方法求實效,發揮好「傳幫帶」作用,提高當地教育教學質量,為當地打造一支帶不走的高素質教師隊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