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在央企建築行業做財務工作已有3年,前幾天有網友給我留言,說想知道建築行業的財務核算流程,在此,我就將自己關於建築行業方面的財務核算方面的工作經驗和流程進行一個梳理,也是對自己工作的一個總結,如有不正之處,敬請諒解,感謝批評指正。(以下分錄及邏輯,均按照一般計稅項目為例)
首先,作為一名財務,不管做哪一行的財務,你應該首先了解這一行業的基本工藝流程和對應的科目體系,這是你做帳核算的一個基礎。知道了工藝流程,你才能清楚成本費用的詳細構成,你才能準確的歸集和分攤(這是企業的成本來源的環節,也是成本控制的重要環節),能準確的掌握工藝的核心部分(也就是真正能給企業帶來利潤的環節)。
對於建築行業來講,其實科目體系很簡單,整個工藝流程和體系也很清晰。從整個工程項目投標到工程竣工驗收,要經歷幾個環節,我依次將各個環節拆解開來,由於我所在單位是總包單位,涉及的環節多是跟甲方的應收往來和分包到債務往來以及分包、供應商材料成本的歸集,如果你是分包單位,基本流程差異不大,自行轉換視角即可。
1、工程項目招投標環節。這個環節即是甲方開始公開招標的時候,涉及到的前期招標的相關費用歸集(包括標書費、招標代理服務費、綜合服務費、差旅費、諮詢服務費、圖紙列印費等等),所涉及的費用我們因涉及到市場經營部門,費用均是計入銷售費用下的明細科目,月末再結轉損益至本年利潤科目。這裡的費用歸集要根據自己的公司核算要求和實際情況來確定,也有的計入管理費用。
在投標環節還涉及到投標保證金,甲方要求在項目開標前打入對方指定帳戶,作為投標保障,該保證金則計入其他應收帳款-投標保證金科目,待項目中標後根據甲方的合同要求而定,大部分會要求將投標保證金轉為項目的履約保證金,此時,再將其他應收款-投標保證金轉入其他應收款-履約保證金科目。中標後甲方要求開具銀行保函的情況,此時涉及到保函手續費的核算歸集,計入財務費用科目,月末隨損益科目一同結轉至本年利潤
2、工程項目中標籤訂工程合同後,第一件事,到公司所在地的稅務所去申報繳納經濟合同印花稅(萬分之三);第二件事,在網上電子稅務局申報該項目的外出經營活動證明(外經證),現在叫做跨區域涉稅事項報告,到項目所在地所屬的稅務所報導,現在都是在網上電子稅務局申報後就可以視作報導了,這個東西是以後你收工程款預繳增值稅的一個工具,需要你登陸電子稅務局網站綁定該項目的跨區域涉稅事項報告,就可以進行納稅申報了。(以上內容將涉及到的分錄即:印花稅的繳納和計提,增值稅及附加的繳納和增值稅附加的計提
(1)印花稅、增值稅及附加繳納:
借:應交稅費-印花稅
應交稅費-增值稅-已交稅金(一般計稅項目現在是按照工程服務9%的增值稅稅率計算的增值稅2%部分在項目所在地進行預繳增值稅,簡易計稅項目是按照3%計稅)
應交稅費-城市建設附加稅(市區7%,區縣5%)
應交稅費-教育附加稅
應交稅費-地方教育附加稅
貸:銀行存款科目等
(2)印花稅、增值稅附加的計提
借:稅金附加-印花稅
稅金附加-城市建設附加稅
稅金附加-教育附加稅
稅金附加-地方教育附加稅
貸:應交稅費-印花稅
應交稅費-城市建設附加稅
月末再將稅金附加科目結轉即可。
2、工程項目過程計量(甲方)。當項目完成了一部分工作的時候,你需要跟甲方去結算過程的工程量(也就是你得去找甲方要錢了),項目的預算員跟甲方的工程報量核對完畢後,按照工程合同的支付比例開具發票給甲方(此處的預繳稅核算處理見上1步驟分錄),從甲方拿回來的工程甲方籤證工程量表(我們簡稱之為「甲籤量」)應作為入帳的憑據,計入應收帳款,同時應該按照9%的稅率刨除稅金計入待轉銷項稅,剩餘部分計入工程結算科目,即:
借:應收帳款
貸:工程結算
應交稅費-待轉銷項稅
收到工程款後就衝銷應收帳款,計入貸方科目即可。一般來說,甲籤量都是100%的計量,開票都是按照工程付款比例開票,假如本期工程計量1000萬,支付比例80%,實際開票為800萬,應收帳款計量按照1000萬計算入帳。
3、工程項目過程計量(分包、材料、機械租賃)。工程施工過程涉及到的流程,從前期到土石方挖填工程,到旋挖樁地基工程分包,再到主體勞務分包,外牆保溫,內牆膩子,水電安裝,防水分包等等,其中涉及到的大型材料,鋼筋混凝土,砂石水泥,磚,涉及到塔吊設備租賃等等。
(1)分包成本計量。每一期分包工程計量參照甲方的工程計量即可,按照不同類型的分包計入應付帳款-工程款/勞務款,並計入工程分包成本,收到的增值稅專用發票計入待認證進項稅,即:
借:合同履約成本-合同成本-分包成本
專項儲備(安全文明措施費等)
應交稅費-待認證進項稅
貸:應付帳款-工程款/勞務款(收付款管理:對外結算)
應付帳款-工程款/勞務款(收付款管 :稅金)
其中:待認證進項稅月末經認證後,金額轉入結轉待認證進項稅科目; 應付帳款-工程款/勞務款(收付款管 :稅金)該科目的設置,可以按照分包方客商核算,能夠清晰的知道每個分包單位累計的開票稅額,用稅率倒計即可計算累計開票金額,很實用,而且,此時的應付帳款(對外結算)是不含稅金額,等到分包發票全額開足後,分包結算審核辦理完畢後,即可將應付帳款(稅金)轉入應付帳款(對外結算)也能夠方便核對分包發票是否足額開具,應付帳款餘額就是尚未支付的分包工程款。
(2)材料成本計量。按照不同客商計入應付帳款,到的增值稅專用發票計入待認證進項稅,即:
借:合同履約成本-合同成本-直接材料(可根據成本分析的需要細分為主要材料和輔助材料)
貸:應付帳款-材料款
(3)機械租賃成本計量。按照不同客商計入應付帳款,到的增值稅專用發票計入待認證進項稅,即:
借:合同履約成本-合同成本-機械使用費
貸:應付帳款-租賃款
4、工程施工水電費、保險費等費用計量。水電費、保險費等一般是以繳費通知單做預付款,待對方發票開具後,再衝銷預付款項並計入成本科目,同時計入待認證進項稅。
支付款項時:
借:預付帳款-購貨款/工程款/勞務款/其他
貸:銀行存款等科目
收到發票後:
借:合同履約成本-合同成本-其他直接費
專項儲備
貸:預防款項科目
5、項目日常開支報銷及職工工資和福利費等計量。通常日常開支報銷等費用,直接計入合同履約成本-合同成本-間接費下面的明細科目,工資福利費等通過應付職工薪酬科目過渡,計提工資、社保、職工教育經費和工會經費等,轉入同履約成本-合同成本-間接費下面對應的明細科目。
6、月末工程項目等收入成本計量核算。將合同履約成本下的合同成本匯總金額作為當月的主營業務成本,按照建造合同完工百分比確認收入的方法進行計算當月的主營業務收入,差額計入合同毛利,再將損益結轉至本年利潤即可。
借:主營業務成本
合同毛利
貸:主營業務收入
7、年末按照會計準則裡的穩健原則,不高估資產,不低估負債。應對應收帳款及工程存貨科目進行測算,計提減值準備。工程存貨這裡是指,合同履約成本大於工程結算的差額部分是工程存貨。預收帳款,是指合同履約成本小於工程結算的部分。應收帳款計提減值準備時,應該抵消預收帳款之後的淨額作為計提基數。
以上就是幾個重要的環節涉及到的相關財務核算,之後會對相應環節的一些工作經驗進行經一步的探討。希望各位建築行業的財務同仁們喜歡,能有所幫助,能力一般水平有限,發揮餘熱,還請多多鼓勵,點讚關注轉發是我最大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