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活在世上,無非想要明白些道理,遇見些有趣的事,倘能如我願,我的一生就算成功。——王小波
2016年,美國大選之年,最終民主黨與共和黨的希拉蕊與川普展開最後的角逐。這場大選與往年不同,希拉蕊作為一位女性競選者,一旦贏了大選,那麼美國就將迎來他們建國歷史上第一位女性總統,然而最終投票結果顯示,川普以多數票贏得了大選,這個世界上最強調民主、平等的國家時至今日還未迎來他們的第一位女性總統。
然而,讓我們把目光移向亞洲,早在1986年,菲律賓就已經有女性擔任國家總統,成為亞洲第一位女性總統。在當今世界,很多人都覺得亞洲是世界上相對傳統、保守的地方,為何早在上個世紀就有女性總統出現在菲律賓呢?這位總統究竟有何種能力與魅力?
這位總統名叫科拉松·阿基諾,出生於1933年,科拉松有8個兄弟姐妹,而她在家排行老六。科拉松家族因為早年經商成功,後來成為了菲律賓的名門望族,在這種良好環境中長大的科拉松卻沒有公主架子,她的性格溫順,言談舉止中無不透露著大家閨秀之氣。在科拉松小的時候,家裡就很注重對於科拉松的培養,很早就開始讓她接受修道院式的教育,等到科拉松13歲的時候,父母就把科拉松送到了美國學習,讓她進一步更好的學習知識。
因為有家庭的良好氛圍與父母盡心的培養,科拉松成為了一個知性、善良且努力的女孩。經過在美國的學習,科拉松最終拿到了學士學位。
值得一提的是,在科拉松的家族裡,她的祖父、父親、兄長還有叔叔、堂兄都曾有過參政的經歷,自出生以來,科拉松仿佛就與政治結下了不解之緣。
科拉松從美國學成歸國後便與年輕的政治家貝尼格諾·阿基諾組成了家庭。貝尼格諾是一位勇敢、有想法的政治家,當時在任的總統馬科斯不僅政治上獨裁,還是個十足的腐敗分子,一個國家如果連總統都腐敗的話,民眾何來公平之說,這讓貝尼格諾十分不滿,他開始反抗馬科斯的獨裁統治,希望為人民爭取回屬於他們的東西。
然而,馬科斯也將貝尼格諾視為眼中釘,對他進行了多次的報復、打擊,然而貝尼格諾卻不準備放棄,直到1983年的8月21日,貝尼格諾在機場遭到暗殺,頭部被槍擊而死。
丈夫的死亡給科拉松帶來了巨大的傷痛,原本無心參政的科拉松開始參加政治活動。和丈夫一樣,她開始了反對馬科斯的獨裁活動,並且在不久之後成為了反對馬科斯政權的中堅力量,在馬科斯的統治下,國家仿佛置身於水火間,民眾早就苦不堪言,一時間,支持科拉松的人越來越多。
皇天不負有心人,科拉松的努力終於讓越來越多的人看見,1985年,真正讓事情出現轉機的情況發生了,她得到了天主教主教與反對派的支持與推薦,最終作為反對黨的參選人與馬科斯共同參與總統的競爭,最終經過一系列的活動,科拉松贏得了菲律賓的總統選舉。在1986年2月25日,科拉松宣布正式接管國家權力,就這樣,全菲律賓、乃至全亞洲的第一位女性總統終於正式登場了。
科拉松執政後,開始對國家進行許多政治上的改革,其實主要都是對上一任總統馬科斯的不正當的改革做出修正,她不僅為國家制定了新的憲法,還恢復了公民的言論自由、鼓勵私人企業,在歷經了馬科斯這個魔鬼後,菲律賓終於獲得了新生。
然而,很多人都不知道的是,這位亞洲第一位女總統,事實上是一位中國後裔,她的曾祖父許尚志是一位從中國福建移民到菲律賓的商人,雖然對於科拉松來說,中國已經是一個遙遠的地方、一個記憶裡的名詞,可是科拉松對於中國卻一直有著特殊的情感。在科拉松心裡,有著中國人自古以來就深深刻在骨子裡的思鄉之情,儘管跨越了幾代,可這份情感在科拉松心裡依舊存在。
科拉松曾經多次委派身邊的親朋好友到中國尋根,雖然自己從未在中國生活過,可她對於遠在中國的那片故土一直從未忘記。終於,在1988年,科拉松來到了中國進行軍事訪問,她還帶著自己的兩個女兒以及菲律賓的政府官員來到了曾祖父曾經生活過的地方——鴻漸村。她完全沒有總統的架子,面對村民,她表現得就像一個尋常人家的女兒回到故鄉一樣。
要成為一個國家總統很難,作為一位女性,成為一位國家總統更難,可是科拉松卻做到了,這是智慧的科拉松;而在菲律賓其實有著許多的中國的後裔,可是科拉松作為中國人的後代,不僅不掩飾自己內心對中國的懷念與熱愛,還數次到中國尋根,這是思鄉的科拉松。在科拉松的影響下,菲律賓與中國的關係也更加友好,也讓更多生活在世界各地的華裔華僑們更加緊密地聯繫在了一起,
參考資料:《許氏家族網》《生活文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