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大家好,我是Mair呀~
這裡是禮儀閣,閣主的初衷是:
堅持學習,保持輸入和輸出的同步進行!
(先立一個flag在此,請多指教哈哈哈)
堅持來逛閣,時間會見證我們的進步,fighting!
言歸正傳,今天想分享關於「打招呼」這件事的學問。當然,Mair是先學習再分享,一起進步吧!
大家都有過這樣的經歷吧:
在路上走著,迎面走來認識的朋友(不太熟悉,或是新認識不久),開始糾結要不要主動打招呼,
思想在糾結,身體卻遲鈍地走過了(錯過)
你們互相盯著對方的臉,希望捕捉一絲對方主動示好的神態,倆人同步面無表情地走過了;
還有,遇見舊交 ,你親切甚至熱情地招手,對方卻假裝沒看見你,在躲閃;
(double kill有點子尷尬, 我惹到他們了?我認錯人啦?出門不戴眼鏡的我眼淚掉下來)
走路在神遊,回過神來時發現,剛剛擦肩而過一個尊敬的(威嚴的)長輩(比如說,你班主任,你領導,你催婚催生的七大姑八大姨...)
害,憨憨出門(關鍵抬眼那一刻還對視上了)
實不相瞞,這些Mair都經歷過,有時尷尬,有時不知所措,有時甚至覺得好笑。
如果你是明顯的被動型交往人格,這種感慨也許更突出,甚至會有主動打招呼不知道說什麼的心理。
我們可以站在對方的角度來分析一下,對「我們」的印象:
第一種,面無表情路過,給人傲慢的感覺;第二種,也許對方出於什麼原因不方便和你寒暄,稍覺冒犯;第三種,不用說,明明認識卻沒有問候,自己遇見類似的情況,也會稍微感到不滿吧。
老一輩的人都說「在家靠父母,出門靠朋友」,確實,人生就是這麼奇妙,結交101個朋友,就會帶來101種認識和眼界。
而在這之中總有一些,我們稱之為「貴人」的夥伴,會在日後的某個艱難時期,助你「渡劫」!
懂得如何得體地打招呼,不僅能提升你的個人形象,更是幫助你積攢人脈,結識益友的利器!
但是面對不同的社會角色,在不同的場合,不同的時間點,寒暄都是不一樣「寒法」。下面這幾個原則,幫助你避免尷尬,自然得體。
列一個大綱:
寒暄的話題有哪些?
寒暄時不應該怎麼樣?
什麼時候主動和被動打招呼?
怎樣得體地向別人介紹自己的同伴?
一、寒暄的話題有哪些?
a.(時間)有時我們只是打個照面,不需要繼續什麼話題,這時,簡單的「早上好」「晚上好」就可
b.(場合)不同環境下打招呼,參加婚禮對新人說「新婚快樂!」;看望病人對患者說「感覺好點嗎?」;遇見出席會議的,說「準備發言嗎?」「會議什麼主題?」
原則是,儘量符合所在環境場合的語言狀態,搞清楚招呼對象,不要破壞了該有的氛圍等
c.寒暄的內容,可以是最近看過的電影,熱點新聞,公眾人物,黃金話題是「天氣」
二、寒暄時不應該怎麼樣?
a.不該問:
「吃了沒?」,人家萬一沒吃怎麼辦,人家萬一剛從廁所出來呢;
「上哪去?」,也許不願意透露準備去哪,被提問者會感覺被冒犯到,不僅不願意回答你,甚至會覺得觸犯了她的隱私,覺得你「多嘴」;
涉及對方隱私的,對方不方便回答的,不問不八卦是你的教養哦!
b.表情不要太嚴肅,隨和自然就好,因為打招呼即問好,問好就該好好問
c.不要以敷衍的態度回應別人的問好
換位思考,誰都不樂意「熱臉貼到冷屁股」,當你真誠地與對方打招呼,對方不耐煩,不理會,那麼你只會覺得對方不可敬,不可交
除非對方沒有禮貌,沒有分寸;除非自身有難言之隱,或者打招呼會使雙方陷入窘境,否則不要躲避別人的問好,不要居高臨下地「擺譜」。
d.不要用接觸他人身體的方式打招呼
這個我個人深有體會,上初中時,習慣見到熟悉的人就用力的拍他的肩膀,以為出場是個「傳奇」,但是用力過度的痛和突如其來的驚嚇,只有被我打過招呼的人才知道吧
如果忽然輕拍肩膀,其實對方也可能會被嚇到,因為始料未及,這種體驗無疑是差勁的(因為...我被嚇過啊啊啊啊)
還有,你滿頭大汗跑來撲對方身上,扒在對方肩膀上,大概率不是一個令人心情愉悅的招呼哦(熟人也許也會不喜歡,更別提潔癖症大戶了,慎重啊...)
見到異性朋友,無論是初識還是交情不淺,不要貿然握手,拱胳膊,輕則拉拉扯扯惹人不滿,重則曖昧不清惹人尷尬
e.不要把手插在口袋裡和人打招呼
想像一下魔童哪吒,就知道這樣打招呼有多皮了;如果手插口袋,你只能動用面部表情和點頭示好(有沒有一種領導即視感)招呼對方;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稍顯傲慢,尤其在對方是平級或長輩,上級的時候;
所以,把手手拿出來,舉起來,掌心向外,左右晃一晃,甚至,小幅度,有規律地,上下屈伸手指
這是對平常朋友的交往禮儀,對死黨,閨中密友,青梅竹馬的話,各位隨意(我不發言),雙方都舒服就好啦
還有很重要的一條,如果你正在吸菸,喝水,或吃東西,一定要把煙放下,把水把食物吞咽乾淨,再打招呼
否則,一來容易含糊不清,二來顯得漫不經心,和敷衍一樣的道理(學到了學到了,細節決定一個人的高度啊)
f.寒暄時間不要過長,適可而止
寒暄是為了問候示好,簡潔明了「我看到你了,今天很精神(帥/美)」
如果把簡單的招呼變成了一段「廢話聯播」,你的禮貌也許會成為別人的負擔(不要踩雷不要踩雷不要踩雷),這就是把握交往的尺度問題了(對內向型交往者這句話自動跳過哈哈哈)
注意來啦!
如果你們打算以寒暄為切入點,準備開始一段正式的溝通,那麼趕快換個地方,一來顯得正式尊重對方,二來也防止你們的隱私洩露;
對許久不見的人可以多說兩句,但最好不要超過三分鐘,是的,三分鐘,一分鐘說150個字,三分鐘足夠把你想要說的話說完啦
如果你和對方關係一般,不要詢問對方實質性的問題,比如「最近身體怎麼樣?」「最近家裡人還好嗎?」等
如果明顯看到對方是匆忙的狀態,不要刻意寒暄,招招手點點頭就好
三、什麼時候主動和被動打招呼?
應該不是只有我一個人經歷過認錯人的尷尬和苦惱吧,還有一次和一個只有一面之緣的髮型師打招呼,對方表示很懵,自那以後我學會了「看臉色」打招呼:
覺得眼神先觀察對方,對方表情變化判斷我是不是真的認識他,其實就是在看他認不認識我
然後,我就經常發生文章開頭的第一個場景
是的,這樣的做法是不對的,如果對方是你的新朋友,你沉默的走過,對方會誤解你存心不願與之交往
該怎麼辦呢?
在電梯裡(狹小的空間)遇到自己認識的人,無論對方是否認識你,都應該禮貌地先打個招呼
如果是在大街上,肅靜的公共場合遇到自己認識的人,可以不打招呼,只用目光跟對方對視即可
在跟自己認識但不熟悉的人打招呼,寒暄時,可以先做個簡單的自我介紹,以使對方加深印象
記住!任何情況下不要等對方來主動跟打招呼!尤其對長輩,前輩,上級等;
否則你知道後果的吧?
除非在澡堂,廁所等地,對長輩主動問候是基本素養哦
當你偶遇長輩卻沒有注意到長輩時,一定要在發覺後的第一時間,主動而禮貌地問候
當你著急趕路或有事在身,也不要忘了跟長輩熱情地招手致意哦
四、怎樣得體地向對方介紹自己的同伴?
向別人介紹夥伴是坦誠和禮貌的表現,但是事無巨細的長篇介紹就不太對勁了
a.如果同伴和別人之間彼此沒有認識的必要,只簡單介紹自己與同伴的關係即可
b.如果在正式場合,簡單向對方介紹同伴的姓名,單位,職務即可
c.如果在社交場合,只介紹同伴的姓名或姓即可
d.如果是偶遇,距離比較遠,不必介紹自己的同伴給對方
(離你近的就可以開口介紹,介紹的詳細程度看傾聽的一方是否感興趣)
最後一點,敲黑板,很重要,是我們常常會碰見,但又很難處理好的情況:
當我們碰見別人躲避你,拒絕跟你打招呼時,你應該自然而然得假裝沒看到對方,
同時當對方曾經在某一時間某一地點躲避你,下次見面不要提及此事
對方總有自己的原因,我們要做的就是不要使別人尷尬,這就是你的禮貌和素養
寫到這裡終於完成第一次的輸出啦,再接再厲,共同進步!
進步都是點滴的,堅持卻是長久的
沒有特別幸運,所以請先特別努力,千萬別因為自己的懶惰而失敗,最後還歸咎於自己倒黴!
禮儀閣,喜歡就關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