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中西醫結合大學)
一、全國建校較早、規模較大的私立醫科大學
山東力明科技職業學院原山東中西醫結合大學創建於1985年, 是由我國第一代從事中西醫結合研究和臨床實踐的王顯明教授於我國改革開放後創辦的建校較早、唯一以傳統醫學中醫、中藥和中西醫結合教育為辦學特色、在海內外較有知名度的私立醫科大學。
建校32年來,學院已培養畢業生18餘萬人,遍及海內外,以其既會中醫又會西醫和中西醫結合之優勢打造高就業率,深受家長及用人單位歡迎。學院現有全日制在校學生2萬餘人,專兼職教師一千餘名。學院擁有濟南市市中區、槐蔭區和泰安三大校區,總規劃面積為3800餘畝,現佔地面積近2000畝,建築面積已達60萬平方米。
學院下設中醫學院(中西醫結合方向)、中藥學院、老年醫護與管理學院、針推康復學院、高等護理學院、臨床醫學院、口腔醫學院、藥學院、理工學院、經管學院等14個二級學院,開設41個國家計劃內統招專業。
學院獲省級教學成果、省級精品課程、特色專業、教學團隊、科研立項等多項榮譽;學院擁有國家級華夏匾額博物館和省級人體奧妙博物館、中醫藥博物館。
學院先後被評為「全國民辦高等學校先進單位」、「全國優秀民辦高校」、「中國最具影響力民辦高校」、「全國衛生產業先進單位」、「全國進城務工青年技能培訓先進單位」、「全國誠信示範院校」等稱號。
二、三代人傳承辦學
1、學院創始人王顯明教授:
是我國較早一代中西醫結合「泰鬥」級人物。1945年畢業於哈爾濱醫科大學,1956年-1959年期間,其響應毛主席和周總理號召,參加在上海舉辦的全國首屆西醫離職學習中醫研究班。他在上個世紀80年代初,編著出版了近100萬字的《中醫內科辨證學》,集中了從《黃帝內經》到《本草綱目》歷代中醫藥經典著作的精華,成為中、西醫師的工具書。建校後又主編了30餘部7000餘萬字的《高等院校中西醫結合系列教材》。他把自己一生的全部心血都獻給了祖國的中西醫結合事業,為我國中西醫結合醫療和中西醫結合教育事業的發展,做出了開拓性、創新性的卓越貢獻。
2、學院現任董事長王力一先生:
是王顯明教授的兒子。1970年入伍,曾於1979年、1985年二次赴越參戰,火線入黨,立功受獎。他先後任濟南市第十三屆人大代表,濟南市第十二、十三屆政協委員,山東省工商聯執委,山東省民營企業家協會副會長、山東省和濟南市紅十字會常務理事等職。1995年接任院長後以開拓進取、銳意創新的精神,使學院得到了長足發展和快速進步。
3、學院副院長王乙凡:
是王力一董事長的兒子,現年33歲。高中畢業後到英國讀書,最終畢業於世界名牌學府—牛津大學教育管理學專業,現任學院副院長。
三、辦學三十餘年,凝練十大顯著特色
1、是中國改革開放後建校較早、發展較快、規模較大、畢業生和在校生較多的私立醫科大學;
2、是全國唯一以中醫藥和中西醫結合為辦學特色的私立醫科大學;
3、全國知名的中西醫結合專家王顯明教授是學校創始人,祖孫三代人學術型和管理型相結合,兢兢業業,傳承發展,奉獻民辦教育事業;
4、全國創新舉辦「國醫傳承班」
為繼承發展祖國傳統中醫事業,集學院多年中醫及中西醫結合辦學特色積累的深厚底蘊和豐富辦學經驗,由全國政協常委、山東省政協副主席、山東中醫藥大學原校長王新陸先生親自發起,王顯明教授為總顧問,全國一大批中醫學術權威任教的「國醫傳承班」已在學院舉辦四期,培養了一批優秀的國醫工作者,贏得良好的社會聲譽。
5、獲得雙專業教育資格
經教育主管部門批准,學院獲得中醫學與臨床醫學雙專業教育資格,為學院實施(基層)全科醫生培養模式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6、較早編輯出版全國第一套高等院校中西醫結合教材
王顯明教授在建校初期,組織全國眾多專家,編輯出版了全國第一套《高等院校中西醫教材》,全書共30餘部,7000餘萬字,面向全國發行,填補國內高等醫學院校教材一項空白。
7、學院擁有三大博物館
學院尤為自豪的是擁有海內外獨一無二的國家級華夏匾額博物館,館藏3200餘塊具有深厚歷史文化價值和挖掘研究價值的古代匾額,令人無比震撼!
同時,還擁有中醫藥博物館和人體奧妙博物館兩個省民政廳批准的博物館。三大標誌性博物館集於一處,堪稱全國高校之最,更是新時期大學校園文化之典範。
8、依託私立醫科大學成立人才培訓與外派機構
為更好的服務於學生實習與就業,學院率先成立養老醫護人員培訓與外派機構——山東南丁格爾護理服務有限公司。成立十餘年來,已為十幾萬名學生解決實習與就業問題,在海內外同行業中已有較大影響。
9、擁有附屬醫院的民辦高校
學院投資2億元人民幣,整體兼併原解放軍第106醫院,並搬遷至學院槐蔭校區。在此基礎上,學院現已建設民營三級附屬醫院(省衛生廳和濟南市衛生局均已批准)。引進全國著名心血管專家萬峰教授成立山東萬豐心血管醫院;與省立醫院泌尿微創中心主任、博士生導師金訊波教授合作,成立泌尿微創大專科等。
10、十餘年從事養老事業,業績突出:
(1)2005年,率先成立「老年醫護與管理學院」;
(2)2006年,成立新型養老機構—濟南幸福公社養老院;
(3)2007年,成立醫護人員培訓與外派機構—山東南丁格爾護理服務有限公司;
(4)2009年,編輯出版中西醫結合養老教材一套,共13冊;
(5)2011年,成功購進國內高校首具高級智能模擬人和14套養老培訓教材;
(6)2013年,獲批我省首批高級養老機構高層管理人員和高級養老護理人員培訓基地;
(7)2014年,成為國家民政部直屬「中民養老規劃院」創始理事單位;
(8)2015年,成為中國社會福利協會副會長推薦單位;
(9)2015年,成為國家養老服務業十三五規劃小組成員之一;
(10)2015年,成為山東省教育廳、民政廳、衛計委上報國家養老專業示範點的推薦單位。
四、泰安新校區
為培養更多更高層次的中醫、中藥及中西醫結合人才,儘快提升辦學層次,學院於2014年在世界文化歷史名城泰安建設新校區。
泰安新校區位於孔子故鄉、風景秀麗的泰山腳下,與泰山醫學院、泰山學院、山東財經大學東方學院等高校相鄰,毗鄰京滬高鐵和京臺高速,歷史文化氛圍濃厚,地理位置優越。
新校區規劃佔地3000畝,建築面積135萬平方米,被批准為山東省人民政府和泰安市人民政府重點建設項目。歷時僅一年時間,現已獲得土地1267畝、建設了58棟大樓、42萬平方米的建築,首批學生入住,現投資已超10億元。全國規模較大、環境最美的民辦大學雛形已經顯現。國家民政部中民養老規劃院在2015年,將此校區在全國範圍內授予「泰山醫養教產國際養老孵化示範園區」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