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3日下午,由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家財網與啟利網聯合主辦的「網際網路金融創新與產業融合」論壇在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多功能廳舉辦。原中國人民銀行科技支付司司長陳靜、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綜合研究室主任陳道富、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宏觀經濟研究所所長左傳長、家財網CEO何劍波、啟利網COO吳燁、風控中心總監程偉、清控三聯創投總經理周新旺、長石資本合伙人何華峰等來自產學研各界嘉賓,對產業融合及網際網路金融的創新與發展進行了深入探討,為行業健康發展獻策建言。
原中國人民銀行科技支付司司長陳靜發表演講
國家信息化專家諮詢委員會委員、原中國人民銀行科技支付司司長陳靜首先從大數據入手,探討了大數據在金融行業的應用的創新意義,他認為:大數據在金融行業的應用始終在探索之中,有待發掘,不能急功近利,要結合中國的國情,在大膽創新的同時要務實地、嚴謹地創新,真正使我們國家大數據對各行各業的業務真正做貢獻。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綜合研究室主任陳道富著重論述了網際網路金融的創新、風險與監管。他認為,在金融轉型、經濟轉型過程中,中國的監管沒有很好地轉型,中國的金融企業沒有完成轉型,給網際網路金融提供了一個機會,而這個機會是歷史性的。中國原有的金融監管是以機構、以人為主的一種監管模式,網際網路其實對原有的監管模式造成了相當程度的衝擊,有相當一部分東西是在監管套利,但是從長期來看網際網路金融仍然有助於系統的改進,有助於改進金融的風險管理,有助於改進監管。
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宏觀經濟研究所所長、清華大學科研院副院長左傳長指出,網際網路金融監管要注意網際網路本身有兩個特性:第一,網際網路本身基於能源系統的,巨災風險可能引發系統性風險。第二,網際網路金融按照現在的邏輯模式,信用不是基於過往的信用。
啟利網COO吳燁女士發言
啟利網COO吳燁女士發言認為,網際網路金融行業目前尚處在一個初級發展階段,需要更多的參與者、需要更多的健康發展模式。「在這個階段,我們更加需要的是看得見的手(一些嚴厲的監管措施、政府的監管手段)來淨化整個行業環境,同時我們也更相信看不見的手(也就是我們的市場),因為市場永遠是智慧的,它會讓一些資源合理地匹配到個體。」
「總體來說,網際網路金融業正在從以往的資金為王,向目前的資產為王過渡。另外,平臺的技術、管理與風控能力也很重要。那些能做大做強的平臺,未來肯定是在資金、資產與管理上綜合實力較強的平臺中產生。」吳燁說道,並對當前網際網路金融現狀進行了解讀,她表示,短期來看,問題平臺的高發對P2P是一大利空,但相對來說她個人卻認為,這是一個重大利好,「網際網路金融的優勝劣汰是一個動態過程,劣質平臺不斷消亡的同時,優質平臺也會不斷誕生。」
網際網路金融創新與產業融合圓桌會議
在論壇的最後環節中,主辦方以產業跨界融合與網際網路金融發展為主題舉辦了圓桌會議,財經主持人龐瑞擔任主持。
家財網CEO何劍波認為,不論是網際網路加金融,還是金融加網際網路,其實兩者是融合的關係,最後殊途同歸。
啟利網風控中心總監程偉表示,啟利網之所以選擇二手車供應鏈金融模式,是基於創業團隊和股東在汽車行業的背景,其次選擇專注於一個領域精耕細作,才能讓自己變得更加專業,更有競爭力。「我們對於這個領域的了解和我們的從業經驗,會讓我們在風險出現、識別和抵抗過程當中有一定的先天優勢。」
對於8%到12%的投資人回報利率,相比行業水平較低,程偉解釋說,這是出於對風險控制的要求,也是為了保證使用資金這一方能夠用資金產生自己的利潤,能夠正常地經營,這才是一個良性的循環。「如果我們盲目地追求高息,明明借款人已經用不起資金,那肯定風險是非常高。只有讓別人用得起錢,我們才能順道一起獲得一些合理性的投資收益,這是我們考慮的一個最基礎的觀念。」程偉說。
長石資本合伙人何華峰認為,進入到網際網路時代,其實是一次新的產業革命,金融機構的形式需要跟新的時代相對應。他還預言認為,未來的網際網路企業的規模是遠遠大於現在的金融企業。
此外,重慶郵電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決策科學學術帶頭人黃東賓、清控三聯創投總經理周新旺、原新華社金融世界副總編輯、中國金融臺副臺長孫薇薇也在圓桌討論發表了各自的觀點。
(責任編輯:王姝睿 HF059)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合作供稿方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