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世》抗疫特輯:三級防護下轉運40公裡,「紅區」裡的醫學奇蹟

2020-12-24 觀察者網

【文/觀察者網 李中康】

傳染病的汙染區通常被稱為紅區,以警戒其危險。

紅區內外,兩個世界。一個靜得可怕,一個動魄驚心。

5月21日,《人間世》抗疫特別節目的第一集,就從武漢同濟醫院光谷院區的紅區開始。

這裡接診的都是新冠肺炎的重症患者,而上海華山醫院整建制接管的5樓ICU,則是重症中的重症,紅區中的紅區。

華山醫院第四批援鄂醫療隊隊長李聖青說,最多的一次是30個病人進來,27個插管的,2個做ECMO,6個上CRRT(血液淨化)的。

在眾多重症患者中,有一位81歲的老爺爺。

他的新冠肺炎已經好轉,但糖尿病毒卻讓他的整個右腿迅速壞疽。如果不立即截肢,接下來的膿毒血症,會讓老人萬劫不復。

但在疫情之下,隔離病房根本不具備手術條件。

關於他的治療方案,醫生們也經過了激烈的爭論。

經過治療,醫生給12床的老人撤掉了呼吸機,為截肢手術爭取了時間。

但撤機後,12床的意識一直恢復不好,根本叫不醒,壞疽的右腿也有明顯惡化的跡象。

到底要不要做手術?大家一直在糾結,但右腿的狀況顯然維持不了太久。

在醫療力量逐漸恢復的情況下,12床老爺爺的新冠病情也趨於穩定,醫生們又看到了一線機會。

在插管狀態和三級防護下,12床從同濟醫院光谷院區轉到40公裡外、手術條件更好的中法新城院區。如果再不轉運,他很可能死於膿毒血症。

50分鐘的車程,是一場和生命的賽跑。

車輛顛簸,血壓、血氧、心率,任何一點變化,都可能是快速並致命的。

到達目的地後,上海的醫生,武漢的醫生,一起推著12床,一步步向前走。

入院、急救,一場救命的手術已經準備就緒。

這次的主刀醫生,是上海華山醫院援鄂醫療隊總指揮,華山醫院副院長馬昕,他也是知名的骨科專家。

而在層層包裹的三級防護,密閉缺氧狀態下,做一場截肢手術,難度可想而知。

如此高齡的老人,要把壞死的肌肉組織、骨骼一點點分離出來,手術的成功率可能連一半都不到。

8名醫生在極其艱難的手術環境下,相互鼓勵,步步推進。

長時間的手術, 汗水把N95的口罩和外科口罩的縫隙全都密閉掉,導致呼吸極其困難。

重新換好衣服後,馬昕在原地站立,一動不動,他需要時間喘口氣。

近三個小時後,在8名醫生的通力合作下,12床老爺爺壞死的右腿終於截掉了,完成了這個幾乎不可能的難題。

渾身溼透的醫生們

除了12床這個醫學上的奇蹟,還有幾個地方也很打動我:

醫生在病人大出血時,用手緊緊按著出血點;

熱到極點時,醫護人員不能脫掉防護服,只能把手放在冰塊上降溫;

有病人離去後,聽到他的手機一直在響;

轉運12床老爺爺之後,藍色衣服的上海醫生和白色衣服的武漢醫生,他們一起拍了這張照片,卻彼此不知姓名,也未曾見過對方的容顏。

一定沒有人願意再經歷一次紅區,但走出紅區的人,卻經歷了一次奇蹟。

版權聲明

本文系用戶獨家授權發布風聞社區的稿件,轉載請聯繫觀察者網。

相關焦點

  • 《人間世》抗疫特別節目×建投書局:相逢何必曾相識
    ——節選自《沉重的時刻》,裡爾克亦《人間世》抗擊疫情特別節目第二集《相逢》片首語5月21日,《人間世》抗疫特別節目開播,一月不到便已收穫超過1億的線上播放量,豆瓣評分高達9.3。紀錄片第一集《紅區》講述了節目組在一線拍攝時上海與武漢的醫生共同努力挽救生命的故事。
  • 有人哭紅了眼睛,有人想送出擁抱,《人間世》讓觀眾看到了什麼?
    作為我團隊裡唯一的骨科醫生,他就這麼期待地看著我,我知道我們需要一個振奮人心的醫學奇蹟,來鼓舞士氣。」昨天,華山醫院副院長、華山醫院援鄂醫療隊總指揮馬昕在紀錄片《人間世》的主創分享會上說。當然,在武漢的日子,能慰藉心靈的,也不只是一個個醫學奇蹟,還有遠方傳來的愛情簡訊。
  • 奮戰在「紅區」——記海軍軍醫大學第二附屬醫院護理處總護士長陳靜
    「除夕之夜,我們踏上抗疫戰場;畢業季,你們即將建功海疆……」不久前,在海軍軍醫大學第二附屬醫院舉行的「抗疫英雄故事會」上,護士長陳靜一登場就掌聲雷動。她分享了自己在武漢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經歷,為即將奔赴萬裏海疆的年輕畢業學員加油鼓勁。
  • 【抗疫特輯·灤南剪影】抗疫主題作品展(六)
    【抗疫特輯·灤南剪影】抗疫主題作品展(六) 2020-02-23 10:5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帶」「愛心便當」「金手指」「衣架山」 帶著抗疫「神器」去衝鋒
    他說:「科室收治的患者中,大部分是老年人,幾乎都伴有不同程度和類型的基礎疾病,平時常用的口服藥多達40餘種,醫護人員短時間很難將它們一一記住。特別是在紅區需要將沒有外包裝的藥品準確地分發給每一位患者,就更難分辨了。」
  • 生命物資擺渡人 記火神山醫院醫學工程科主任金鑫
    後期病房增為3人間,吸氧便成難題。氧氣瓶重量大、搬運不便,「紅區」用完的空氧氣瓶怎麼搬出、如何消殺,都是令人頭疼的難題。金鑫設想是否有一種特殊的氧氣接頭,一個接口插入設備帶,出來兩個接頭供患者吸氧。他一邊在網上查找,一邊積極聯繫相關廠家。在全院共同努力下,最終拿到雙通氧氣接頭。小接口連著戰鬥力,一個不起眼的配件,讓供氧不再受床位制約。
  • 這就是《人間世》!歡迎報考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
    帶你一起走進《人間世》,看人世間的真實的人生百態。「生命有痛,有你真好」6月15日下午,上海交大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11號樓的會議室裡,聚集了20多家醫院的醫務工作者,以及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的學生們。第一集《救命》拍攝的是附屬瑞金醫院心臟外科和急診室裡發生的事。它把幾個失敗的病例呈現給觀眾——因為吃海鮮中毒導致多臟器衰竭沒救回來的24歲青年、沒有挺過手術後第二天的馬凡症候群患者……這是一部醫療紀錄片首度以這樣大的篇幅直面醫學上的「不完美」。
  • 建設亞洲一流兒科醫學高地,國家兒童醫學中心:抗疫期間依舊屢創...
    在抗疫的同時,兒科醫院一系列疑難雜症的攻關也絲毫沒暫停。新冠疫情暴發後,一場場生命接力卻在國家兒童醫學中心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緊鑼密鼓開展:1月底,兒科醫院、中山醫院兩院聯手,搶救心臟移植手術患兒小均,最終成功。
  • 愛的奇蹟——三級傷殘退伍軍人李東亮的愛心故事
    新華社鄭州12月15日電題:愛的奇蹟——三級傷殘退伍軍人李東亮的愛心故事袁黎明、張超、孫貴明10多年前,考入軍校的李東亮因為一場突如其來的病患,人生「拐了一個大彎」。厄運降臨時,他沒有消沉,開始用有限的時光「去做些有意義的事」,不但創造了延續生命的醫學奇蹟,還帶動5000多人加入義工組織,用愛為更多的人送去溫暖和希望。
  • 中國CSC抗疫一線實用經驗 傾囊相授
    為避免院內感染,需為感染患者設置單獨的轉運路線、獨立的病房和導管室。 本次疫情為今後醫院的硬體建設給出了新的啟示,在建設時需考慮對感染患者設有單獨的區域。非常重要的是,對沒有排除新冠肺炎的患者,治療過程中,需謹慎的將每個患者都當作是感染患者來進行隔離,醫護人員要採取二級或三級防護。
  • 《人間世》幕後分享會《人間醫事》思南公館專場:如果城市睡著了...
    人間世》抗疫特別節目攝製組立即奔赴抗疫前線,拍攝武漢與上海兩地醫護與患者們的故事和危難之中激發的人性光輝,力求細膩呈現疫情下的動人故事。《臉龐》是《人間世》抗疫特別節目的第四集。相較於其他紀錄片,《臉龐》採用了獨特的拍攝手法。在武漢,攝製組採訪了1649位上海援鄂醫療隊隊員中100位醫護人員的經歷和感受。《人間世》抗疫特別節目幕後分享會「這是屬於他們的個人記憶,也是屬於中國的記憶。」
  • 一首彰顯氣節的抗疫歌曲——《清風峻節暖人間》
    一首彰顯氣節的抗疫歌曲——《清風峻節暖人間》 2020-04-21 19:5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這裡是漢口醫院,轉運發熱病人的每一刻,都刻骨銘心……
    同時,我還請了漢口醫院負責防護部門的醫生給我們講解防護知識和穿脫防護服、清潔消毒的注意事項,也一併整理好發給大家,並每日提醒。每天晚上,我都會跟大家聊聊家常,詢問大家身體情況,了解獨自住在賓館的同志還有哪些生活需要,幫大家買洗漱用品、常用藥物,消除大家的恐懼心理,穩定思想,讓大家以更好的精神狀態投入到第二天的戰鬥中。
  • 實地探訪集中醫學隔離觀察點 被稱為抗疫最前沿的地方原來是這樣工作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趙曉丹 通訊員 楊傳霞疫情當前,集中醫學隔離觀察點是感染新冠肺炎風險最高的地方之一,是「抗疫」最前沿之一。據介紹,錦江之星集中醫學隔離觀察點一樓為辦公及休息區域;二樓為疑似密切接觸患者居住區;三樓、四樓是密切接觸者居住區,越往上走,危險可能性就增加幾分。一樓走廊最外面是醫護更衣室,防護鏡正在消毒。據醫護人員介紹,在物資緊張的情況下,他們就將用過的防護鏡用消毒液浸泡過後晾乾,再放到紫外線燈下消毒後,進行反覆使用。
  • 北國邊城綏芬河的抗疫七日:已有人員轉運至周邊地區集中隔離
    一律實行「14天集中隔離醫學觀察+14天居家隔離醫學觀察+2次核酸檢測+1次血清抗體(IgM和IgG)檢測」的管控措施,做到凡進必檢、不漏一人、萬無一失。「隨著入境人員數量不斷增加,口岸疫情防控形勢嚴峻,要把疫情防控工作作為當前最重要的工作來抓。」
  • 視頻| 生物醫學工程實驗室裡只爭朝夕 爭做科技抗疫「先鋒」
    新民晚報「上海時刻」出品   【新民晚報·新民網】連日來,上海交通大學生物醫學工程學院實驗室裡,科研人員時不我待,為合作企業復工復產提供科技支援
  • 【平安銅川】六一特輯|市公安局機關「迎六一」民警親子抗疫主題...
    【平安銅川】六一特輯|市公安局機關「迎六一」民警親子抗疫主題網絡才藝展示活動圓滿結束 2020-06-02 04:4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97推薦」人間世:用生命影響生命
    hi,小閃電們晚上好,我是97,這裡是97號充電站的「97推薦」,本周97想給閃電們推薦一部醫學紀錄片《人間世》。《人間世》拍到現在,已經有兩季正式版和抗疫特別節目,本次推薦只選擇第二季的第七集《往事只能回味》推薦,因為相對其他,本次推薦內容不是那麼沉重,也不是那麼直面生死。
  • 火神山醫院「抗疫表情包」上線了
    正準備穿戴防護服進「紅區」的重症醫學二科醫生崔雲亮說,此時愛人來信息,順手發個「要進紅區了」的抗疫表情,愛人瞬間明白了。崔雲亮說:「這個表情用起來真方便!」「洗手、戴口罩、出發、收到、開會了、我在黃區、碰肘禮、隔空擁抱、注意防護……」等24個抗「疫」表情,基本囊括了疫情防控的常用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