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中小學校長都喜歡做一件事情,那就是「推門聽課」:在老師完全不知情的情況下拿著聽課記錄推門而入,在授課老師驚訝的表情中「鎮定自若」地聽著、拿著聽課記錄本記著……校長的這種「推門聽課」的做法,大部分初衷都是好的,校長一般是為了一線老師在授課中能夠補全短板,在業務素質方面「更上一層樓」。
作為一線教師,我覺得校長「推門聽課」,以下3個「大忌」一定要主動避開,否則授課教師會認為校長只是進來「找茬」而產生一定的牴觸心理,這樣的話會嚴重影響一所學校教師隊伍的凝聚力。
01第一「大忌」:不尊重授課教師。
在和一個朋友閒聊的時候,他說到他們學校的校長在一次推門聽課的時候跑到他班級中聽課,結果他剛上到一半校長直接當著學生的面開始對他進行嚴厲的批評。這位老師性格也比較火爆,當場就和校長怒懟了起來,場面一度混亂,小夥伴們都看呆了……
校長一般都是從老師晉升上去的,有的校長在當校長之前甚至還是教育教學方面的骨幹教師。但是,不管校長曾經的教學業績多麼輝煌,都一定要尊重教師,尊重教師的內心體驗。校長「推門聽課」,授課教師需要校長的「指點」,而不需要校長的「指指點點」。
02第二「大忌」:不事先打招呼。
很多校長推門聽課,很喜歡搞不事先打招呼的「推門聽課」,其實這種做法也犯了「大忌」:授課老師在毫無心理準備的情況下,校長直接推門而進,總是給人一種突兀之感,不管校長是進來「指點」的還是進來「指指點點」的,授課老師的反彈心理肯定會抬頭。
一名老師在剛上課的時候,校長在不事先打招呼的情況下推門而入,這位老師立馬讓學生拿出練習題,然後來一句:「同學們,這一節課我們就不上新課了,我們來講解一些練習題的內容……」下課之後,校長和這位授課老師面面相覷,場面也是相當尷尬的。
03第三「大忌」:講課中途推門而入。
一個老師在上新課上到一半的時候,校長如果推門而入的話,很容易給老師產生一種「校長要找茬」的感覺:早不進晚不進,偏偏要等到課上到一半的時候在中途推門而入,這到底是什麼情況?校長在這個時候推門而入,根本就不曉得這節課前半節課到底上了什麼,所以無法對這位老師所上的課進行精準定位並評價,這樣的「推門課」還不如不推。
如果你是老師,對於校長的「推門聽課」行為,你是怎麼看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