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福建省司法廳派5位幹部分別赴閩北的順昌、政和,福州的5個貧困村擔任下派第一書記。三年來,他們大力加強村級組織建設,致力改善村民生產生活條件,通過產業扶持、科技培訓、示範帶動,幫助貧困群眾轉變觀念、提升自我脫貧能力。如今,5個貧困村全部摘帽,建檔立卡的43戶(148人)貧困戶全部脫貧。
三年間,5位下派書記緊扣「群眾路線、發展主線、民生底線、安全防線、自律紅線」,團結和引領幹部群眾,合奏了一曲充滿奮鬥旋律的脫貧攻堅之歌。
牢記初心使命 踐行群眾路線
駐福州市永泰縣赤錫鄉淡油村第一書記陶然到村後,了解到全村有復員退伍軍人21位。他們是鄉村振興的重要力量。登記信息、摸底造冊、建微信群、組織培訓,一系列舉措讓他們增強了使命感、找回了存在感、獲得了幸福感。如今,1名復退軍人考進公務員隊伍,2名復退軍人進入村兩委隊伍,其他幾位也成為致富「排頭兵」。
一條小溪貫穿全村,廊橋上有閒聊的村民,也有「提籃小賣」出售桔子、筍乾的婦女,這是順昌縣仁壽鎮餘塘村村口的景象。福建省司法廳人民參與和促進法治處副處長彭鳳玉介紹,村民稱這裡白天是休閒場所,晚上變成說理的地方,村兩委要做的大事會在這裡和群眾見面;鄰裡糾紛、婆媳拌嘴的小事也會拿到這裡讓村民評理,廊橋成為貫通黨支部與村民的「連心橋」。
堅持因地制宜 把握髮展主線
實現駐村全面發展,要因地制宜,立足村情定規劃。5位第一書記進村後,組織村兩委對照自身資源稟賦,精心制定「三年發展規劃」,一手抓脫貧,一手抓發展。他們嚴格落實國家和地方相關扶貧政策,積極爭取資金、藉助科技特派員力量,對農民實行「點對點」「面對面」服務。
福建省司法廳下派洋墩鄉連墩村第一書記龍成忠發動村民開發旅遊資源,打造「森林村莊」,對柑桔品種提純復壯並建起採摘體驗園,還將電商平臺引到村裡,搞起了「帶貨直播」,線上線下推動柑桔和其他農副產品,由於「品質好、銷路俏、收益高」,連墩群眾的腰包鼓了起來。今年,他們獲得了省級「森林村莊」和「鄉村治理示範村」金字招牌。
南平市政和縣澄源鄉葉甘地村經濟落後。為幫助村民實現在家也能就業,上山就有收入,福建省司法廳下派第一書記連燕群發動群眾「眼睛向內」,積極拓展採茶、發展庭院經濟等保就業保增收項目,讓村民獲得可觀的經濟收入。
推動政策落地 兜牢民生底線
穩定的收入需要穩定的產業,彭鳳玉與村兩委合計,通過購買店面、修建倉儲中心、村集體贖買毛竹山、投資神農菇業代種代管、成立綠盛果蔬專業合作社等方式,村財每年增收8萬元。村主任陳忠才說:「有這筆收入,村民享受改革『紅利』才真實可靠。」
小康路上一個都不能少。為有效解決特困戶低收入問題,5個村唱響「同一首歌」,他們通過深挖潛力,安排13個公益性崗位給那些身殘體弱的村民。
加強防患能力 構築安全防線
政和縣澄源鄉葉甘地村地處高山,為解決人居環境問題,第一書記連燕群做了四件事,獲得村民的點讚。一是治違章。村兩委持續村莊環境衛生整治、拆違、危房整治等;二是淨飲水。全村鋪設排汙管網2.5公裡,收集汙水到村尾集中處理,確保河道不受汙染。鋪設自來水管5公裡,建設三級沉澱池及消毒設施,保證飲水安全;三是改廁所。全村138戶全部建設配有三格化糞池的室內水廁,旱廁得到拆除;四是抓保健。建設符合標準規範的村級衛生所,定期為村民體檢,建立村民健康檔案500餘份。
2018年初,南平市順昌縣委聘請雷文鑫擔任縣委法律顧問。三年間,南平市順昌縣雙溪街道吉舟村第一書記雷文鑫為縣委、縣政府及縣委工作部門重大決策、重大民事(經濟)等行政行為提供法律意見,參與制定相關規範性文件,幫助審查縣委出臺的數十份規範性文件,還應邀為全縣黨政領導幹部培訓班講授憲法、民法典等法治課30多場次。
提升政治素養 守住紀律紅線
「投向精準、使用規範、群眾滿意」。這是今年7月中旬,福建省司法廳紀檢監察組在順昌縣雙溪街道吉舟村調研扶貧資金使用情況時,街道黨委書記黃子明歸納的三句話。
連燕群介紹:「三年間葉甘地村累計啟動16個基礎設施項目,涉及資金400多萬元,村兩委做到不參與工程項目、不插手工程項目,不接受宴請、不收受禮物,我們硬氣了,就有底氣有勇氣管好工程質量。雖然也受到非議辱罵,甚至威脅,但心裡很坦然。」
在赤錫鄉淡油村,第一書記陶然則選擇另一種防控措施。他們選舉產生了村務監督委員會,由前任村幹部和老黨員擔任監委成員,對村內重大事務認真行使監督權;村裡依託專職法律顧問和金融顧問,實施10萬元以上項目前置合法性、合規性審核機制,確保資金使用和項目建設規範有序。
「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這就是司法行政幹警的本色和底蘊。
文章來源丨學習強國-福建學習平臺
編輯丨張傲洋 操可
司法部出品
歡迎投稿到郵箱sfblwtg@163.com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來源:司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