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攝影小白、攝影愛好者,可能對於鏡頭最關心的是焦段、光圈大小、防抖啊之類的,但你知道鏡頭還包含什麼重要信息嗎?一起來掃掃盲吧
我儘量用簡約的話來給大家說一下關於鏡頭的幾個重要的數據
焦距:
看到什麼 70-200mm、50mm、300mm……帶有mm的這個是焦段數,比較好認。---焦距影響到的視角變化。
光圈:
F2.8、F3.5-5.6……帶有F數是指最大光圈值。
光圈影響到的是對焦位置往後的虛化的程度。
防抖標誌:
VR(尼康)、IS(佳能)、OS(適馬)、VC(騰龍)……
有防抖的通常屬於長焦了,可以放慢一點快門也能拍不虛,非常實用的功能。
鏡片
佳能鏡頭鏡片
尼康:
1,螢石鏡片(FL)、2,超低色散鏡片(ED)、3,非球面鏡片(AS)、4,菲涅爾相位鏡片(PF)
鏡片的是一個鏡頭關鍵的東西,他的好壞影響著畫面清晰度、色彩等。對於每一種類型的鏡片作用不一樣,每個鏡頭廠商都有自己的一套鏡片標準,對於鏡片來說那種好壞?最容易分辨的就是價格。
鍍膜
手機貼膜我們熟悉啊,鏡頭鍍膜是怎麼回事?
鏡頭鍍膜一般有這幾種:增透膜、反光膜、濾光膜、偏振膜、保護膜和電熱膜。
看完字面意思也能明白差不多了吧,鍍膜技術的提高,也是鏡頭性能的一大提高。
馬達
這個玩意是用來對焦的,你的鏡頭是自動對焦就離不開馬達,不同馬達影響著對焦速度。
MTF
根據曲線的位置和形狀大致把握鏡頭性能
很多人見到這個曲線表是懵的,來一段解釋:
MTF曲線圖顯示的是鏡頭對對比度的還原情況,縱軸表示對比度的優劣,橫軸表示與成像中心的距離。
實線表示拍攝從中心呈放射狀紋樣的成像性能,用字母「S」表示;
虛線表示拍攝線條呈同心圓向外擴展狀紋樣的成像性能,用字母「M」表示。
虛、實兩條曲線越接近,說明鏡頭越能夠在如實表現被攝體的同時,更易拍出美麗虛化。
圖中10線/毫米的曲線越接近1(最大值),鏡頭的成像對比度就越好。
30線/毫米的曲線越接近1,鏡頭分辨力就越高。「線/毫米」這一單位的意思是,以1毫米寬度為單位,其中有多少根白黑相間的條紋。
比方說,10線/毫米的意思可以理解為在1毫米寬度的範圍內排列有10條線。MTF值的測試需要拍攝印有達到上述密度條紋的圖表。然後測量拍攝結果進行分析得出數值。如果是變焦鏡頭要分別測量遠攝端和廣角端的MTF值,根據所得數值可以大概掌握鏡頭性能。
看懂了嗎?還看不明白,總結一下啊,
1. MTF值越接近1越好,曲線越高越好
2.粗線約高,鏡頭的反差表現越好
3.細線越高,鏡頭的細節成像越好
4. MTF曲線越平坦,說明邊緣和中心的成像差距越小
5.實線和虛線越接近,說明鏡頭的焦外成像越好
6.藍線說明鏡頭f/8時的成像水平,近似於鏡頭的最佳成像水平
7.黑線說明鏡頭最大光圈時的成像水平
就是曲線越靠上的就好。
防水、防汙設計
這裡的防水可不是扔水裡,只是防輕微的水滴。
防汙,鏡片有防汙的鍍膜,髒東西(水印、油印啊之類)輕輕一擦就掉了。
好了,一款鏡頭上信息量還是蠻大,要買一款鏡頭,我覺的主要關注幾個點就行,焦段合適+光圈合適+價格,最關鍵,如果有同類型的比較,那就再考慮防抖+鏡片+鍍膜+馬達。
好了,鏡頭方面的知識就聊到這,還有感興趣的資料可以看看下面。關注我了解攝影小知識奧~
怎樣拍夜景,看圖分析就恍然大悟
佳能鏡頭的等級之分,紅圈白圈EF和EF-S傻傻分不清24-70焦段的鏡頭為何這麼多攝影師在用
佳能24-105 f/4L IS II USM紅圈和白圈24105 f/3.5-5.6 IS STM
佳能EF-S 18-135mm IS USM和EF-S 18-55mm那個入門搭配好
為什麼佳能50mm f/1.8 STM 是老少皆宜的鏡頭
佳能40mmF2.8,成了輕便的掃街利器
家用入門單眼相機鏡頭怎麼選?
佳能17-40mmF4、16-35mmF4和16-35mmF2.8二代三代怎麼選
看到微小的世界,微距攝影打開的另一個世界,閒聊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