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開家裡的老相冊,總有一張拿著冰糖葫蘆,裹著厚棉襖的照片,這是80後90後兒時共同的回憶,童年裡冰糖葫蘆的那點甜,足以抵消寒風,讓走在大街上、公園裡的孩子們裂開嘴笑個不停。
那時吃上冰糖葫蘆要等到山楂成熟的季節,在北方的冬日的小巷子裡,火紅的冰糖葫蘆總能勾的孩子們口水直流。現在冰糖葫蘆倒是一年四季都能買到,只是前幾天翻看老相片時,孩子問我手裡拿的是什麼,我才猛然意識到都沒有給孩子買過冰糖葫蘆。
現在的孩子,各種各樣的零食太多,冰糖葫蘆在大街上似乎也不多見了,周末的時候,我帶孩子逛街,走了好久也沒有找到冰糖葫蘆的店鋪,想起我少年時的中學門口有一家冰糖葫蘆的店,趕緊帶孩子去看看,結果早就換了門面。
沒有讓孩子吃到冰糖葫蘆挺遺憾的,想到深秋時,滿山的山楂必然熟透,山裡人熬的麥芽糖裹著酸甜的山楂更有一番風味,我有幸吃過一次,可以等到十一的假期,帶孩子去山裡嘗嘗正宗的麥芽糖裹山楂。
在這之前,孩子對冰糖葫蘆充滿了期待,還好家裡有剛買的超輕粘土手工玩具——羅弗巧樂卡小小美食家,在十二種美食造型中,就有冰糖葫蘆。那就暫時用超輕粘土做個冰糖葫蘆聊以慰藉吧。
拿出巧樂卡,孩子很快就找到了冰糖葫蘆那一盒,打開配好色的粘土,按照巧樂卡的3步教程,孩子聚精會神地捏了起來。
先用粘土搓三個紅色的小圓球,再用黃色的粘土搓出一粒粒金黃的芝麻,把芝麻粒粘在紅色的山楂球上,最後再用咖啡色的粘土竹籤把糖葫蘆們都穿起來,一串冰糖葫蘆很快做好了,可孩子還是不太滿意,他說這串冰糖葫蘆沒有冰糖,吃起來一定是酸酸的。
他捧著做好的超輕粘土冰糖葫蘆想了一會兒,開始去我的梳妝檯翻箱倒櫃,最後找出了我平時用的透明護甲油,歡天喜地給冰糖葫蘆上「冰糖」。
經過巧樂卡的教程和孩子的奇思妙想,一串「逼真」的冰糖葫蘆完成了,孩子小心翼翼地舉著,直到外面的一層「冰糖」幹掉了,才開把自己的作品擺在書桌正中的位置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