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9月19日訊 2016年9月國家出臺發展裝配式建築的相關指導意見,提出要推動建造方式創新,大力發展裝配式混凝土建築和鋼結構建築,在具備條件的地方倡導發展現代木結構建築,不斷提高裝配式建築在新建建築中的比例。力爭用10年左右的時間,使裝配式建築佔新建建築面積的比例達到30%。
山東出臺的相關實施意見中,更是提出,到2020年,建立健全適應裝配式建築發展的技術、標準和監管體系,濟南、青島市裝配式建築佔新建建築比例達到30%以上,其他設區城市和縣(市)分別達到25%、15%以上;到2025年,全省裝配式建築佔新建建築比例達到40%以上,形成一批以優勢企業為核心、涵蓋全產業鏈的裝配式建築產業集群。
在裝配式建築發展上,山東也有了新的探索。作為今年住房城鄉建設九大重點任務之一,山東多部門積極推進鋼結構裝配式住宅建設試點。尤其是前不久,出臺了10條鋼結構裝配式住宅建設的支持政策。更是提出,今明兩年將新建鋼結構裝配式住宅200萬平方米以上,濟南等9個設區市和淄博淄川等地為重點推廣地區。
但裝配式建築發展中卻存在不少問題,如預製剪力牆灌漿套筒連接,質量安全難以控制,工程造價較高,難以推廣應用等等問題。
對此,今天上午舉行的2020山東省國匯研究院發展規劃交流研討會暨建築業資源對接會上,山東省建築發展研究院院長孫增桂介紹,之所以裝配式建築在國內推廣應用相對較慢,主要在於裝配式建築產生於國外,國內國外有不同的建築體系,而北方的裝配式建築是由南方的開發商慢慢帶過來的。因為技術原因,目前真正意義上的裝配式建築主要應用在學校等這些公共性建築中,相對而言,住宅則使用的相對較少。
解決目前的問題,是有一定的技術線路和設計方法的,如樓板、樓梯、陽臺、空調板等水平構件採用預製構件,裝修和設備管線部分採用全裝修、管線分離和標準化設計;主體結構內部的現澆豎向構件,採用鋁合金模板技術體系;內隔牆採用高精度砌塊裝配牆體,並與管線、裝修一體化進行設計等等。
同時,他還指出,這樣的技術方法已經在實踐中進行應用,如濟南歷城區港溝城中村改造安置房項目就應用了這樣的技術。
此外,2020山東省國匯研究院發展規劃交流研討會暨建築業資源對接會上,山東省國匯建築與人文發展研究院院長馬明珠還分享了基於網際網路技術構建的建築業平臺合作模式——大匯建築業平臺小程序,推動建築行業實現網際網路+的信息化、數據化、智能化等。
閃電新聞記者 崔麗霞 濟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