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過得真快,今天已經是小暑節氣後的第八天。小暑節氣後,氣溫會越來越高,降雨也會越來越頻繁,三伏天也即將到來。三伏天是一年之中最熱的階段,也是作物生長最快速的階段,在農村中關於三伏天的俗語有很多,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伏包秋涼颼颼,秋包伏熱得哭」,今年什麼時候入伏呢?是伏包秋還是秋包伏呢?
我們先來看一下今年什麼時候入伏。「冬有數九、夏有三伏」,一年之中數九天最冷,三伏天最熱。數九是從冬至節氣開始算起,每九天為一個單位,很多人會以為三伏天是從夏至節氣開始,其實並不是,三伏天雖然和夏至有關係,但是三伏天卻是從夏至節氣後第三個庚日開始算起。
三伏天分為初伏、中伏和末伏,初伏是從夏至後第三個庚日開始,到第四個庚日前一天結束。中伏是從夏至後第四個庚日開始,到立秋後第一個庚日前一天結束。末伏是從立秋後第一個庚日開始,到第二個庚日前一天結束。所以初伏和末伏的天數都是10天,而中伏的天數則要看夏至到立秋之間有幾個庚日,如果有4個庚日,那麼中伏就是10天,如果有5個庚日,中伏便是20天。
2020年三伏天時間表:
初伏:7月16日(農曆5月26)-7月25日(農曆6月初5);
中伏:7月26日(農曆6月初6)-8月14日(農曆6月25);
末伏:8月15日(農曆6月26)-8月24日(農曆7月初6)。
在了解了今年三伏天開始和結束的時間後,我們再來看一下今年是伏包秋還是秋包伏。秋包伏指的是立秋當天剛好進入末伏,伏包秋則指的是立秋時還在中伏。因為末伏開始的時間是立秋後第一個庚日,只有立秋在庚日時,才會出現秋包伏的情況,所以只有少數年份才會有伏包秋的情況,在過去30年的時間中,秋包伏只出現了4次,最近一次秋包伏的年份是2014年。
之所以會有「伏包秋涼颼颼,秋包伏熱得哭」的說法,是因為立秋節氣後,天氣就會變得涼爽起來。三伏天中屬中伏最熱,如果立秋節氣出現在一年之中最熱的中伏,那麼便意味著立秋後天氣還會再熱一段時間,也就是人們常說的「秋老虎」,但是如果立秋在末伏的第一天,那麼便意味著立秋後天氣立馬就會變得涼爽起來,所以便有了「伏包秋涼颼颼,秋包伏熱得哭」的說法。
今年立秋的時間是8月7日,剛好在中伏,在立秋7天後才會結束中伏進入末伏,再經過10天的時間三伏天才會結束,所以今年註定是「秋包伏熱得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