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將至,「伏包秋涼颼颼,秋包伏熱得哭」,今年是秋包伏嗎?

2020-12-20 小馬話三農

時間過得真快,今天已經是小暑節氣後的第八天。小暑節氣後,氣溫會越來越高,降雨也會越來越頻繁,三伏天也即將到來。三伏天是一年之中最熱的階段,也是作物生長最快速的階段,在農村中關於三伏天的俗語有很多,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伏包秋涼颼颼,秋包伏熱得哭」,今年什麼時候入伏呢?是伏包秋還是秋包伏呢?

我們先來看一下今年什麼時候入伏。「冬有數九、夏有三伏」,一年之中數九天最冷,三伏天最熱。數九是從冬至節氣開始算起,每九天為一個單位,很多人會以為三伏天是從夏至節氣開始,其實並不是,三伏天雖然和夏至有關係,但是三伏天卻是從夏至節氣後第三個庚日開始算起。

三伏天分為初伏、中伏和末伏,初伏是從夏至後第三個庚日開始,到第四個庚日前一天結束。中伏是從夏至後第四個庚日開始,到立秋後第一個庚日前一天結束。末伏是從立秋後第一個庚日開始,到第二個庚日前一天結束。所以初伏和末伏的天數都是10天,而中伏的天數則要看夏至到立秋之間有幾個庚日,如果有4個庚日,那麼中伏就是10天,如果有5個庚日,中伏便是20天。

2020年三伏天時間表:

初伏:7月16日(農曆5月26)-7月25日(農曆6月初5);

中伏:7月26日(農曆6月初6)-8月14日(農曆6月25);

末伏:8月15日(農曆6月26)-8月24日(農曆7月初6)。

在了解了今年三伏天開始和結束的時間後,我們再來看一下今年是伏包秋還是秋包伏。秋包伏指的是立秋當天剛好進入末伏,伏包秋則指的是立秋時還在中伏。因為末伏開始的時間是立秋後第一個庚日,只有立秋在庚日時,才會出現秋包伏的情況,所以只有少數年份才會有伏包秋的情況,在過去30年的時間中,秋包伏只出現了4次,最近一次秋包伏的年份是2014年。

之所以會有「伏包秋涼颼颼,秋包伏熱得哭」的說法,是因為立秋節氣後,天氣就會變得涼爽起來。三伏天中屬中伏最熱,如果立秋節氣出現在一年之中最熱的中伏,那麼便意味著立秋後天氣還會再熱一段時間,也就是人們常說的「秋老虎」,但是如果立秋在末伏的第一天,那麼便意味著立秋後天氣立馬就會變得涼爽起來,所以便有了「伏包秋涼颼颼,秋包伏熱得哭」的說法。

今年立秋的時間是8月7日,剛好在中伏,在立秋7天後才會結束中伏進入末伏,再經過10天的時間三伏天才會結束,所以今年註定是「秋包伏熱得哭」。

相關焦點

  • 今天入伏,「伏包秋涼悠悠,秋包伏熱得哭」啥意思,2020哪天立秋
    今天是7月16日,要是在以前,人們已經能感受到炎炎夏日了,由於全國多地持續一個多月的降雨,現在的天氣不僅不熱還很涼快。在農村,老人們常說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熱的階段,現在這黃總天氣是不是離三伏天還有一段時間呢?其實今天就是三伏天的初伏了,今年的三伏天有40天,三伏天的時間是7月16日到8月24日。
  • 農村俗語:秋包伏,熱得哭,伏包秋,涼嗖嗖。有道理嗎?
    關注節氣有兩個目的,因為二十四節氣與農民種植莊稼有著密切關係,很多老話是根據節氣的時間、以及節氣那天的天氣狀況來判斷莊稼收成,因此第一個目的是關注節氣想分析莊稼今年是否豐收,另一個目的是根據節氣,依據老話來看看以後的天氣狀況。比如俗語:秋包伏,熱的哭,伏包秋涼颼颼。
  • 伏天到來,農村俗語:「秋包伏涼嗖嗖,伏包秋熱死狗」,啥意思?
    現在已經是炎熱三伏天了,現在我國大部分地區開始持續高溫,而且華南、華中多地白天氣溫最高可以達到38℃。持續悶熱天氣來臨,伏天期盼有雨能夠帶給人們一絲絲涼意。而三伏天當中人們也更加關注農業,特別是很多農作物現在正處於生長階段,天氣變化對於農作物生長影響很大。
  • 天氣還熱嗎?
    今天是8月4日,這個夏季人們已經感受到了一段時間的炎炎夏日,在農村,老人們常說,三伏天應該是一年中最炎熱的時期了。事實上,今天是三伏天的中伏。今年有40天的三伏天。三伏天的時間是從7月16日到8月24日。
  • 農村老農說:「伏包秋,涼悠悠:秋包伏,熱得哭」,講的啥意思?
    隨著今年三伏天異常的「蒸烤」,北方的朋友體驗到了破天荒般的熱,因為中暑病倒甚至搭了命的也不在少數。做為農村人,這個時候就格外的著急了,山上還有一堆農活,可是奈何這人坐著不動都直冒汗,還咋幹農活?鄰家八十四五歲的王奶奶更是說道自從她記歲起就沒碰到過這麼熱的天氣。
  • 農村俗語:「公秋涼颼颼,母秋熱死牛」,啥意思?今年是什麼秋?
    而三伏天持續進行,很多人都想一整天泡在水裡。而這種炎熱天氣到底要持續多久?立秋什麼時候到來?人們都說「公秋涼颼颼,母秋熱死牛」,什麼意思?立秋就是秋天的開始,今年的立秋是8月7日到來,但是為何人們有說「公秋涼颼颼,母秋熱死牛」?立秋還分和母秋嗎?越是炎熱天氣,我們就越希望那種秋高氣爽的天氣到來。
  • 「秋包袱熱得哭,伏包袱涼悠悠」,順秋反秋啥意思?秋後熱多久?
    今年三伏天共有40天,目前正處於中伏期間,要等到8月24日才會出伏,同時,8月22日才到處暑節氣。也就是說,至少在處暑暑節氣前,這段時間裡還得很熱,尤其中午特別炎熱。聽村裡老輩人講,立秋有很多說法,比如,早秋、晚秋;公秋、母秋;順秋、反秋;秋包袱、伏包袱。這些關於立秋的說法,都與秋後氣候變化、秋糧收成等有關。
  • 2020年三伏天有40天!伏的日期是怎麼確定的 三伏天時間計算公式...
    2020年三伏天有40天!伏的日期是怎麼確定的 三伏天時間計算公式了解一下時間:2020-07-06 17:58   來源:今日新訊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2020年三伏天有40天!
  • 末伏到了,農諺「秋後一伏熱死人」什麼意思?末伏也很熱嗎?
    今年從7月12日進入初伏,現在過去快一個月了。8月11日就要進入三伏中的最後一伏——末伏了。而在民間有農諺「秋後一伏熱死人」,說的是什麼意思呢?難道末伏比中伏還要熱嗎? 那「秋後一伏熱死人」是什麼意思呢? 這句農諺的意思是說在立秋以後還有一伏,也就是末伏,並且末伏的天氣依然還會比較熱。古人用「熱死人」不過是誇張的說法,就是為了突出立秋後並不會馬上涼爽了,依然還會很熱,要注防曬避免中暑。那中伏和末伏哪個更熱呢?
  • 2017三伏天最熱是哪個伏天 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熱的時候嗎
    2017三伏天最熱是哪個伏天 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熱的時候嗎一般情況下,三伏天中伏最熱。根據時間顯示,今年三伏天的時間是2017年7月12日至2017年8月20日,而中伏時間是2017年7月22日至8月10日。下面讓我們具體來看看吧!2017三伏天哪伏最熱2017年7月22日—2017年8月10日的中伏最熱。
  • 農村俗語:「早立秋冷颼颼、晚立秋熱死牛」,是什麼意思?
    生活在農村的你們,應該經常聽長輩們說起這樣一句話:「早立秋冷颼颼、晚立秋熱死牛」。這句話,很多人百思不得其解,到底指的是什麼呢?先逐句分析,早立秋冷颼颼,這句話,想表達的意思就是,立秋早的話,那麼今年的秋天,會很涼爽;再來看看,晚立秋熱死牛,這句話是什麼意思。這句話它指的是,立秋晚,那就要熱上一段時間了,至於「熱死牛」,這只是一種誇張的說法。
  • 今年是閏四月兩頭春,三伏天什麼時候最熱?天氣如何?
    轉眼現在就到了2020年6月下旬,今年是一個閏月年,也就是說今年有兩個農曆四月。所謂閏月一般都是每兩到三年增加一個月,這樣做的目的是協調回歸年和我們農曆年的矛盾和差別。今年是閏月的年份,同時也是雙春年,在一年的兩頭都各自有一個立春。立春代表著一年春天的開始,而雙春年也給予了人們更多對於生活以及來年的期盼。今年是閏月年,同時又是雙春年,而且現在也已經到了陽曆的6月下旬。我國目前各地天氣逐漸炎熱,其中南方地區白天氣溫有時候甚至高達37℃。炎炎夏日已經來臨,那麼今年最熱的是什麼時候?
  • 明天出伏,三伏天結束後還會熱嗎?要熱多久?答案來了!
    相信很多人都在期盼著酷暑天能早日過去,這不,今天是三伏天的最後一天,明天就出伏了,有人會問:三伏天結束了,是不是夏天就過去了,高溫天氣就要告一段落了?別高興太早,三伏天雖然就要過去了,但是酷暑天依然不會結束,那到底還會熱多久?今天小智就來給大家科普一下!首先我們先來看看什麼是三伏天,之前的文章也和大家介紹過了,眼看著三伏天就要過去,再來帶大家好好認識一些吧。
  • 閏四月加兩頭春,今年什麼時候最熱?三伏天是旱還是澇?
    在以前老一輩人眼裡,兩個四月加上有兩個立春的年份收成會不好,主要是因為氣候會出現倒春寒這樣極端天氣影響糧食收成導致減產,日子過得更加艱難。如今新時代新發展,人們已經解決了溫飽問題這些諺語已經不再那麼準確了。6月21日,進入夏至節氣,天氣也越來越熱。
  • 明天將迎來「三伏天」,2020年三伏天會熱多久?如何推算的?
    今天是7月15日,按理來說已經到了炎熱的夏季,但是今年這屆梅姑娘的槽點實在有點多,已經下了一個多月了,並且這幾天全國多地還會迎來降雨,這七月份了天氣還算是很涼爽。有網友疑問,經歷了一個多月的降雨,快到八月份了,是不是這個夏天就不熱了?答案當然不是,其實每年的小暑節氣來臨,就代表著已經進入炎熱的夏季了,只是今年比較特殊,最熱的三伏天即將到來。
  • 三伏天指的是什麼,為什麼一年中三伏天最熱,古人怎麼推算三伏天
    三伏天出現在小暑和處暑當中,是一年中平均氣溫最大且又溼冷、炎熱的日子。說白了的「三伏天兒」,是指農曆「三伏天」,即一年之中最火的一段時間。能夠 那樣了解:「伏」便是天氣太熱了,宜伏不適合動。可是三伏天往往稱作「伏」,是由於也是有許多 嚴寒要素以內。三伏是中原地區在一年中最火的三、四十天,三伏是按農曆測算的,大概處於陽曆的7月中旬至八月中下民俗有句俗話說得好︰「冷在三九,熱在三伏。」意思是說,一年中最亮的情況下是三九天,最火是三伏天。那麼,為何一年中最火的日子稱之為「三伏天」呢?
  • 三伏天到了!三伏天需要注意什麼?今年三伏天什麼時候結束?
    7月16日,一年一度的三伏天正式來了,俗話說「熱在三伏,冷在三九。」這也意味著到了夏季最熱的時候,而今年的「三伏天」更是長達40天。三伏天出現在小暑和處暑之中,是一年中氣溫最高且又潮溼、悶熱的日子。所謂的「伏天兒」,就是指農曆「三伏天」,即一年當中最熱的一段時間。
  • 農村俗語「秋後一伏熱死人」是什麼意思?
    現在正處於三伏中的最後一伏,也就是末伏,立秋以後第一個庚日就是末伏,末伏為十天,過了末伏才是真正的脫離了三伏天的炎熱。但是因為颱風利奇馬得到來,其不僅帶來了雨水,而且還帶來了降溫。接下來的颱風羅莎也是相繼出現,颱風的時間在內陸地區也會加長時間,這樣看來今年的早立秋和第九號颱風一起進入我國的大部分城市,立秋後的天氣是不會再炎熱了。但是農村有句俗語說「秋後一伏熱死人」,這是什麼意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