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本:修心三不
修心三不:修心三不——指的是不生氣,不計較,不抱怨,要做到這三點,是很困難的。當一個人沉下心來,從書籍中去尋找心靈的慰藉,該是一件多麼美妙的事情啊。要做到寵辱不驚,心如止水談何容易,唯有不生氣、不計較、不抱怨。
(1) 不生氣,你就贏了 冷靜點,活著不是為了生氣 ,心放平,生氣解決不了任何問題任何事情。擁有好脾氣,擁有好情緒才會擁有好的福氣。把心情放輕鬆,換一個角度去看這個世界。在我們遇到事情的時候,冷靜是第一的,不惱不怒,才能看透事情本質,做到人生贏家。
(2)不計較:別跟自己過不去 放開心胸,得到的是整個世界。別較真,太認真你就輸了。輕得失,放下就是擁有,懂知足,珍惜眼前的幸福 。這個時候就需要我們不要太聰明了,正所謂物極必反,而是順其自然,適當裝不懂最好。
(3)不抱怨:其實我們很多的抱怨,歸根結底都是自己的不努力、不勤奮造成地,如果你能通過自己,歷經百般磨礪,成為別人眼中的楷模,你還會抱怨命運的不公嗎?如果你能披星戴月,鬥志昂揚,成為職場佼佼者,你還會抱怨工資的分配不合理嗎?
讀書最完美地目的是養浩然之氣,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讀這本書最後目的是送給每一個正在迷茫的我們,遇事不生氣,不計較,不抱怨,堅持前行,堅持修心,方得始終,加油。
第二本:為人三會
會做人、會說話、會辦事,此為人立世三寶。
會做人就是會處理好三種關係:人自己的心身關係,人與社會的人際關係,人與自然的天人關係。簡單點說,就是學會讓人、學會敬人、學會愛人、學會寬容別人、學會善待別人、學會尊敬別人;不張揚、不狂傲、不顯露、不虛偽,這些都是做人的基本要求。
有的人會做人,有的人不會做人。會做人的人善於處理做人的問題,贏得他人的尊重和社會的認可,同時也發展和提升了自己。不會做人的人不會處理做人的問題,事業上一敗塗地,生活也處於焦頭爛額的狀態中。學會做人就要從我們自身開始,從提升我們個人的修養和素質開始。
會說話就是講究語言表達的方式:說得好,說得精,說得巧。說得好,就是把話說到對方的心坎上,說者會說,聽者愛聽,彼此共鳴;說得精就是言簡意賅,不囉嗦,不冗繁,不贅言;說得巧,是指話說到點子上,言之有據,一語中的,而不是東拉西扯,無理狡辯。
有的人會說話,有的人不會說話。會說話的人可以明確地表達自己的意圖,能夠把道理說得清楚、動聽,並使別人樂意接受。會說話的人金玉良言被人所稱讚,絕詞妙語被人所欣賞,豪言壯語被人所鼓舞。正所謂「良言一句三冬暖。」不會說話的人常常吞吞吐吐,含糊其辭,重則造成誤會,傷至感情,對人對己都不利。
會辦事就是懂得處理問題的技巧:事辦得到,事辦得牢,事辦得周全。辦得到,簡單來說就是答應別人的事就一定要完成它,對他人交代的事情能夠嚴守承諾,不放空炮,不拖拖拉拉,不論上級指示的、上司交辦的、下屬請示的、同事委託的、親友囑吩的等等都如期完成任務;辦得牢,就是將事情辦得牢靠,讓人放心,不讓人催促、有所擔憂;辦得周全,指辦事有始有終,不半途而廢,不虎頭蛇尾,細枝末節都想得到,辦得好。
有的人會辦事,有的人不會辦事。會辦事是做人在行為上的要求,人們面對各種各樣的問題和矛盾,以什麼樣的態度和方式處理問題、解決矛盾,反映著一個人的追求,也決定著事情的不同結果。會辦事的人能夠在工作和生活中運籌帷幄、應用自如,做到辦實事、求實效。不會辦事的人或者言而無信,說得到做不到,或者有頭無尾,草率了之,或者固執己見,不求變通,結果好事也變得糟糕。
第三本:口才三絕
何為口才三絕?會讚美,會幽默,會拒絕。
裡面最讓我有收穫的應當是學會拒絕。
以前的我並不怎麼會拒絕別人。
拿了個獎,不熟悉的人說要我請客,我也只好滿口答應。覺得拒絕別人會讓別人沒面子,自己也不好意思。
朋友對我有恩,有的時候需要我的幫助,我想都沒想就會答應下來。但我可能手頭上面正有事,或者這件事情超出了我的能力範圍,最後事情做不好,反而得罪朋友。
有一句話說的好,真正的朋友不會因為你的一句拒絕而遠離你。
看了這本書之後,我知道拒絕的方式有很多,並不是每一種拒絕都會得罪別人,有的時候拒絕反而讓別人對我們心存感激。
比如拒絕別人的時候,可以從對方的角度出發,告訴他們,如果我幫你做了這件事情,一旦完不成,可能會對你造成什麼樣的一個影響,但是我會在我力所能及的範圍內,儘可能的幫助你。
此時別人就會認為你在為他考慮,沒有遠離你,反而與你的關係更親近。
拒絕別人,首先要搞清楚自己的立場是什麼。比如這件事情違反了自己的原則,那就一定不能做。明白自己的立場之後,再用委婉或者幽默的方式給予拒絕,最後達到自己想要的效果。
周國平教授說過一句話,一個人一生應當認識兩位朋友,一位朋友就是自己,還有一位就是書中見到的靈魂。
在書中我們可以看到更好的自己。學習書中的知識,然後知行合一,從而改變自己的行為。就像這本書一樣,懂得了拒絕的方法,就應該將其應用到現實的工作和生活當中,從而讓自己變得更加優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