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於吃越來越講究,並且由於受到今年的特殊情況的影響,更多的人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則會選擇在家做飯。在家做飯不僅可以節約成本,而且吃得更加營養放心。身邊就有不少同事,每天堅持帶飯上班。最近和同事聊天,總聽到同事抱怨,經常做飯,感覺做出來的菜都是一個味道的,總吃都吃膩了。其實做菜看似簡單,這其中是有著很多的技巧性,掌握了這些小技巧,你也能做出像飯店一樣美味的菜餚。今天就來跟大家分享8個經常用到的技巧,老廚師:都是知識點,早知道早受益。
青菜類屬於比較簡單的一種菜餚,像油菜,油麥菜,茼蒿等等都很常見。青菜類食材中一般都含有葉綠素,是不可以長時間加熱的,這是因為葉綠素在長時間高溫加熱後發生反應,因此青菜的顏色就會變黃。在炒青菜的時候,我們要選擇用大火來炒,來使青菜迅速成熟。有的人會擔心時間太短炒不熟,我們可以通過焯水來減少烹炒的時間。
茄子是我們很常見的一種食材,飯店的茄子非常美味。由於茄子本身是海綿結構組織,其內部充滿的是水,我們可以通過對其使用食鹽進行醃製出水,在後邊烹調的過程中再通過進一步加入再使其口感變軟。我們都知道,茄子過油之後會更加好吃,這其實是在高油溫的作用下使茄子失水,同時茄子內部的海綿體也吸附了油,而後邊我們加入調味料,這些調味料往往會隨著吸附的油進入茄子內部,因此過油以後的茄子在吃起來也會顯得更加入味。
這一點的前提是日常烹調全熟菜餚,無論是炒肉片還是烤雞翅,想要做出的肉質口感嫩滑,可以通過提前醃製來實現,也就是加鹽加水。這主要是因為在鹽水的作用下,支持肌肉收縮的蛋白質會部分溶解,肉質的撕咬難度會降低。同時,鹽與蛋白質的作用會增大肌肉細胞的容水量,從而吸收鹽水中的水。食材在烹調的過程中會有一定的失水,通過醃製的過程可以平衡一些失水,使得最後的成品含水量更高一些,因此吃起來口感也就更加細膩了。
炒飯是我們平時常吃的一種食物,而飯店裡的炒飯往往是粒粒分明,特別有嚼勁。其中這關鍵是在米飯,如果是用隔夜飯,水分經過蒸發以後,會粒粒分明。但是如果是想現煮現炒的情況下,我們在煮飯的時候可以放平時2/3的水量,加入一勺油同時煮,煮好的米中水分不會太多並且不會黏連,這樣做出的炒飯也是粒粒分明的。
炒是我們生活中很常用的一種烹調方式,其特點是加熱時間短,利用油等介質對食材進行短時間的加熱成熟。短時間內變熟則要求食材在炒的時候受熱均勻,除了通過不斷翻炒以外,食材的大小最好保持均勻一致,才能一起變熟,無論是切成片,絲,丁等形狀,都要遵循以上這個原則。
現在我們的生活都離不開冰箱,尤其是各種生鮮食材都要放入冰箱進行保鮮。雖然冰箱都有冷凍的作用,但是冷凍需要一個過程,反覆解凍容易導致細胞間隙被冰晶撐大,造成大量的失水,從而使得生鮮的品質大大下降。因此我們在保存生鮮食材的時候要注意不要反覆解凍,在保存的時候也要按量分裝後保存,吃多少化多少。
酸,甜,苦,辣,鹹,是我們舌尖上感知最深的5種味道,如果做菜的時候不小心將食鹽放多了,可以加點糖,這樣可以分散舌尖對鹽的感知能力,也就不會覺得那麼鹹了。當然你也可以選擇放其他的味道來平衡,當然我們還是儘量要注意用量。
如果你用的是不粘鍋,那麼這個問題就不存在了。這裡是針對鐵鍋而言的,這類鍋的導熱性能都比較好,受熱快,如果控制不好,在煎豆腐煎魚炒土豆片等食材的時候很容易粘鍋。這時候我們可以在鍋熱以後,先用一小塊生薑在鍋底擦一遍,這樣再煎豆腐煎魚的時候就不會粘鍋了。
我是小茉莉,今天跟大家分享了有關於炒菜的小技巧,希望能幫到大家,如果你有更多更好的小技巧,歡迎在下方留言分享,感謝您的支持!本文系小茉莉原創,打字不易,歡迎大家點讚,收藏和轉發,也歡迎大家關注我。嚴禁不良自媒體搬運,抄襲和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