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3日,全國人大代表、湖南省委書記杜家毫在湖南代表團審議現場為「湘消費」點讚,當天,6名湖南代表團代表在駐地通過網絡視頻,就人民日報、鳳凰衛視等10多家境內外主流媒體關於復工復產的問題進行回覆:湖南復工復產見事早,行動快,效果好。其中,創新推出的「湘消費」微信電子消費券背後,折射著省委、省政府統籌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的戰略考量。
全國人大代表、湖南省委書記杜家毫在現場表示,「湖南總工會和財政廳推出了湘消費,是一次創新,是非常有效的實踐。」湖南代表團則介紹稱,由湖南省總工會、省財政廳與騰訊合作開發的「湘消費」消費券發放小程序僅僅用了「24小時開始開發軟體,24 小時完成測試」,同時小程序具有三個特點,第一,必須是微信支付,凡是可以微信支付的地方都可以使用「湘消費」。第二,線下消費,疫情期間,線上消費並沒有太大影響,主要是線下受影響。第三,只能是本人消費。
據了解,3月27日,湖南在全國率先推出微信小程序「湘消費」,以消費券形式將全年可發放的有關節日慰問費未發放部分,加上省總工會此前規定的抗擊疫情特別慰問費,提前一次性發放。「湘消費」微信電子消費券發放後,對經濟拉動效果明顯,其覆蓋全省14個市州的餐飲、商超、旅遊、零售等服務行業,在湖南省境內34萬開通微信商業支付的商家中都可使用。
日前微信發布《就業影響力報告》顯示,湖南消費券僅上線兩周,湖南線下微信支付消費增長330億,惠及19萬餘戶實體商家,小微商戶佔比達8成。湖南省餐飲、休閒娛樂、酒店住宿等日均交易金額都有增長。線下消費活了,不僅有效帶動生產,也進一步帶動員工穩定就業、收入增加,為各行各業「回血」復甦加油助力。
為了促進消費,拉動內需,3月以來從中央到地方都採取了很多措施,其中就包括發放消費券。據商務部統計,已有28個省市、170多個地市統籌地方政府和社會資金,累計已經發放消費券達190多億元。
據了解,湖南、浙江、廣東、武漢等 50 餘省、市、區已通過微信平臺發放電子消費券。
國研新經濟研究院執行院長朱克力指出,發券通常來說是一次性的動作,但通過微信等網際網路平臺發放消費券積累的數據,可加速政府政務電子化建設進程。
國研新經濟研究院執行院長朱克力於《數字消費券效應正在升級》中表示,微信支付發放消費券的特點在於,一方面,政府在微信中建立屬於自己的小程序,通過小程序給當地居民發放消費券,可精準觸達到目標用戶;另一方面,用戶可以很好地留存在政府及商家的公眾號和小程序中,進一步方便消費優惠信息的發布,刺激二次甚至更長期的消費,真正有效幫助政府和商家。同時,小程序等後續可以轉變為政府長期運營的政務服務工具,結合健康碼等線上政務,成為政府構建現代化治理體系不可或缺的數位化助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