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經濟日報
山東臨沂市郯城縣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兩手抓」工作,主動靠前做好服務,通過一系列「政策大禮包」,積極推動企業平穩有序復工復產,為戰「疫」再添戰鬥力,確保努力完成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截至3月5日,全縣88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全部復工復產;累計返崗職工人數10373人,佔全部用工總數的74.2%。其中主營業務收入過億元企業已全部復工,復工率100%;食品、醫藥、電子信息、化工等行業開工率已達100%。
「駐廠員就是企業的『勤務員』」
在臨沂利華紙業有限公司,廠區門口體溫檢測點、人員消毒點的牌子十分顯眼。每個進入廠區的工人都要經過測量體溫、噴消毒液、更換服裝、登記信息四道程序;駐廠員、郯城縣廟山鎮副鎮長張朋興認真監督每一位職工、每一道程序。「疫情防控期間,駐廠員就是企業的『勤務員』的,企業復工復產過程中存在的問題,第一時間協調解決,解決不了的及時匯報給縣經濟運行應急保障指揮部。」張朋興介紹,駐廠員在為復工企業做好服務的同時,也在監督企業是否嚴格執行防疫流程,做到防疫無死角。
企業復工後防疫措施如何監管?口罩、消毒水等防控物資如何保障?員工健康狀況如何掌握……種種環節,都需要決策者提前做好。為此,該縣成立經濟運行應急保障指揮部,並制定專項工作方案,細化落實企業復工標準、流程、管控措施、應急預案,對全縣81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行「一企一專班」三幫一工作機制,即每家企業由一名縣級領導、一家縣直部門、一名駐廠員包幫,全面負責復工企業的疫情防控、要素保障、政策落實等工作,當好企業「店小二」「勤務員」。
「店小二」的入駐,有效解決了企業復工復產過程中遇到的難題。山東元捷電子有限公司主要生產紅外溫度傳感器晶片,2月3日復工後遇到原材料緊缺的問題。包幫領導、縣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馬學準,駐廠員王紀偉得知後,迅速組織專人聯繫,幫助園區內另一家生產引線框架公司復工復產,有效解決了該公司原材料緊缺的問題,目前每天可產各類電子元器件70萬支。陽煤恆通是防疫物資重點保障企業,幫扶專班協調農業銀行發放臨沂首筆抗擊疫情專項貸款4700萬元,滿足了企業資金需求。
8分鐘審批 「郯城速度」與疫情賽跑
「速度快,服務態度好,郯城的審批政策真正在和疫情賽跑,可幫我們企業大忙了。」山東英富路醫療器械有限公司負責人王發平拿著項目立項手續,讚嘆不已。2月12日,山東英富路醫療器械有限公司需要辦理醫用外科口罩項目備案手續,原來需要2天的時間,與有關部門聯繫後,審批服務工作人員主動指導,幫助企業網上申報,快速審批,整個過程僅用8分鐘。該企業投入生產後,將年產3000萬個醫用外科口罩。
在疫情防控期間,為支持企業儘快復工復產,郯城縣推出一系列舉措,以優質高效的審批服務為疫情防控「保駕護航」。一方面,全面推行「網上辦、掌上辦、電話辦」等不見面審批,另一方面,開闢綠色通道,對疫情防控重點保障企業,實行特事特辦、全程幫辦、容缺辦理。在此基礎上,對全縣所有重大工業投資項目實行「一對一」服務,審批手續全面實行幫辦代辦,全力推動項目早開工、早投產、早達效。
提振信心 惠企政策加速落地
東隆服裝公司是郯城縣服裝加工重點企業,2月18日復工復產,承擔10萬件醫用隔離衣的生產任務。「企業要有社會責任和擔當,開足馬力搞生產,同樣是為疫情防控貢獻力量。」公司負責人表示,雖然突然轉產給企業帶來了一定影響,但疫情總會過去,春天總會來臨,企業發展的明天一定會更好。
在郯城,很多企業和東隆服裝一樣,對企業前景充滿信心。為助力企業復工復產,郯城縣陸續推出涉及財稅、金融、商務、就業等方面的惠企政策。
各金融機構加大信貸支持力度,優化業務流程,降低擔保費率,對重點企業財政貼息;稅務部門把最新稅收優惠政策整理成「大禮包」,引導納稅人和繳費人通過手機APP等「非接觸式」渠道辦理稅費有關事項;人社部門開展企業用工需求網上調查,組織開展線上招聘,指導企業規範用工,保障職工合法權益;應急管理部門全力保障企業疫情防控物資需求,加大對企業安全生產指導,對到崗職工詳細摸排,建檔立冊……一條條「硬核」措施,顯示了郯城上下堅決打贏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兩場戰役的決心和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