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文兒
今天剛下班,我就被表姐一通電話給召喚過去,說是好久不見請我喝酒。對於這話我是不信的,因為我這位姐姐一向是無事不登三寶殿,無事獻殷勤,非奸即盜。見面後果然如此,我這邊一杯酒還沒下肚,她那邊就開始唉聲嘆氣鋪墊劇情了,我只好放下酒杯,面帶關切的問上一句「這是發生什麼事了?」
表姐仿佛早就打好了腹稿,語速飛快倒苦水,整件事概括起來很簡單:我那不爭氣的小外甥偷同學錢被抓,老師讓請家長卻碰上表姐出差,然而這件事要是被姐夫發現了,小外甥少不了受一次「男子單打」,愛子心切的表姐只好請求我支援,替她去學校挨頓罵。
比起請家長,我的重點卻放在了「偷錢」二字上,外甥還是個小學生,怎麼學會偷錢了?要知道表姐家不說條件富裕,但也算小康了,難道平常不給孩子零用錢嗎?表姐聽到我的質問,神色尷尬,倒是默認了。解釋說是認為孩子年齡還小,就想著等上初中再給,誰知居然會發生這種事。
聽到這我一聲嘆氣,心理學家早就強調過給孩子零用錢的重要性,為了避免家長忽視,還特地給出了最佳年齡範圍,看來表姐還是不清楚。今天就來說一下,給孩子零用錢的最佳年齡是5~7歲之間,早了晚了都不好,原因很有道理。
早於5歲:不懂花錢,容易被騙走
每當有人問我小時候最難過的事情是什麼?我的回答永遠都是被表哥騙走那一百塊。
事情還是要從二十八年前說起,當時我的父母思想開明,很早就有了給孩子零用錢的意識。於是從我上幼兒園開始,父母每天都會給一鋼鏰兒,卻沒有教過我怎麼花。結果就是年幼的我辛辛苦苦攢了三四個月的小豬儲蓄罐,被表哥花言巧語騙走了,現在回想起來還心痛。
因此,這裡建議家長等到孩子5歲後再考慮零用錢的問題,以免給太早,孩子還不會花,被年長一點的孩子給忽悠走。
晚於7歲:偷錢,心理健康受影響
就像我表姐家孩子,就是零用錢給太晚,如今都10歲了手裡還沒有一分錢,這對孩子的校園生活影響很大。
現實中,大多數孩子在上小學前都會擁有零花錢,或用於興趣愛好,或用於人際交往,沒有零用錢的孩子很難融入到小集體中去。這倒不是說現在的孩子多勢利眼,而是小夥伴一起出門玩,一直蹭別人的吃喝實在說不過去。
孩子也有自尊心,長此以往只好主動退出社交圈,心靈上容易自卑。因此,就算家裡條件不好,家長也要給孩子零用錢,畢竟我們也不差那麼幾塊不是?所以早日給孩子準備一個好看的儲錢罐,很有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