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是孩子的一面鏡子,有什麼樣的家長就有什麼樣的孩子。
剛才看到一個視頻,講的是日本的一個資深的御宅族,把家裡的房子專門收拾出一間來存放自己所收藏的手辦、模型、黏土等各類收藏品。因為這個房間對他來說非常珍貴,平時都是上鎖的,基本不讓任何人進入。
那天他家111歲的老人去世,親戚們過來參加葬禮沒有地方住,就暫住在了他家。他出門辦事回家後看到眼前的一幕差點暈了過去,只見收藏屋的鎖被破壞了,滿屋的手辦散落一地,還有各種模型、DVD也慘不忍睹。
原本老人去世,收藏者的心情就很低落,再加上收藏多年的寶貝一天之內被摧毀,可想而知他有多崩潰。更讓他大跌眼鏡的是,破壞這些收藏品的是其表妹的兒子,而小孩破壞門鎖以及收藏品的時候,表妹是全程跟著的。
也就是說,表妹看到自己兒子做的這些絲毫不覺得有錯,事後反倒微笑著對自己表哥說:「抱歉啦,只是能壞了一點東西,他還是個孩子,原諒他吧。」
收藏者當然不能就這麼算了,畢竟這些東西不便宜,還是當事人多年的心血。收藏者清點了自己的收藏品,發現完全無法修復Figure手辦共38個,限定版的模型41個,DVD/BD等40多片。說到底都是自家親戚,他也不想計較太多了,於是就沒有考慮增值價格,還在原本的價位航打折優惠,最後請表妹家賠付400萬日元。
表妹一下子就怒了,指著表哥的鼻子斥責他坑人,說他是在詐騙,趁機斂財。收藏者只能把自己買這些東西的購買記錄給她看,讓她明白這些不是普通的玩具,而是收藏品,有它們特有的價值。
表妹還是不認投,又換了個方向拐著彎指責表哥看管不力,言外之意就是這麼貴重的東西你為什麼不收好了?自己沒保護好讓別人弄壞了你就該背鍋,賴不上別人。
最後還是表妹夫制止了表妹,直接懟回去:「你怎麼不去把你的包包和鞋子全部弄壞試試看?」
收藏者聽到表妹說出那些話時一定很無語,其實400萬日元的賠償並不算太大的數目,可表妹的態度卻讓人傷透了心。熊孩子背後站著熊家長的例子還少嗎?有多少讓人氣憤的事件,最後的問題都不是在孩子身上,而是家長。
「他還是個孩子」不代表他不用負責,你也沒權利讓別人替你的無知買單,如果你沒有教育好自己的孩子,總會有人替你來教育,到時候只怕你會追悔莫及。
我想起了前兩天看到的一個關於國慶節看電影的事件,事情發生在海口,當天上映了一部動畫片,只賣出去了三張票,是一位家長帶著兩個小朋友。轉天工作人員發現銀幕出現了問題,修理的時候銀幕上驚現很多小腳印,於是他們便調看了監控錄像,結果令人氣憤的一幕發生了。
從監控中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在電影放映的過程中,兩個小朋友壓根沒有好好坐在座位上觀看,而是從第4排直接跑到了第1排追逐玩耍,覺得不盡興就又跑到了屏幕面前,兩人開始輪番用腳踢屏幕。而帶他們去看電影的大人就坐在一旁管都不管,就好像兩個孩子是空氣一樣,這究竟是怎樣的家長?正常人都會覺得這樣危險吧,萬一孩子被電到算誰的?到時候又要來找影院賠償。
現在,影院銀幕表層的金屬粉已經徹底脫落,電影成像完全變形,影院被迫暫停開放。據統計,光是銀幕製作費用這一項就高達一萬多元,這還不算銀幕製作的半個月影院關門所造成的其他虧損。
每一個熊孩子背後都有一個熊家長,這句話真是有道理。家長沒有盡到監護人的職責,應當承擔全部責任,包括設備維修費用和停止播放期間的誤工費用等,這個賠償沒毛病。
如果這些損失能讓家長醒悟,今後好好教育孩子,也算是值了。怕就怕熊孩子屢教不改,家長繼續不以為然,那孩子們的未來也沒什麼好期待了。
人民日報曾發出過一個「熊孩子」行為自查表,為大家總結了10種「熊家長」容易慣壞孩子的行為,希望大家能引以為戒:
1.給孩子特殊待遇
孩子在家的時候肆無忌憚,眼裡沒有尊重別人一說,做什麼都搞特殊,比如吃「獨食」、擁有電腦、電視優先使用權等等,這樣發展下去,孩子不但會懷有莫名的優越感,還會變得自私,沒有同情心。
2.孩子犯錯當面袒護
雖然孩子年紀小做錯事很正常,但家長們過分護短,打不得罵不得的態度就很有問題了,尤其是以「他還是個孩子」為理由袒護孩子,只會使他們毫無是非觀念,對未來有弊而無一利。
3.過分注意孩子
把孩子當成重心,天天圍著孩子轉,無形中讓孩子習慣了被關注、被愛護,一旦外界不這樣對自己,內心就受不了。
4.輕易滿足無理要求
因為孩子所要的東西很小很容易獲取,家長就沒有選擇性的照盤全收,這樣很容易把他們養成不懂得珍惜、拼命尋求究物質享受的人。
5.允許孩子生活懶散
很多家長覺得孩子小,就算挑食、睡懶覺、沒有節制的玩耍等都沒有關係,等年齡大了,慢慢就會改。可殊不知,這樣容易讓孩子缺乏上進心和毅力,習慣了得過且過,後果更不堪設想。
6.對孩子央求
一些家長活得沒有威嚴,不會命令孩子去做什麼,而是用懇求的口吻無下限的拉低自己的底線去迎合孩子的需求,長此以往,孩子會越來越不怕父母,進而不尊重長輩。
7.包辦替代
孩子幾歲就該做幾歲的事情,而有的孩子三四歲還要餵飯,五六歲自理能力還極差。都是源於家長給了他們「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如果不改掉凡事包辦替代的習慣,孩子只會越來越懶。
8.大驚小怪
孩子磕了碰了、生個小病等都很正常,家長不必驚慌,嚇得不知所措。畢竟大驚小怪的態度是會傳染的,家長的情緒直接會影響到孩子,如果家長表現的高興一點,孩子自然會開心起來。
9.剝奪獨立
大部分的家長對孩子都是「含在嘴裡怕化了,捧在手裡怕掉了」。可越是這樣,孩子越會依賴家長,我們常說「耗子扛槍窩裡橫」,指的就是這一類孩子,其實,著更多的是一種性格缺陷,是由家長的剝奪獨立開始的。
10.害怕哭鬧
害怕孩子哭鬧的父母是無能的父母,若放任孩子打罵父母,會在TA性格中播下自私、無情、任性的種子。
今日話題:你遇到過熊孩子嗎?當你遭遇熊孩子的奇葩行為時你會怎麼做?歡迎一起來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