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孩子毀百萬手辦遭索賠,家長認為在詐騙:別再拿他是孩子當藉口

2020-10-10 問題寶寶

家長是孩子的一面鏡子,有什麼樣的家長就有什麼樣的孩子。

剛才看到一個視頻,講的是日本的一個資深的御宅族,把家裡的房子專門收拾出一間來存放自己所收藏的手辦、模型、黏土等各類收藏品。因為這個房間對他來說非常珍貴,平時都是上鎖的,基本不讓任何人進入。

那天他家111歲的老人去世,親戚們過來參加葬禮沒有地方住,就暫住在了他家。他出門辦事回家後看到眼前的一幕差點暈了過去,只見收藏屋的鎖被破壞了,滿屋的手辦散落一地,還有各種模型、DVD也慘不忍睹。

原本老人去世,收藏者的心情就很低落,再加上收藏多年的寶貝一天之內被摧毀,可想而知他有多崩潰。更讓他大跌眼鏡的是,破壞這些收藏品的是其表妹的兒子,而小孩破壞門鎖以及收藏品的時候,表妹是全程跟著的。

也就是說,表妹看到自己兒子做的這些絲毫不覺得有錯,事後反倒微笑著對自己表哥說:「抱歉啦,只是壞了一點東西,他還是個孩子,原諒他吧。」

收藏者當然不能就這麼算了,畢竟這些東西不便宜,還是當事人多年的心血。收藏者清點了自己的收藏品,發現完全無法修復Figure手辦共38個,限定版的模型41個,DVD/BD等40多片。說到底都是自家親戚,他也不想計較太多了,於是就沒有考慮增值價格,還在原本的價位打折優惠,最後請表妹家賠付400萬日元。

表妹一下子就怒了,指著表哥的鼻子斥責他坑人,說他是在詐騙,趁機斂財。收藏者只能把自己買這些東西的購買記錄給她看,讓她明白這些不是普通的玩具,而是收藏品,有它們特有的價值。

表妹還是不認投,又換了個方向拐著彎指責表哥看管不力,言外之意就是這麼貴重的東西你為什麼不收好了?自己沒保護好讓別人弄壞了你就該背鍋,賴不上別人。

最後還是表妹夫制止了表妹,直接懟回去:「你怎麼不去把你的包包和鞋子全部弄壞試試看?

收藏者聽到表妹說出那些話時一定很無語,其實400萬日元的賠償並不算太大的數目,可表妹的態度卻讓人傷透了心。熊孩子背後站著熊家長的例子還少嗎?有多少讓人氣憤的事件,最後的問題都不是在孩子身上,而是家長。

「他還是個孩子」不代表他不用負責,你也沒權利讓別人替你的無知買單,如果你沒有教育好自己的孩子,總會有人替你來教育,到時候只怕你會追悔莫及。

我想起了前兩天看到的一個關於國慶節看電影的事件,事情發生在海口,當天上映了一部動畫片,只賣出去了三張票,是一位家長帶著兩個小朋友。轉天工作人員發現銀幕出現了問題,修理的時候銀幕上驚現很多小腳印,於是他們便調看了監控錄像,結果令人氣憤的一幕發生了。

從監控中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在電影放映的過程中,兩個小朋友壓根沒有好好坐在座位上觀看,而是從第4排直接跑到了第1排追逐玩耍,覺得不盡興就又跑到了屏幕面前,兩人開始輪番用腳踢屏幕。而帶他們去看電影的大人就坐在一旁管都不管,就好像兩個孩子是空氣一樣,這究竟是怎樣的家長?正常人都會覺得這樣危險吧,萬一孩子被電到算誰的?到時候又要來找影院賠償。

現在,影院銀幕表層的金屬粉已經徹底脫落,電影成像完全變形,影院被迫暫停開放。據統計,光是銀幕製作費用這一項就高達一萬多元,這還不算銀幕製作的半個月影院關門所造成的其他虧損。

每一個熊孩子背後都有一個熊家長,這句話真是有道理。家長沒有盡到監護人的職責,應當承擔全部責任,包括設備維修費用和停止播放期間的誤工費用等,這個賠償沒毛病。

如果這些損失能讓家長醒悟,今後好好教育孩子,也算是值了。怕就怕熊孩子屢教不改,家長繼續不以為然,那孩子們的未來也沒什麼好期待了。

人民日報曾發出過一個「熊孩子」行為自查表,為大家總結了10種「熊家長」容易慣壞孩子的行為,希望大家能引以為戒:

1.給孩子特殊待遇

孩子在家的時候肆無忌憚,眼裡沒有尊重別人一說,做什麼都搞特殊,比如吃「獨食」、擁有電腦、電視優先使用權等等,這樣發展下去,孩子不但會懷有莫名的優越感,還會變得自私,沒有同情心。

2.孩子犯錯當面袒護

雖然孩子年紀小做錯事很正常,但家長們過分護短,打不得罵不得的態度就很有問題了,尤其是以「他還是個孩子」為理由袒護孩子,只會使他們毫無是非觀念,對未來有弊而無一利。

3.過分注意孩子

把孩子當成重心,天天圍著孩子轉,無形中讓孩子習慣了被關注、被愛護,一旦外界不這樣對自己,內心就受不了。

4.輕易滿足無理要求

因為孩子所要的東西很小很容易獲取,家長就沒有選擇性的照盤全收,這樣很容易把他們養成不懂得珍惜、拼命尋求究物質享受的人。

5.允許孩子生活懶散

很多家長覺得孩子小,就算挑食、睡懶覺、沒有節制的玩耍等都沒有關係,等年齡大了,慢慢就會改。可殊不知,這樣容易讓孩子缺乏上進心和毅力,習慣了得過且過,後果更不堪設想。

6.對孩子央求

一些家長活得沒有威嚴,不會命令孩子去做什麼,而是用懇求的口吻無下限的拉低自己的底線去迎合孩子的需求,長此以往,孩子會越來越不怕父母,進而不尊重長輩。

7.包辦替代

孩子幾歲就該做幾歲的事情,而有的孩子三四歲還要餵飯,五六歲自理能力還極差。都是源於家長給了他們「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如果不改掉凡事包辦替代的習慣,孩子只會越來越懶。

8.大驚小怪

孩子磕了碰了、生個小病等都很正常,家長不必驚慌,嚇得不知所措。畢竟大驚小怪的態度是會傳染的,家長的情緒直接會影響到孩子,如果家長表現的高興一點,孩子自然會開心起來。

9.剝奪獨立

大部分的家長對孩子都是「含在嘴裡怕化了,捧在手裡怕掉了」。可越是這樣,孩子越會依賴家長,我們常說「耗子扛槍窩裡橫」,指的就是這一類孩子,其實,著更多的是一種性格缺陷,是由家長的剝奪獨立開始的。

10.害怕哭鬧

害怕孩子哭鬧的父母是無能的父母,若放任孩子打罵父母,會在TA性格中播下自私、無情、任性的種子。


今日話題:你遇到過熊孩子嗎?當你遭遇熊孩子的奇葩行為時你會怎麼做?歡迎一起來討論!

相關焦點

  • 熊孩子擅闖房間,砸毀百萬手辦遭索賠,家長耍賴:你這是詐騙
    ,砸毀百萬手辦在熱愛二次元的動漫收藏界,一直有這麼個說法:「宅男一面牆,北京一套房」,那些收藏手辦的貴重和價值遠比一般人想像的高得多。在日本一位宅男就遭遇了百萬手辦被熊孩子砸毀的悲慘事件。那天,宅男家附近一位近親長輩111歲高齡時辭世,因為喪禮舉辦的地方離宅男家也比較近,於是,一些居住較遠的親戚在喪禮期間就借宿在了宅男家。
  • 「熊孩子」能有多熊?在百萬豪車上玩滑梯,家長遭索賠25萬
    說到底,區別在於孩子是否是人們眼中的「熊孩子」,而「熊孩子」是怎麼練成的?這就關係到家長的教育了。「熊孩子」到底能有多「熊」?在百萬豪車上玩滑梯,家長遭索賠25萬!近日一則熊孩子搗蛋事件就在網上火了,某車主買了輛二手的豪車——AstonMartin。
  • 熊孩子弄壞一牆手辦,家長拒絕賠償,直言:你這就是訛人
    很多人看到熊孩子,下意識的反應就是跑。我們能夠理解小孩子皮,但是我們不能理解的是熊孩子背後的家長,正是由於他們的縱容,才讓熊孩子肆無忌憚,開始了破壞之路。熊孩子家長對於自家孩子的破壞能力,還認為是娃厲害的表現,殊不知這是讓人十分厭惡的行為。
  • 珍藏手辦被熊孩子破壞,索賠2000元遭拒,家長:不就是個破塑料嗎
    有一天隔壁鄰居家的孩子到筱筱家玩耍,孩子趁筱筱不注意就跑到了她的房間,好奇心滿滿的孩子不小心把筱筱柜子上其中一件珍貴的手辦弄壞了,這個手辦是親戚從日本帶回來送給她的,價值2000塊,筱筱知道了以後,氣急敗壞地要求對方父母賠償,自己的玩物被毀本來已經是一件十分令人難以接受的事情了,沒想到鄰居家孩子的媽媽非但沒有道歉,還火高氣焰地說:&34;
  • 熊孩子掰斷勞斯萊斯「小金人」遭索賠,家長質疑:有啥金貴的?
    熊孩子掰斷勞斯萊斯「小金人」遭索賠,家長質疑:有啥金貴的?別看現在大家的經濟水平都有了明顯的提高,但是,不是所有的人都能購買的一輛百萬級別的勞斯萊斯。當車主要求賠償的時候,家長卻質疑說它有什麼金貴的?首先,眾所周知勞斯萊斯的小金人可是旗艦車型上面才會擁有的飛天女神立標,而且不管是勞斯萊斯還是其他的汽車品牌,立標可是高端汽車的代表,意味著這輛汽車價值不菲。況且勞斯萊斯的立標做工可是更加精緻細膩。
  • 過萬元手辦被熊孩子「肢解」,寶寶小不懂事,不是家長逃避的理由
    ,竟將萬元手辦「大卸八塊」最近有網友在網上吐槽熊孩子和熊家長,他本人是一個動漫迷,在家裡收藏了許多手辦,臥室裡滿滿都是。有的手辦十分稀有,價值上萬元,這讓他很是痛心。孩子的家長在得知這件事情之後,表示不知道這些玩具這麼值錢,要是早就知道的話,不會讓孩子去碰的。還說自家孩子還小不懂事,不要跟孩子一般見識。
  • 熊孩子掰壞親戚手辦,寶媽不屑:這能值幾個錢?聽完價格蒙了
    現在生活條件好了,獨生子女又多,好幾個大人圍著一個孩子轉,自然容易出現許多被寵壞的「熊孩子」。熊孩子們興風作浪也不是一天兩天了,家裡親戚有熊孩子的,也基本上在孩子來之前都會做好鎖上房間門、放置好貴重物品之類的準備,防止小孩子因為好奇弄壞東西,但是再怎麼千叮嚀萬囑咐,再怎麼防範,還是敵不過熊孩子的「好奇心」。
  • 「熊孩子」借住親戚家,拆門鎖毀百萬手辦,網友:沒教養
    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孩子的行為往往繼承了家長的一些習慣。俗話說得好,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更何況是生養自己的父母呢。如果家長自身的品格是很高尚的,那麼孩子在日常的行為舉止中也會比較得體,但是如果家長自己就非常的縱容孩子,孩子很可能就變成別人口中的「熊孩子」。
  • 熊孩子弄壞昂貴手辦,媽媽不教育還幫助辯駁:破塑料值幾個錢?
    文丨姜媽(文章原創,版權本人所有,歡迎媽媽們轉發分享)現在的生活當中已經屢見,伴隨這些熊孩子的出現,背後有很多的社會現象值得大家去思考,尤其是孩子為什麼會變熊的原因也值得父母去深思,熊孩子的背後一定都會有熊家長,的確也是如此。
  • 熊孩子掰斷15萬手辦,家長溺愛是害子毒藥
    &34;熊孩子掰斷15萬手辦,家長溺愛是害子毒藥有位網友分享出了自己整治&34;的經歷,看著大快人心,卻也讓不少人開始反思起現代父母對子女的教育來。&34;是網友的遠房表弟,從小被父母和爺爺奶奶慣壞了,只要是他想要的東西,就必須要給他。
  • 熊孩子弄壞昂貴手辦,家長護娃拒絕賠償
    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一個聽話懂事的孩子。不過,有不少孩子在父母的教育時,不僅沒有成為聽話的懂事的孩子,反而還變成了人人討厭的「熊孩子」。熊孩子無論是在家裡還是在外面,總是去給父母製造一些麻煩,他們最大特點就是好奇心強,破壞力也強。不論到了哪裡都喜歡搞破壞,不懂得為大人著想,做出一些讓人很討厭的事情。
  • 「就一破塑料不值錢」,熊孩子掰斷13萬手辦,家長的寵愛是毒藥
    家裡面如果有熊孩子的話,一般家長更容易勞心費神,淘氣的孩子在家裡面也經常會出現各種問題,也會經常被家長訓斥。但儘管家長經常訓斥這幫淘氣的孩子,但孩子依然不聽話,甚至還會做出更過分的事情,一般如果只是在家裡面犯錯還好,家長最害怕的是孩子在外面給自己惹禍,因為這些都是未知的。
  • 熊孩子掰壞親戚手辦,寶媽不屑:能值幾個錢?聽完價格後不吭聲了
    現如今,家長們更加注重對孩子的教育問題,畢竟沒有哪個家長希望自己的寶寶被扣上「熊孩子」的帽子,而自己被打上「熊家長」的標籤。但孩子淘氣是每個家長都會面臨的問題,而一些家長出於寵愛孩子的緣故,在面對寶寶「搞破壞」的行為時選擇視而不見,甚至還會毫不猶豫的選擇偏袒。
  • 熊娃背後都有熊父母,熊孩子掰斷16萬手辦,不料母親不批評反包庇
    教育孩子立規矩當然也是非常重要的。為什麼現在社會上有那麼多的「熊孩子」呢,就是因為家長沒有在立規矩的年齡給他們正確的示範,最怕的不是熊孩子不做作業,而是沒有規矩。但是一些熊孩子背後的熊父母根本不懂慣子如「殺子」的道理,當孩子惹出事情時,不批評孩子,反倒是包庇起來了。
  • 熊孩子弄壞20萬手辦,家長卻護娃拒賠:一堆破塑料,想訛錢嗎
    走之前不是沒有擔心,因為這個親戚的孩子皮他也不是第一天知道,只是那些手辦都在房間,孩子應該看不見,而且父母也都在家應該沒事,就放心出門了。,不知道這個熊孩子什麼時候溜進了房間,將他的手辦掰的稀碎,個個都缺胳膊斷腿的。
  • 熊孩子弄壞珍藏手辦,家長拒絕賠償:"一堆破塑料賠五萬,訛錢呢"
    而往往父母對熊孩子的這種縱容態度,導致熊孩子做事更加肆無忌憚,最後造成不可挽回的後果。熊孩子弄壞珍藏手辦,家長拒絕賠償收集過手辦的小夥伴應該清楚,一些限量版的手辦價格昂貴,出手價就要好幾萬,而且是可遇不可求的,一旦錯過就可能再也遇不到了。
  • 熊孩子摔壞親戚15萬手辦,家長護短拒賠償
    作者/萌媽編輯/萌媽說到&34;這三個字,往往讓很多人非常頭疼,有些小孩是調皮,也有一些小孩明知道後果卻還故意搗蛋,如果家長不及時教育,最後受害的也只有孩子。來到其中一個房間,小孩看到柜子裡面擺滿了很多玩具,於是便打開柜子,拿出了幾個玩具,其中幾個手辦被熊孩子拆得亂七八糟。要知道這些手辦是非常昂貴的,熊孩子直接摔壞了親戚15萬手辦,堂弟發現之後特別生氣,要王先生賠償。
  • 熊孩子弄壞手辦,父母拒絕賠償
    熊孩子弄壞20萬手辦,家長拒絕賠償隨著二次元文化的流行,很多年輕人都入了手辦的「坑」,而這些手辦大都價值不菲,如果不幸被熊孩子看到,那只能用「災難」來形容。小艾就是二次元文化的「忠實粉絲」,她曾拖朋友從日本購買了許多動漫手辦,其中有兩個限量版是她最喜歡的,價值20萬。有一天,小艾的親戚帶孩子來她家玩,她知道這是個熊孩子,還特意將自己珍藏的手辦藏到了臥室裡,以免被孩子發現。
  • 「一個塑料值幾個錢」,熊孩子掰斷朋友家手辦,家長卻毫不在意
    當孩子闖禍之後,大部分家長都會選擇懲罰孩子,但總有些家長總是喜歡護著自己的大寶貝,不管孩子做出什麼樣的錯事,家長不僅不說孩子,自己也覺得理所當然。這也導致生活中出現了越來越多的熊孩子,這樣的孩子不僅會影響自己,還會給別人帶來麻煩,那些總是慣著孩子的家長,也要多進行反思,不要到孩子長大之後再後悔。
  • 熊孩子與家長應對策略點評||熊家長會讓熊孩子越來越熊
    【我的評價】我相信,這兩個孩子將來將會越來越「熊」,並且家長不教,不讓孩子知道什麼事情可以做,什麼事情不可以做,再過幾年,你再想教,孩子也不給你機會了。因為孩子的教育是有時效性的。C熊孩子事件:7歲的兒子放學後在家玩,把一瓶墨汁從陽臺潑下,樓下的鄰居們全都遭了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