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12月29日)下午,西安市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了千億國企任命「娃娃高管」的處理情況。因違反組織紀律和工作紀律,有4名處級以上領導幹部被問責。披露的細節顯示,「娃娃董事長」李甜只是掛名而已,西安高新控股實質上是高新區財政局局長王進傑在「垂簾聽政」。
之前,3名「娃娃高管」已按程序被免職,王進傑也被免職。但是,在此次事件結束的同時,又曝出了山東省淄博市臨淄區的百億國企臨淄公資任命「娃娃高管」的事件。而這種任命「娃娃高管」擔任國企高管的現象,全國又有多少呢?
財政局長「垂簾聽政」
根據通報,2018年9月4日,主持高新區財政局工作的時任副局長王進傑為規避正式在編人員不得在下屬企業兼職的規定,擬定勞務派遣制員工李甜為法定代表人、董事長、總經理人選,聘用制員工朱玥、趙雪瑩為董事人選,並對外發布了董事會任命決議。
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6月底,西安高新控股總資產1270億元。這樣的「千億國企」,王進傑就算有天大的膽子,也不可能放心交到三個「娃娃高管」手裡的。所以,在任命的同時,王進傑還留了一手——李甜與王進傑又籤訂了《法定代表人授權委託書》,授權並委託王進傑全權負責高新控股經營管理等相關業務。
也就是說,雖然李甜名義上是西安高新控股的法定代表人、董事長、總經理,實際上只是提線木偶,背後「垂簾聽政」的還是王進傑。
此後,高新區財政局還安排李甜兼任高新控股名下6家公司高管職務。李甜、朱玥、趙雪瑩與之前任命的4名兼職董事實際均為掛名,並無任何經營管理職權,在所兼職單位也均沒有領取薪酬。根據後來的通報,李天等3人的月工資分別為4351元、3600元、4200元。
這次任職在11月初被媒體曝光,並引發大量關注。11月3日晚間,西安高新區財政局官方微博對此進行了回應,但只是避重就輕地表示「在選用企業管理人員的方法上,我們還存在不科學、不完善等問題。」
這樣的回應顯然不能服眾。11月4日下午,西安高新區財政局發布聲明,稱「已決定對該三人停職並啟動相關法律程序」,並已對三人擔任高新控股董事長、董事的情況及財政局人員是否存在違紀違規問題展開調查。
緊接著,11月5日,西安高新區財政局再次發布聲明稱:「經初步核實,高新區財政局違反管委會國有企業管理人員任用的相關規定,擅自變更企業法人代表及董事,經研究決定免去王進傑同志西安高新區財政局局長職務。」
12月3日,西安高新控股召開股東會,會議決定免去李甜、趙雪瑩、朱玥董事職務,免去李甜董事長職務,選舉並任命黨發龍為公司董事長。隨後召開的董事會決定免去李甜公司總經理職務,決定在新聘總經理任職之前,暫由黨發龍代為履行相關職責。
而根據昨天下午新聞發布會的通報,西安市已對4名處級以上領導幹部進行問責。其中,給予黨紀處分2人,誡勉談話2人;對高新區財政局局長王進傑免職,對3名掛名「高管」按程序免職;高新區黨工委、管委會分別向市委、市政府作出書面檢查並切實整改。
「娃娃高管」知多少
對於這次事件,西安市聯合調查組指出:
高新區財政局不認真執行上級關於清理兼職的有關決定,用非在編員工掛名公司「高管」,搞變相兼職,違反了組織紀律和工作紀律。高新區黨工委組織人事部對高新控股高管任用疏於管理,對財政局擅自變更高新控股高管失察失管。高新區黨工委、管委會落實黨管幹部原則不到位,致使違規任用國企高管問題發生,在社會上造成不良影響,履行主體責任不力。
那麼,存在國企高管違規任命的只有西安市高新區財政局嗎?有博主指出:「也別揪著先不放,放眼全國,一堆堆所謂的城投公司不都是這個套路嗎?只是沒有同時任命一批明顯資歷、學歷不服的80、90後這麼扎眼罷了。」
在西安高新控股「娃娃董事長」事件曝光之前,10月31日,淄博市臨淄區公有資產經營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臨淄公資」)披露了《2018年度第一期中期票據募集說明書》。這家總資產達132億元的國企,9名董監高竟全為「80、90後」!
其中,1988年10月生人的董事長兼總經理張海港僅是大專學歷,2014年1月入職臨淄公資擔任財務部項目助理、項目經理,2015年11月就擔任起了淄博市臨淄區公有資產經營有限公司董事長,彼時張海港只有27歲。
不單單董監高都是「80、90後」,募集說明書顯示,截至2018年6月末,淄博公資本部及控股子公司在崗職工共計61人,這些人員的年齡均在35周歲以下。也就是說,淄博公資上上下下全部為「80、90後」。
當然,有關方面也可以用「年輕有為」來進行辯解。此次事件曝光後,淄博市臨淄區委宣傳部在通報中的提法是「董監高『年輕化』問題」,有當地官員在接受媒體採訪時也表示:「其實80後已經不年輕了,他們到了可以承擔一定責任的年齡。」
但臨淄公資並不是一直如此。2014年4月的《2014年淄博市臨淄區公有資產經營有限公司公司債券募集說明書》顯示,當時臨淄公資的5名董事會成員全部為「60後」。其中,董事長王守國1965年2月生人。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證券報(ID:xhszzb)記者查詢發現,臨淄公資原董事長王守國歷任臨淄區財政局副局長、臨淄區朱臺鎮書記、臨淄區財政局局長等職。此前卸任西安高新控股法定代表人、董事長兼總經理的閻玲,在2016年也曾擔任西安高新區財政局局長。
兩次「娃娃高管」任命都是地方財政局長卸任後上位,這僅僅是巧合嗎?
在12月9日下午的情況通報中,淄博市臨淄區委宣傳部官方微博「臨淄發布」稱,臨淄區委、區政府高度重視,已成立由紀檢、組織、人社等部門組成的工作組,對公有資產公司董事會成員任用情況進行調查,將根據調查結果依法依規進行處理。
而與西安高新區在事情發生之初拿工資和出身說事一樣,臨淄區國有資產管理局給媒體提供的資料也顯示,包括1988年出生的董事長張海港在內的高管團隊,最低月薪2903.40元,最高月薪5387.16元,他們的父母多為農民、退休教師和醫院職工等。
但是,這樣的回應,能迴避國企高管任命的問題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