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黎子流和歐廣源等廣東老一輩的同志說起普通話來,就如同如今的小朋友說廣東話那樣,顯得十分費勁,而且還經常鬧出很多讓人捧腹大笑的笑話趣味。不單單他們,就連見多識廣的廣東著名粵劇表演藝術家紅線女說起普通話都帶有濃濃的廣東口音。
1985年,紅線女參加中央電視臺春節聯歡晚會,當時她接連唱了《花市》和《花城之春》兩首粵曲。臺下的觀眾即便不同聽廣東話,但是都被她音質優美、青翠秀麗的歌聲感染,贏得滿堂掌聲。但是她和主持人進行對話的時候,她的普通話還是讓人覺得有點拗口。連像紅線女那樣的藝術家普通話還是如此普通,可想而知當時的廣東人普通話水平是怎麼樣。
在八九十年代的廣東, 粵語、潮汕話、客家話就是官方語言一般的存在。當時廣東電視臺的廣播就有粵語、潮汕話、客家話和海南話,大家的工作和生活都很少接觸到普通話。即便語文課,背古詩詞很多都用粵語,不少學生語文考試時候的害怕的就是第一題拼音題。不過這些都已經成為歷史了,如今就連很多家庭都用普通話和孩子進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