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課攝影技巧之光線的運用
光線可以從不同的角度分類。一般來說,氛圍自然光和人造光。自然光主要是太陽光以及通過月亮的反射光。人造光的種類就比較多了,電子閃光燈、白熾燈、碘鎢燈、霓虹燈以及影棚聚光燈等等。這些光源條件下都可以進行不同效果的攝影。無論哪種光源,基本都從以下幾個方向投向配拍攝的景物。也就是順光、側光、前側光(斜側光)、後側光(側逆光)、逆光、頂光和腳光。為了討論清楚各種光線條件下畫面的效果,我們這裡就每一種光線條件下分別舉出人物和風光兩個圖例進行說明。
順光
順光是指光線的投射方向和拍攝方向一致的光線。在這樣的光線環境下,運用順光攝影的特點是拍攝的景物明亮、鮮豔,色彩還原真切,景物的陰影極少。
被攝主體面向鏡頭的一面被照亮,受光面不會產生陰影,主體色彩以及形態等細節特徵都可以得到很好的表現
順光拍攝人物時讓模特側臉,其面部會出現明暗層次的變化。
順光拍攝風光有顏色的景物色彩豔麗,暗部的景物連成一片,個體形狀差異不明顯,縱深層次不夠清晰,但是,紅色的食物充當了前景,使這張照片變的豐滿起來。
2.前側光
前測光是光線從與照相機成大約45度角的左側或者右側投向被拍攝的景物。特點是景物較大面積接受強光,較小面積接受反射光,因此,畫面會產生一定的陰影,增強了畫面的明暗差別,有利於強化景物的立體感、質感、透視感以及影調的變化,比較適合拍攝人像以及風光。
可以很明顯的看到山川有強烈的明暗對比
3.側光
側光(側面光)是從與照相機成大約90度角的左側或者右側投向被拍攝的景物。特點是景物側面受光,正對照相機鏡頭的一面大多接受的是反射光,因此,受光的一面很亮,接受反射光的部分較暗。。缺點是,往往形成一半明一半暗的過於折中的影調和層次,在大場面的景色中往往形成不均衡。這就要求在構圖上考慮受光面景物和陰影在構圖上的比例關係。
像這樣就能很好的避免陰陽臉
左側樹林以橫向投影在畫面裡,使原本呆板的豎線條畫面由於有了橫線條交叉融合,畫面顯得較為活躍。形成了較好的透視感。
4.後側光
後測光(側逆光)是光線從與照相機取景方向成大約135度角的左側或者右側投向被拍攝的景物。特點是景物較小面積接受強光,較大面積接受反射光,因此,景物的輪廓光較強,有助於表現景物的立體感。可以認為,這種光線是攝影人最喜歡的光線。問題是朝向鏡頭的景物較暗,需要適當補光或者拍攝時調整曝光組合。
可以看到頭髮這邊的光是比較足的,完美的輪廓光讓照片更上了一個檔次
地面上的光影,提升了整個照片的空間感
光影位置的不同,帶來的效果也是不同的,可以和上面的側光做對比
5.逆光
陽光照射的方向與照相機鏡頭取景的方向在同一條軸線上並且完全相反,是從景物的背面投射過來,直接投向鏡頭鏡面的光線。這種光線條件下景物整體輪廓清晰,面對鏡頭背對陽光的一面光線較暗,畫面達到了最大反差。如果曝光正確,可以得到畫面亮麗、反差較強,立體感明顯的作品。
在全逆光條件下,人物周邊被光線勾勒出了明顯的輪廓,出現了最佳的輪廓光效果。大光圈虛化了前景以及背景,突出了人物形象
6.剪影
剪影也可以說是逆光拍攝的產物,確實蠻吸引人的
7.頂光
頂光顧名思義就是從頭頂上照射下來的光線,又叫骷髏光。最具代表性的頂光就是正午的陽光,這種光線使凸出來的部分更明亮、凹進去的部分更陰暗,它會使人物的眼睛、鼻子下方出現難看的陰影。常用在劇場
記得一定要抬頭!!!!!
這個光是真的不好駕馭的
也可以用手擋一下
適合拍空闊的景
8.陰天的光
由於陰天時天空中雲層較厚,使得光線柔和,方向性差。源於這一特性,拍出的照片反差小、明暗交界模糊、陰影不明顯。攝影師根據這些特點,可以拍攝一些需要表現細節清晰,層次豐富的題材,比如這種光線下拍攝人像就效果很好。
陰天拍照時,要求攝影者要揚長避短,首先了解了陰天時光線的特點,再根據這些特點進行發揮,往往能拍出一些好天氣很難得到的特殊效果。
9.影子攝影
光影光影,有光,就有影子,來,我們欣賞一波影子攝影
需要大家開腦洞了,這裡就不多說了
10.底光
細心的朋友會發現,講了頂光,為啥沒有底光那是因為怕嚇著大家啊
新手遠離底光
好了,今天給大家講了10種光,大家快出去找小姐妹小帥哥約拍吧,攝影不能眼高手低,希望大家都能拍出像樣的片子,我們下期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