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各地高考狀元相繼出爐,河北省的衡水中學這一次仍舊不負所望,給家長們交出了一份滿意的答卷。
20多年前的「野雞學校「,如今成為眾家長爭捧的一所高中,其原因不外乎衡中的高升學率:連續多年一本升學率在90%以上,每年約有200人考入清華和北大。
有人說衡中這所「高考工廠」和毛坦廠最大的不同是:衡中的學生生源是掐尖,而毛坦廠是把普通的學生「修理」成重點大學。
有人說:衡中模式一旦升學率下降,「神話」便不復存在,並終將淘汰。
樹大自然招風,這些年對于衡中的爭議從未停止過,相信看了以下對于衡中的各方面詳情,每個人心中都會有定論。
衡中是把「公立民辦」這個模式玩到了極致,原衡水中學被稱為「本部」,2014年新建的衡水一中是一所私立高中,被稱為「南校區」。去年,衡水中學實驗學校(民辦寄宿制學校)也開始招生,三校共用一套領導班子、師資資源、管理系統、共同計算高考升學率。
所以衡中只是一個統稱,它實際上是由三所學校構成。
衡水一中因其私立屬性,能夠廣泛招生全國各省市的生源,打破了公立學校的規模限制,把每屆學生的數量擴展到6000多人,相當於一般高中的6倍。人數如此眾多,再徵收高額學費,就可以用高額工資和獎金聘請高級講師,投資教研組,如此形成良性循環。
看到這種「公立民辦」性質如此有「甜頭」,河北省各地學校爭相模仿,並且全國各省學校也開始盛行。衡中一直處於「一直被模仿,從未被超越」的境地,原因之一也在於這種模式開始的比較早,後浪即使追趕,也得假以時日。
1、一天時間安排。
衡中的家長和學生,都習慣於學校以「小時」為單位來計算放假時間。下午5:30把孩子接回家,或者接到附近早先預定好的酒店,共度十幾個小時,第二天早晨八點,就是孩子們的返校時間。
學校除了在時間的安排上十分的緊湊,在其他的地方也都有很明顯的體現:
(1)洗手間就在教室的對面。
(2)食堂的飯菜共同特點是,打好了放在同一個碗裡,全部蓋澆,這樣每個學生打飯只需要挑選一次,減少學生一個一個菜慢慢挑選的時間。
(3)每棟教學樓的入口處、每間教室的門口都貼有倒計時。
2、對于衡中的學生,特別是高三的學生,「跑」是貫穿於一天的學習和生活的。
就餐時間到了,跑到食堂。
吃飯時間逐漸壓縮,到了高三時,5分鐘吃完飯已經屬於常態,就這樣幾乎可以成為狼吞虎咽的的速度,很多學生還能一邊看書一邊吃飯。
吃完飯後又是跑到教室。
高三教學樓裡的洗手間,處處可見女生的牙刷筒、洗面奶。從起床到跑操只有15分鐘,很多人根本來不及洗漱,只有利用課間的時間進行。
在衡中,執勤的「小黃帽」隨處可見,班級和班級之間互查。
曾經在衡中就讀的一位披露:自己在教室裡感到口渴了,擰開水杯蓋,喝了一口水後再蓋上杯蓋,短短的十幾秒鐘的一個動作,就被「小黃帽」記錄在冊,扣了班級的分數。班級分數和老師的獎金掛鈎,老師很是憤怒,要他寫檢查檢討。
衡中老校長有一句話:如果學生們不懂得時不我待的意義,那教育者就要有所擔當。
因為學生紀律和教師獎金掛鈎,這就使得老師對於紀律的要求特別嚴格,如果學生違反紀律,輕則處罰,重則被老師「請回家」。
但同時,學校要求學生定期給老師做評價,如果不滿意老師的教學,可以選擇更換老師,不少老師被學生評價不高而選擇被替換。
這種雙方互相選擇和評價管理的模式,儘管讓師生都有些怨聲道載,相愛相殺,但無疑會極大的提高整體教學質量。
04、在衡中就讀的學生感悟。
支持衡中者
否定衡中者
有人說:如果你參加高考,就已經輸了。
誠然,參加高考並不是唯一出路,高考成績也不能說明一切。但是我想說:存在即合理。
衡中之所以被眾家長追捧,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對於太多的普通家庭和普通學生來說,父母沒有能力為孩子安排出國留學或者其他後路,只能寄希望於學校,想通過這個「保險箱」來實現重點大學夢,為孩子以後的人生路打下一個高的起點。
只要高考制度不改革,衡中模式就會一直被追捧和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