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項徵遷工作歷時6年無法清盤,能在1個月內完成交地並拆舊嗎?閩侯南通鎮用實際行動作答:能。
南通鎮鎮長何家科(左二)在現場指揮拆舊。
福州日報記者 謝星星 通訊員 陳建鋆 張存金 文/攝
6年前,閩侯八中新校區項目落地南通鎮羅洲村。但6年過去了,徵遷始終拖著一條「尾巴」。截至今年3月,項目還有近2萬平方米共29戶廠房、房屋未籤訂協議。4月29日,南通鎮的攻堅隊伍完成了清盤,為這項省市重點民生項目的徵遷工作劃上了句號。
「懸」了6年,徵遷到底難在哪?南通鎮主要領導告訴記者,難在廠房和房屋的認定。這些建築物幾乎都在不同年份有不同程度改擴建,每一棟每一層都涉及不同的補償政策,「最難的是徵遷戶對建築物的認定和政策認定的差距太大,這也是徵遷久拖未決的根本原因」。
「我們通過歷年的航拍圖、影像圖、紅線圖,對每一棟建築物進行分析,並藉助第三方機構估算改擴建成本,再結合徵遷戶的實際情況綜合研判。」南通鎮主要領導說,在幾十次協調會後,他們拿出了細到每一棟每一層的方案。
有了方案,還要有足夠強大的攻堅隊伍。4月,由南通鎮領導幹部帶領鎮村精兵強將組成的6支隊伍壓到一線,他們帶著「把不可能變為可能」「一定要在5月1日前拿下」的堅定決心開始攻堅。
第一籤是突破口。南通鎮村鎮規劃建設服務中心副主任黃善強把目標對準了陳寶林等5人。和想像的一樣,陳寶林不給徵遷幹部任何機會進門。「正面不行,就用迂迴策略。」黃善強說,通過發動陳寶林的親戚、朋友、老鄰居等側面勸說,幹部終於和陳寶林見上面,但他對徵遷方案完全不能接受。「這也在預期內,但他的態度已經動搖。」黃善強和組員一邊全力幫助解決問題,同時傳達限定時間籤約可獲得獎勵金的政策。4月24日,陳寶林代表5人籤下了協議。
在第一籤的帶動下,攻堅隊伍勢如破竹,但「老大難」陳文信還是遲遲未能攻下。這戶的構築物面積近7000平方米,且結構覆蓋各種類型。「原本想從陳文信入手,但嘗試無果。」黃善強告訴記者,他們果斷改變策略,派女子攻堅隊採用周邊包圍中心的辦法。
「我們先和陳文信家屬拉家常做朋友,慢慢化解要求過高的問題。」女子攻堅隊隊長楊佑庚說。這邊女幹部突破了家屬,那邊男幹部隨即聯繫陳文信,用圖像說事實,再針對疑問逐條解釋政策。陳文信的僥倖心理逐漸打消。4月28日下午4時許,隨著陳文信籤約,項目圓滿完成徵遷清盤。
次日,南通鎮立即組織拆舊隊伍拆除歷時6年的「尾巴」。當天是「五一」假期首日,南通鎮黨委書記葉建彪和鎮長何家科帶領攻堅隊伍守在現場,指揮拆舊的同時,進一步做好徵遷戶的後續服務。
在現場,陳文信感慨地告訴記者:「徵遷幹部天天來,為我們想,幫我們算,是真的被感動了。我們在這裡創業生活20多年,捨不得離開,但一想到將建起新的學校,造福子孫後代,心裡還是很自豪。」
4月30日,閩侯八中新項目已進場勘探,預計年底開工,2020年下半年建成。「新校區建築面積比老校區大了3倍,屆時將為南通片區的學生提供更好的教育環境。」閩侯八中校長陳友金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