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暮沐(原創文章,歡迎轉載
對於一個人的評判,古時候的人們喜歡「以忠孝節義論英雄」,而現代人則更加的務實,評價一個進入社會的人總是「以情商和智商論英才」。
智商和情商二者的重要性,相信在社會這個「溫暖」大家庭中摸爬滾打過的人都知道:智商不高不一定不能成功,但情商低了成功的希望基本上不大,甚至可以用「機會渺茫」來形容。
何為情商?
大家都知道,情商的英文縮寫是「EQ」,但拆分開來是什麼呢?是「情緒商數」,不僅僅是根據一個人的情緒好壞,而是綜合整個人全方位的意識形態和行為習慣做出的有分值標準的評價指標。
在不同的社會場所,當外界事物的波動引發一個人的情緒產生幹擾的時候,能夠迅速地調整好自身的情緒狀態,並且通過一些恰當的舉動和言語實現整個氣氛的和睦相處,這就是情商高的表現。
一個人情商高不僅僅表現在說話的藝術上,更多的是自身心理和思想狀態上的沉穩平和,這些並不是他們天生就有,而是在後天不斷地學習和努力中培養而來的。
孩子情商上的高低,總在細節中體現
1:「媽媽,他怎麼還在咱們家裡啊」
有農村的親戚來家中做客,小芳嫌棄親戚打扮土氣就一直待在臥室沒出來。眼看著就快到中午吃飯的時間,小芳想著都一上午了,那些親戚們應該走了吧。可剛臥室門,就聽到爸爸還在客廳裡面和遠道而來的親戚們把酒寒暄,好不熱鬧。
「媽,他們怎麼還沒走啊,這都中午了」,小芳一進廚房,就跟正在做午飯的媽媽抱怨。媽媽責怪了不懂事的小芳,可一扭頭就看到親戚的兒子的身影,估計剛才的話都聽到了。
沒過一會兒,親戚就起身告辭了,臨走時還是不忘給小芳留下個紅包。等親戚走後,爸爸也知道肯定有啥不對,於是來廚房一問,氣的直接罰小芳在家禁足一天,沒有他的允許哪兒都不許去。
2:「爸爸,別生氣了好嗎」
明星陳小春一直是我們眼中的「山雞哥」,但在小小春眼中爸爸平時就很嚴厲。那一次兩人參加綜藝節目,小小春不懂事地拿著玩具一直製造噪音,幹擾了節目組的拍攝工作,陳小春很生氣,但壓抑著沒有表現出來。
這時候小小春說話了,「爸爸,別生氣了好嗎?我知道錯了」。誠懇的話語和認錯的態度讓陳小春很是感觸,原本想秋後算帳的心思現在也拋在腦後了。
情商低的孩子,反應在生活中有哪些「徵兆」?
1:脾氣易怒
當孩子和小朋友一起玩耍的時候經常會發生爭執,如果表現出動不動就發脾氣,根本不管事情誰對誰錯,這樣的情況會失去在孩子們之間的人緣。
2:擅長「窩裡橫」
有些孩子在學校或者在外面,都是扮演著小乖乖或者受氣包的角色,因為到了外面沒有人因為他小就護著他。但在家裡,因為長輩們的寵愛,經常性地欺負家裡其他的小朋友,一不高興就大吵大鬧,根本不管影響到家裡人的工作沒有。
3:喜歡貶低別人
還有些孩子自以為嘴皮子不錯,認為自己什麼都好,當某些方面比不過其他孩子的時候,他就會選擇「貶低」別的孩子來達到抬高自己的目的,當真是「損人不利己」。
今日互動:關於孩子情商低的表現大家有什麼想要補充的想法?歡迎在下方和我們分析您的真知灼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