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是一座「爬坡上坎」的城市,於是在這座氣質獨特的城市裡,
步道
成為一種特殊的交通
也是一種特殊的
文化符號
然而爬了那麼多年的
山城步道
以為他們都一樣
現在才知道
他們居然不一樣
他們有著不同的種類區分!
那麼山城步道
到底有什麼不同的種類呢?
又各自有什麼特點呢?
重慶特有的
「城在山中、大山大水」格局
培育了山城步道的多種形態
主要可分為
街巷
濱水
山林
三種類型
街巷步道
街巷步道多分布在老城區中
多梯坎、坡道,常以街巷形式出現
附近多有歷史街區
傳統風貌區等歷史人文資源
調查顯示
主城區現有街巷步道20多公裡
已建成的包括,比如:
南濱路-上新街(長江索道)-龍門浩-南山沿線步道
南濱路-四公裡-南山(塗山寺片區)步道等
據悉,在已建成的街巷步道基礎上
我市還將建設數百公裡街巷步道
這些步道以日常出行、便民交往等功能為主
主要布局在人口密度大、建設強度高
地形高差大、路網密度不足
公交接駁不便的舊城地段
濱江步道
濱江步道分布在濱水區域
是市民親水、觀景的去處
主城區現有
濱水步道90多公裡
比如南濱路的濱江步道
據悉,在已建成濱江步道的基礎上
重慶計劃打造
400多公裡的濱江步道
以親水觀景、健身休憩功能為主
主要布局在「兩江四岸」濱江區域
以及城市內部次級河流沿線
山林步道
山林步道分布在「四山」
及城中山體中
兼具休閒、健身、遊憩功能
目前約245公裡
如在南山、縉雲山、歌樂山、鐵山坪……
在重慶,只要有山的地方
基本都有山林步道
有人說,在重慶
自有人居住開始
就有了步道
山城步道
是和重慶一起成長的
據重慶市交通規劃研究院的數據顯示:
2018年
重慶人的出行結構中
步行及非機動車佔比43.6%
為佔比最高的出行方式
爬坡上坎的步道
成為重慶人出行的主要方式
而據重慶市規劃自然資源局統計
目前,重慶主城區有60條山城步道
總長度約1207公裡
山城步道
不僅僅是重慶市民
生活、出行、遊憩的重要通道
更是傳承歷史人文
記錄城市演變的重要空間載體
可以說
早已和重慶人融為一體
來源 重慶日報、上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