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eerKAT望遠鏡圖像:原來「x星系」背後還有這樣的秘密
【環球網科技綜合報導】長久以來,天文學家一直在苦苦思索,為什麼有些星系會從潛伏在其中心的黑洞中噴出X形射流的射電波。有雙射流向相反方向射出的星系很常見,但這種複雜的X形射流的原因並不確定,直到南非的MeerKAT望遠鏡近距離觀察了這些奇怪的宇宙結構後。據外媒報導,MeerKat對 「X星系 」PKS2014-55的射電波觀測發現了一個類似迴旋鏢的結構,「落回星系的物質被偏轉到不同的方向形成了X的另兩個臂。」
-
黑洞照片怎麼拍的 8個射電望遠鏡陣列捕獲黑洞影像
但人類卻從未直接「看」到過黑洞,並不知道它的真實模樣。為了能一睹黑洞真容,2017年4月5日到14日之間,來自全球30多個研究所的科學家們啟動了一項雄心勃勃的龐大觀測計劃。他們將分布於全球不同地區的8個射電望遠鏡陣列組成一個虛擬望遠鏡網絡,希望利用其捕獲黑洞影像。最終,科學家們成功拍攝到了黑洞的第一幅「照片」。
-
6米毫米波射電望遠鏡被評為日本天文遺產
該望遠鏡是世界第三臺、日本首臺毫米波射電望遠鏡。雖然直徑只有6米,小身材也能立大功,取得了新種星際分子檢測、獵戶座星雲及銀河中心區域星際分子分布觀測等一系列劃時代的成果,支撐起了日本射電天文學的序幕。從6米望遠鏡到45米望遠鏡,再到ALMA望遠鏡(阿塔卡馬大型毫米[/亞毫米]波陣),其研究成果代代相傳,為射電天文學的飛速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
MeerKAT望遠鏡圖像揭示了神秘「X星系 」的秘密
有雙射流向相反方向射出的星系很常見, 但這種複雜的X形射流的原因並不確定,直到南非的MeerKAT望遠鏡近距離觀察了其中一個奇特的宇宙形態。MeerKat對 "X星系 "PKS 2014-55的射電波觀測發現了一個類似迴旋鏢的結構,"落回星系的物質被偏轉到不同的方向形成了X的另兩個臂。"
-
南非MeerKAT望遠鏡將擴大三分之一
科技日報北京2月9日電 (記者劉霞)據美國《科學》網站8日報導,由64個碟狀天線組成的MeerKAT望遠鏡將擴大約三分之一,從而大大提高其靈敏度及對遙遠宇宙成像的能力。新增的20個碟狀天線預計耗資5400萬美元,由南非政府和德國馬克斯·普朗克學會平均承擔。
-
諾貝爾物理學獎解讀:揭開銀河系中心最黑暗的秘密
錢德拉X射線望遠鏡拍攝的銀河系中心超大質量黑洞 如果說彭羅斯的工作為我們認識黑洞提供了理論基礎,那麼另外兩位獲獎者根策爾和蓋茲則是直接觀測到銀河系中央的超大質量天體——這很可能是一顆超大質量黑洞。我們無法直接觀測到黑洞,但通過其巨大的引力,我們可以間接感知這種神秘天體的存在。根策爾和蓋茲就領導獨立的研究團隊,分別對銀河系中心進行了探索。直徑10萬光年的銀河系如同一個近乎平坦的圓盤,包含了數千億顆恆星以及大量星際間的氣體、塵埃。
-
銀河系雙星系統!哈勃望遠鏡捕捉到令人驚嘆的旋轉星系的圖像
美國宇航局的哈勃太空望遠鏡拍下了這張恆星照片,照片上是一個旋轉的星系,與我們的銀河系非常相似——儘管它要大得多。這張不可思議的照片是由哈勃太空望遠鏡拍攝的。這張哈勃望遠鏡拍攝到的令人難以置信的詳細照片顯示了一個旋轉的星系,名為ngc6744,距離地球超過3000萬光年。
-
銀河系中心區域為什麼這麼明亮?這裡告訴你原因
即使人類以宇宙最快的速度——光速飛行,穿越整個銀河系,也要花上整整100,000年的時間,而人類文明發展的時間只有5000年,也就是說,即使以光速穿越銀河系,也要花相當於人類文明發展的20倍的時間才能完成星際旅行。
-
銀河系中心非常明亮,為何晚上沒有把地球照亮?科學家告訴你原因
銀河系全景圖人類繪製出銀河系全景圖的秘訣就是太空望遠鏡,相對於地球上的射電望遠鏡來說,由於沒有地球大氣層的阻擋和其他因素的影響,太空望遠鏡能夠照得更清晰和更遠,科學家就是利用太空望遠鏡在十幾年的時間裡,對著銀河系所在的區域拍攝了200多萬張銀河系局部區域的高清圖像,然後利用電腦分析計算,最終把這幾百萬張銀河系局部區域照片合成了我們現在看到的銀河系全景圖
-
當我們身處銀河系內部,我們銀河系的外部照片是如何拍攝的?
如果我們在銀河系內部,我們的銀河系是如何從外部拍攝的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這是一個了不起的問題。大多數人不會想像到要了解我們的銀河的真實外觀是多麼難以達成的工作。這就像一個人身處叢林之中,卻企圖描繪出森林的地圖。
-
看完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最酷的10項成就,你還懷疑中國天眼嗎?
中國天眼(FAST) 自1963年以來,這臺位于波多黎各的巨型射電望遠鏡已經觀測到了從掠過地球的太陽巖石,到來自遙遠星系的神秘射電波。但是為了紀念阿雷西博作為世界頂級天文臺之一的57個歲月,以下是該望遠鏡最酷的10項成就,大致按照「酷」的順序排列。 10.蟹狀星雲脈衝星的旋轉周期 最開始天文學家認為,那些1967年發現的,不停閃爍的被稱作脈衝星的星體,可能是脈動著的白矮星。
-
新的銀河系地圖表明,地球更靠近銀河系中心的超大質量黑洞
根據銀河系的新地圖,太陽系的位置不是我們想像中的位置。它不僅更接近銀河系中心,還更接近中心的超大質量的黑洞Sgr A *, 它的軌道處在一個更快旋轉速度的軌道上。沒什麼可擔心的。我們實際上並沒有接近Sgr A *,也沒有被吞噬的危險。相反,我們的銀河系地圖已經過調整,可以更準確地確定我們一直在的位置。
-
8架望遠鏡,10天拍攝,兩年衝洗,人類首張黑洞照片是如何生成的
而同樣根據廣義相對論的預測,黑洞事件視界的直徑大小又和黑洞的質量成正比,也就是說黑洞質量越大,其事件視界的直徑越大,也就越容易被探測到。因此這次探測選定的目標有兩個,一個是位於人馬座方向的銀河系中心黑洞Sgr A*,質量相當於400萬個太陽。而另一個則是位於室女座射電星系Messier 87的中心黑洞M87*,質量相當於65億個太陽。
-
黑洞圖像多是模擬,這將是望遠鏡捕捉到的
圖片版權:NASA/CXC/MIT/S.Rappaport et al, Optical: NASA/STScI這是來自於英仙座星系團中心區域的x射線和聲波——更間接地證明了黑洞的存在:在這張圖中錢德拉望遠鏡看到了被懷疑位於銀河系中心的黑洞的最大x射線源。
-
美國射電望遠鏡塌了,中國天眼將成為「世界巨眼」
法新社12月15日報導稱,本月初美國阿雷西博(Arecibo)望遠鏡發生坍塌後,中國天眼成為世界射電天文學領域內「唯一重要的儀器」。明年起,FAST將面向國際天文學家開放使用,彰顯中國成為全球科研中心的願景。
-
全球最大單口徑射電望遠鏡今啟用 國人苦等22年
FAST是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的英文簡稱。這個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單口徑射電望遠鏡坐落於貴州省黔南州平塘縣克度鎮,被譽為中國「天眼」。 望遠鏡「鍋蓋」越大越靈敏,500米的「超級天眼」究竟有多靈敏?科學家打了個比方,有人在月亮上打手機,也逃不過它的「眼睛」。
-
FAST最早明年嘗試捕捉銀河系外射電脈衝星,正做技術準備
這個位於中國貴州平塘縣超級碗一樣的世界最大的單口徑射電望遠鏡FAST實現了中國在發現脈衝星上零的突破,並且有望成為第一個捕獲銀河系外射電脈衝星的望遠鏡。它的靈敏度極高,但隨之而來的問題是,其調試難度極大。但竣工一年後,它的調試進展出乎人們的意料,並迎來首批科學成果。
-
全球最大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今啟用
今天上午,有著「超級天眼」之稱的全球最大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在貴州平塘縣正式啟用,將為我國天文學躋身世界一流創造條件。FAST擁有30個足球場大的接收面積,突破了射電望遠鏡的百米極限,是中國自主創新的世界上最大的天文望遠鏡。
-
銀河系中心存在巨大氣體結構,由南非望遠鏡發現
趣味探索訊 最近,南非的一臺超靈敏MeerKAT望遠鏡對銀河系中心附近區域進行了觀察,發現一個巨大雙極氣體結構,直徑達上千光年,以銀河系中心為中心,靠近銀河系中心超大質量黑洞。以太陽系的角度來看,銀河系一直被認為是一個相對靜止的星系,然而在銀河系的核心卻有一個質量相當於400萬個太陽的黑洞,太陽系正圍繞銀河系中心旋轉,關於銀河系的形成到現在還是個謎。與非常活躍的星系相比,銀河系中心黑洞算得上很平靜。即便如此,銀河系中心黑洞也有異常活躍的時候,因為它會定期吞食大量的灰塵和氣體。
-
拍攝第一張黑洞照片的人名字
拍攝第一張黑洞的人其實並不是單獨的一個人,是一支匯集全球200多位天文學家的宇宙觀測團隊,各個國家的人都有,而且照片是 2017 年拍的,為什麼現在才公布?因為虛擬的大望遠鏡陣列並非直接拍出了黑洞的圖像,而是給出了許多數據,必須經歷複雜的計算機處理過程,其中還有些缺失或模糊的部分,需要科學家們拼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