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協和醫學院
北京協和醫學院1917年成立,中國醫學科學院1956年成立。自1957年起,中國醫學科學院和北京協和醫學院實行院校合一的管理體制,是我國最高醫學研究機構和最高醫學教育機構。
1906年,英國倫敦會與英美其他五個教會合作開辦了協和醫學堂,為協和醫學院的前身。學校名稱為Union,即聯合之意,譯成中文稱作協和。
1915年,洛克菲勒基金會收購協和醫學堂。
1917年9月,由美國洛克菲勒基金會幫助建立北京協和醫學院,開辦醫預科,附屬醫院為北京協和醫院。
1919年10月,開辦醫學本科,學制為八年制。
1920年,開辦護士學校。
1921年9月,新校建築完成。
1929年,國民政府教育部改名為私立北平協和醫學院。
1930年,協和醫學院獲中華民國教育部認可立案。
1942年初,協和醫學院被日軍佔領而被迫關閉。
1945年日本投降後,中華醫學基金會與協和醫學院校董事會派代表從日軍手中收回全部校產,重建協和醫學院,並於1947年10月第一次復校。
1949年9月,恢復校名為北京協和醫學院。
新中國成立後,學校由中央人民政府接管。
1950年,學校停止招生。
1951年,更名中國協和醫學院。
1954年,開始研究生教育。
1957年,併入中國醫學科學院
1959年,經國務院批准,在原協和醫學院的基礎上成立了8年制的中國協和醫科大學。
文化大革命期間,學校停辦。
1979年8月,恢復辦校,校名改為中國首都醫科大學。
1982年,成為全國首批博士學位和碩士學位授予權單位。
1985年,改為中國協和醫科大學。
2002年9月,教育部、衛生部籤署共建「清華大學北京協和醫學院」協議。
2003年起,臨床醫學(八年制)專業的招生計劃納入清華大學總招生計劃,由兩校共同完成招生錄取工作。
2006年9月,教育部、衛生部共建「北京協和醫學院-清華大學醫學部」大會暨揭牌儀式舉行。北京協和醫學院由中國教育部和衛生部雙重領導,與中國醫學科學院實行院校合一的管理體制。
2007年5月,中國協和醫科大學正式更名為「北京協和醫學院」。因為與清華大學的合作辦學需要,有時使用「北京協和醫學院—清華大學醫學部」的名稱。兩所學校最終也沒有實現合併,只在本科招生方面進行合作。
北京協和醫學院目前有五個教學模塊:基礎醫學院、臨床醫學院、護理學院、繼續教育學院、公共衛生學院、人文社科學院。其中進行本科階段招生的只有臨床醫學院和護理學院,其他模塊為研究生招生或繼續教育。
北京協和醫學院臨床醫學院是集醫療、教學、科研於一體的臨床醫學院,是國家衛生計生委指定的全國疑難重症診醫院,也是最早承擔外賓醫療任務的醫院之一,科室齊全、技術力量雄厚、特色專科突出、多學科享譽海內外。
北京協和醫學院基礎醫學院成立於1978年,有中國科學院院士3 人、中國工程院院士3 人、長江學者特聘4 名、國家傑出青年基金10 名、正副教授117名。學院以學科建設為基礎,重視科研發展與人才培養,承擔著科研和教學兩大任務。
北京協和醫學院護理學院前身是北京協和醫學院護士學校,始建於1920年,是我國最早開設護理本科教育的學校。2019年招收首屆「卓越護理人才貫通培養改革試驗班」30名學生。護理專業四年制本科每年招生120名(含助產和老年方向),卓越班每年招生30名,全日制碩士研究生每年招收12~18名,全日制博士研究生每年招收3~5名。學院著重培養「國際先進、國內一流」護理領域拔尖創新人才,推動護理事業健康發展。
北京協和醫學院公共衛生學院成立於1989年,在我國率先開展公共衛生應用型研究生培養,辦學宗旨是培養對中國公共衛生實踐有較深刻理解、具有管理才能和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應用型高級公共衛生人才,承擔著預防醫學的技術理論和實踐的研究,承擔了大量國家及衛生計生委重點研究課題以及重要疾病及衛生問題的調查研究任務,有遍布全國30個省的網絡協作單位及固定的專門基地。
2020年,北京協和醫學院山東省單獨招生1個專業(類),計劃招生數量12人,實際投檔數量12人。
2020年,北京協和醫學院由清華大學合作招生1個專業(類),計劃招生數量2人,實際投檔數量3人。
投檔分數線
護理學專業最低投檔分數為602分,對應最低位次為25139名。
臨床醫學專業最低投檔分數為695分,對應最低位次為59名。
選考科目要求
北京協和醫學院2020年護理學專業招生的選考科目要求為物理或化學或生物。
臨床醫學專業的選考科目要求為物理和化學。
關於北京協和醫學院招生的說明
也許有些朋友只知道北京協和醫學院是國內最著名的醫學類院校,並不太了解它的招生情況。
協和醫學院開設的專業很少,本科階段招生僅僅有臨床醫學和護理學2個專業,臨床醫學(八年制)專業創辦於1917年,護理專業本科創辦於1920年,兩個專業均為國家特色專業建設點。
其中學校在全國單獨本科招生的專業只有護理學一個專業。護理學本科專業學制4年,每年招生總數為150人,學生畢業時符合學位授予規定者授予理學學士學位。
臨床醫學(八年制)專業學制8年,每年招生總數不超過90人。前兩年半為醫學預科階段,在清華大學學習普通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和人文科學課程,後5年半為醫學本科階段,在協和本部學習基礎醫學和臨床醫學課程,完成臨床實習、科研訓練和畢業論文。學生畢業時成績優秀、符合學位授予規定者可獲得醫學博士學位。
自2003年起,臨床醫學(八年制)專業的招生計劃納入清華大學總招生計劃,由兩校共同完成招生錄取工作。凡志願報考協和「臨床醫學(八年制)」專業的考生,在填報志願時應報清華大學臨床醫學專業,並可同時報清華大學其他理工類專業。
對協和醫學院感興趣的學生,也可以考慮在大學本科畢業後報考協和醫學院的臨床醫學專業培養模式改革試點班
協和醫學院從2018年開始,創辦了「臨床醫學專業培養模式改革試點班」(簡稱「臨床試點班」),招收學科基礎寬厚、熱愛醫學、個性心理特徵適合學醫、具備成為卓越醫生潛質的優秀本科生,以培養多學科背景的高層次拔尖創新醫學人才。
臨床試點班學制為4年,每年招生不超過30人,畢業時符合要求者授予臨床醫學博士學位。
臨床試點班的培養方案採用以臨床實踐為導向的「器官-系統-功能」教學模塊,打破了傳統的以學科為基礎的課程體系,體現基礎與臨床的高度整合;同時引入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強調自主學習,強化實踐技能培養,並實行貫穿全程的職業素養教育和學術能力構建;致力於培養思想品德高尚,具備社會擔當、國際視野、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多學科背景的複合型高層次卓越醫學領軍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