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US成立全新跨學科學院!

2020-12-25 BestU留學社

同學們注意啦,如果你計劃去新加坡讀本科,也許你們可以了解一下新加坡國立大學成立的全新跨學科學院—人文與理學院,快來看看學院的具體信息吧~

新加坡國立大學

人文與理學院

12月8日,新加坡國立大學正式宣布設立人文與理學院(College of Humanities and Sciences)成立,明年開放申請,將於2021/2022學年8月份開課

專業介紹

這個全新的跨學科學院由人文社科學院(Faculty of Arts and Social Sciences)和理學院(Faculty of Science)聯合而成,計劃每年招收2,000多名本科生。

新學院成立後,人文社科學院和理學院仍將繼續存在並獨立運作,在籍學生的課程不受影響。被人文與理學院(下文統一稱"CHS」)錄取的學生可以選擇這兩個學院提供的任何專業和課程,在人文、社會科學、科學和數學等學科課程的選擇上有更大的靈活性。

同時從2021/2022學年開始,將不再有本科生單獨屬於FASS或FOS,他們都將屬於CHS。

雖然目前這個新學院項目針對的是本科生,但是相信未來也將招收研究生,大家可以期待一下~

學位設置

被CHS錄取的本科新生,可以選擇在入學的時候選專業(入學後可以更改)或者先體驗一段時間之後再選專業

CHS的學生可以從人文社科學院或理學院選擇任何專業、第二專業、輔修和雙學位項目,每年有超過1000個模塊可以選擇,也有機會參與實習。

CHS學生可以攻讀以下三種四年榮譽學位課程:

· Bachelor of Arts(文學學士)

· Bachelor of Social Sciences(社會科學學士)

· Bachelor of Science(理學學士)

為了讓學生在跨學科方面有更大的靈活性,CHS還設立了一些特別策劃的跨學科學位課程:

· Data Science and Economics

· Environmental Studies

· Philosophy, Politics and Economics

NUS還計劃在未來幾年內推出另外七個跨學科學位課程,涵蓋計算機、商業、工程和醫學等領域,很是吸引人!新的課程結構將讓學生更靈活地刻畫自己的課程。

課程設置

CHS學院提供的為期4年的課程中,共同課程(Common Curriculum)佔比三分之一,共13個模塊,包括五個綜合模塊(integrated modules),六個通識教育模塊(General Education modules)以及學生自選的兩個跨學科模塊:

五科新綜合課程單元這五科課程單元分別是亞洲研究、綜合社會科學、綜合人文學和兩個科學探索類課程。亞洲研究將培養學生的「文化多樣性」觀念;綜合社會科學和綜合人文學課程將幫助學生發展批判性思維等能力;兩個科學探索類課程單元將教會學生如何從科學視角來批判性地看待和評估事物。六科通識教育課程單元這些通識課程將幫助學生在閱讀、寫作、批判性思維和計算能力等方面打下紮實的基礎。而設計思維、人工智慧以及社區參與等三科通識課程單元將培養學生在數位化和聯通世界中生存所需的必備技能。兩科新跨學科課程單元這兩科課程單元的內容來自眾多課程選項,旨在深化培養學生融會貫通多學科知識的能力。

相對於目前的教學模式,CHS的必修課有所減少,給了學生更多時間和機會去修讀自己感興趣的課程,更有可能在4年之內完成雙學位,不再像現在那樣需要延長一學期或者半學期才能修完雙學位。

這所新學院將是新加坡國立大學規模最大的學院之一,相信未來還會推出更多的課程項目,為來自不同院系的學生提供跨學科教育。

學習模式

院方為學生設計三類學習道路,想成為博學通才(Versatilists)深耕專才(Deep Specialists)的學生選一科主修。

「深耕專才」有三分之二的學習內容會圍繞主修科,深入鑽研。「博學通才」則有空間修讀無限制選修單元,這可包括副修。無限制選修單元不限於人文與理學院的學科。

至於另一類屬綜合能手(Integrators)的學生,他們會修讀雙主修,也有一小部分時間選修無限制選修單元。修讀跨學科主修的學生會獲頒雙學位,例如理學和文學士學位。

學院成立初衷

NUS校長陳永財教授(Tan Eng Chye)解釋了將這兩個學院融合在一起的理由,他表示大學必須意識到,目前的工作環境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變化。

人文與理學院是建立在國大兩所歷史悠久、規模最大的學院,為學生提供更豐富的學習體驗,讓他們能更有效地應對未來職場的迅速變化。「越能夠跨學科融匯知識並理解各種觀點,解決問題的能力就越強。「

他指出,在這樣一個不確定、複雜和多變的環境中,工作變得越來越不穩定,新冠疫情的出現更加暴露了當代社會技術更新換代的速度。因此,未來的畢業生必須做好充分的準備,以應對新的領域並從多個方面解決複雜的問題。

對NUS這個新學院有興趣的同學,待明年學院申請開放之時可以進行申請哦。研究生們也別灰心,相信NUS以後會推出更多新舉措,讓我們期待該項目儘快招收研究生~

相關焦點

  • Yale-NUS:頂尖學府強強聯手
    請在公眾號留言 Yale - NUS College 位置:新加坡國立大學的大學城中性質:由耶魯大學與新加坡國立大學聯合成立的文理學院成立時間:  2011年在校生人數: 800人左右學院所在的周圍環境如何?
  •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成立數據科學學院,培養跨學科人才
    新京報訊(記者 戚望)7月2日,記者從香港中文大學(深圳)獲悉,該校新成立了數據科學學院,致力於培養跨學科人才。這是繼經管學院、理工學院、人文社科學院、生命與健康科學學院後,港中大(深圳)的第五所學院。
  • 清華大學匯聚頂尖力量成立兩個跨學科交叉科研機構——
    清華大學匯聚頂尖力量成立兩個跨學科交叉科研機構——交叉研究如何讓中國大學「彎道超車」來源:《光明日報》2017-12-16 鄧暉一支毛筆勾畫出一個人類大腦的大致輪廓,象徵著將對人的大腦智能展開進一步探索;兩個英文字母F、L拼湊出一個漢字「凡」,代表了將在未來「從平凡中發現偉大」——12月15
  • 跟隨朱禹同走進錄取率僅為2.5%的耶魯大學新加坡國立大學學院(Yale-NUS College)
    文理學院是實施通識教育的一種重要方式,其雛形源於早期英國牛津和劍橋大學的學院模式,並在美國開花結果。新加坡作為走在教育國際化前端的國家,加上新加坡國立大學近20年的執行校長均來自耶魯大學這一的淵源,兩所大學強強聯手成立了亞洲第一所文理學院。Yale-NUS College 2011年正式成立,2013年開始招收第一批學生,到2017年預計累積招生1000人,國際生約佔50%。
  • 聚焦高層次教師人才培養 交大又一新學院成立【圖】
    上海交通大學教育學院成立大會現場。新華網發新華網上海11月24日報導  (吳一航) 23日,上海交通大學教育學院正式成立。新成立的教育學院將依託學校綜合學科優勢,致力於培養高水平、有情懷的基礎教育教師和管理人才,也標誌著上海交大教育學科發展邁入了全新階段。新成立的教育學院招生對象主要為跨學科、跨專業並有志於從事基礎教育事業、有教育情懷的應屆本科畢業生。首屆錄取的教育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將於2021年秋季入學。
  • 北京大學成立生物醫學跨學科研究中心
    中新網北京12月13日消息:昨天,斥資500萬元的北京大學生物醫學跨學科研究中心正式成立。  北京晨報轉引北大校長許智宏院士的話說,北大建立生物醫學跨學科研究中心的目的是借鑑生物醫學研究的國際模式,推動北大醫學部的醫學、藥學等學科與理科、應用學科、文科與社會科學之間的有機交叉,將基礎、應用和臨床科學的前沿研究結合,跟蹤國際生物醫學的最新發展。
  • 莫道克大學與Cisco公司合作,成立數字未來學院
    莫道克大學日前成立數字未來學院,由世界著名的技術供應商思科Cisco公司作為基礎合作夥伴。  埃娃.萊諾寧(Eeva Leinonen)校長說數字未來學院將作為一個重要的技能提升、再培訓和再發展的教育平臺,使學習者為未來的工作做好準備,與跨學科跨領域的事業共同成長。
  • 深圳技術大學聚龍學院成立 學校首位全職院士擔綱「掌門人」
    來源: 深圳新聞網1月9日,深圳技術大學聚龍學院(創新創業學院)揭牌成立,聚龍學院院長由前不久加盟深圳技術大學的加拿大工程院院士劉清俠擔任。深圳市政府副市長吳以環出席活動。深圳技術大學校長阮雙琛表示,聚龍學院將打造全新創新教育體系,構建分層分類、深度融合、協同推進的創新創業教育模式,推動交叉學科融合、跨學科流通,讓學生在創新創業中鞏固專業知識,在專業教育中提高創新創業能力,加深對市場產業資本的理解,提升學生創新成果產業化的能力,從而有效解決社會發展和人類面臨的重大複雜科學問題、社會問題和全球性問題。
  • 深圳技術大學聚龍學院成立
    1月9日,深圳技術大學聚龍學院(創新創業學院)揭牌成立,聚龍學院院長由前不久剛加盟深技大的加拿大工程院院士劉清俠擔任。深圳市政府副市長吳以環出席活動。吳以環表示,創新創業是深圳技術大學與生俱來的使命,成立聚龍學院,加強創新創業教育,是推進一流應用型技術大學建設、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重要舉措。希望學校培養更多高素質人才和拔尖創新人才,為深圳2035年建成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創新創業創意之都添磚加瓦,為我國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提供強大人才支撐和智力支撐。
  • 深圳技術大學聚龍學院成立,國際知名科學家劉清俠任院長
    據《深圳商報》消息:1月9日,深圳技術大學聚龍學院(創新創業學院)揭牌成立,聚龍學院院長由前不久加盟深圳技術大學的加拿大工程院院士劉清俠擔任。深圳市政府副市長吳以環出席活動。深圳技術大學聚龍學院成立。南方都市報 圖澎湃新聞記者注意到,此番成立的聚龍學院,將目光著眼於「創新創業教育模式」。
  • 南科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揭牌成立
    2020年12月4日上午,南方科技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成立儀式在學校會議中心舉行。深圳市科創委黨組書記、副主任邱宣,深圳市教育局副局長于洋,南科大黨委書記郭雨蓉、校長薛其坤,南科大前校長陳十一,李蓬、程和平、饒子和、王亞東、吳雲東、段樹民、孫勇奎、陸林、隋森芳等院士及400餘位嘉賓、師生出席了儀式,共同見證生命科學學院的成立。
  • 華東師範大學成立國內首個跨學科社會主義歷史研究院
    成立國內首個跨學科社會主義歷史研究院;提升傳播能級,將「四史」學習教育融入課程思政和市民生活,華東師範大學——以學術資源涵養「四史」 用通俗話語傳播「四史」光明日報記者 顏維琦 光明日報通訊員 戴琪成立國內首個跨學科社會主義歷史研究院;將「四史」學習教育融入課程思政的內涵建設;提升傳播能級,讓「
  • 南科大生命科學學院揭牌成立
    讀創/深圳商報記者 塗競玉 通訊員 付文卿 12月4日上午,南方科技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成立儀式在學校會議中心舉行。深圳市科創委黨組書記、副主任邱宣,深圳市教育局副局長于洋,南科大黨委書記郭雨蓉、校長薛其坤等400餘位嘉賓、師生出席了儀式,共同見證生命科學學院的成立。 于洋在致辭中表示,今年恰逢粵港澳大灣區、先行示範區「雙區驅動」,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和國際科教城火熱建設之時,生命科學學院應運而生。
  • 2019廣東廣州市 暨南大學中醫學院腦病個性化防治跨學科研究所科研...
    暨南大學中醫學院腦病個性化防治跨學科研究所(Interdisciplinary Institute for Personalized Medicine in Brain Disorders)重點進行抑鬱症,老年痴呆症等腦病及其中醫藥治療的跨學科研究,結合中醫辨證論治個性化防治效驗確證,力圖發現新的神經病理與藥理藥效物質靶點機制,並進行相應轉化應用。
  • 上海國際智慧財產權學院在同濟大學揭牌成立
    上海國際智慧財產權學院在同濟大學揭牌成立,近日在同濟大學揭牌成立。    上海國際智慧財產權學院將以培養具有跨學科知識背景、通曉智慧財產權領域國際規則及具有國際智慧財產權事務對話和談判能力的國際化高端專業人才為目標,攜手國際智慧財產權領域一流師資,加快高水平智慧財產權國際化人才培養,並積極向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等輸送人才。學院還將聚焦智慧財產權領域最新發展趨勢,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可持續發展與智慧財產權研究智庫。
  • 南方科技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正式揭牌成立
    南方科技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成立儀式現場。 張曉燕 攝人民網深圳12月4日電(王星、李申)12月4日,南方科技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正式揭牌成立。學院擬建設不少於五個系所,開展跨學科交叉研究。生命科學學院在原生物系基礎上,擬建設包括生物系、免疫與微生物研究所、系統生物學系、化學生物學系、神經生物學系等不少於五個系所。
  • 南方科技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揭牌成立
    2020年12月4日上午,南方科技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成立儀式在學校會議中心舉行。深圳市科創委黨組書記、副主任邱宣,深圳市教育局副局長于洋,南科大黨委書記郭雨蓉、校長薛其坤,南科大前校長陳十一,李蓬、程和平、饒子和、王亞東、吳雲東、段樹民、孫勇奎、陸林、隋森芳等院士及400餘位嘉賓、師生出席了儀式,共同見證生命科學學院的成立。
  • 中國高校外語學科發展聯盟語言學跨學科研究委員會成立大會在上外...
    為推進我國語言學的跨學科研究,中國高校外語學科發展聯盟近日成立語言學跨學科研究委員會。2020年6月20日上午,語言學跨學科研究委員會成立大會在上海外國語大學召開。本次大會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由上海外國語大學主辦,上海外國語大學語料庫研究院承辦。
  • 中山大學成立藝術學院!2019年招收碩士研究生
    大洋網訊 12月22日晚,中山大學第七屆國際青年學者論壇藝術學院分論壇暨藝術學院首場音樂會在廣州校區南校園梁銶琚堂舉行。根據中山大學官方微信的信息,中山大學成立藝術學院,學院學科方向涉及五個一級學科,並計劃於2019年招收碩士研究生。
  • 深圳技術大學聚龍學院成立 國際知名科學家劉清俠擔任院長
    深圳技術大學聚龍學院成立 國際知名科學家劉清俠擔任院長  Evelyn Zhang • 2021-01-10 16:17:21 來源:前瞻網 E3455G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