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深圳特區成立,40年來,深圳教育奮勇向前、勇立潮頭,完成了從農村教育到城市教育,再到現代化教育的歷史性跨越,助推深圳從追趕時代到引領時代。深圳經濟特區建立的40年,是教育事業跨越式發展、大踏步前進的40年。200多萬大中小幼在校學生,10多萬專任教師,展現出今天深圳教育事業的葳蕤,託起了明天深圳教育事業的希望。
時間見證一切,歷史評判得失。把時間撥回到40年前,1979年深圳普通中學、小學分別只有24所、238所。隨著越來越多的創業者懷揣理想追夢而來,適齡兒童驟增、學位供不應求,一些學生只能擠在走廊裡聽課。帶著敢試敢闖基因的深圳,讓「深圳速度」在教育領域大放異彩、鑄造奇蹟。數據顯示,「十二五」期間深圳新建中小學學位12.6萬個,「十三五」期間全市新增公辦中小學學位23.8萬個,年均新增學校達到37所,幾乎每10天深圳就會有一所新學校拔地而起。深圳高等教育以前更是空白,10多年前,深圳僅有一所全日制大學,如今,深圳高校數量達到14所,平均一年新增一所。不僅教育規模迅猛擴容,而且教育質量穩步提高。學生綜合素養不斷呈現「深圳氣質」、展現「深圳風採」……教育交響樂,正在深圳這方熱土,演繹著氣勢恢宏的動聽旋律。
成果緣何而來?旋律緣何動聽?得益於深圳「教育成就民生幸福,教育決定城市未來」的理念引領;得益於深圳「教育發展優先規劃、教育投入優先安排、學校用地優先保障、教育人才優先引進、教師待遇優先落實、教育問題優先解決」等「六個優先」的落實落地;得益於深圳為實施「科教興市」「人才強市」戰略,創建教育強市、促進教育現代化駛上快車道,為打造第一個教育強鎮、第一個教育強區、第一個教育強市等全省5個第一付出的辛勞和汗水……深圳教育解放思想、敢闖敢試,勇當試驗平臺,向改革求動力、謀發展;深圳教育開放交流、開門辦學,作為重要窗口,以開放引資源、聚合力;深圳教育先行先試、創新引領,敢做探路先鋒,憑創新謀未來、當示範。改革、開放、創新,就是深圳教育成果驚豔於世的秘笈,就是深圳教育交響樂旋律動聽的總指揮。
發展是第一要務,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人才是發展、創新的堅實支撐和前提條件。沒有足夠強大的人才力量,不足以推動經濟巨輪破浪前行,不足以創造更加美好的生活,不足以進行強國建設、實現復興夢想,而人才又成長於教育事業的田園。有句話說得好,「天使白」「橄欖綠」「守護藍」「志願紅」……每一抹色彩,都離不開您的悉心描繪。這就是教育,這就是老師。深圳近5年來累計財政性教育投入2800億元,年均增長20%,總量及增幅都在全省位列第一,各級各類學校生均經費標準領先全國,新改擴建150多所公辦中小學校及400多所幼兒園,新增25萬個優質學位,有力保障了全國淨流入人口最多城市的居民上學需求。
與此同時,深圳著力打造一支高素質教師隊伍,吸引包括清華北大畢業生在內的大批優秀人才加盟,為老師們引領方向、搭建平臺、創造條件,幫助他們迅速成長、早挑大梁。這一切,折射的是深圳的遠見卓識,映照的是深圳的奔跑姿態。深圳教育扶搖直上振翮高飛,深圳將乘著教育的翅膀,飛向更加遼闊的藍天。(南方網雷鍾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