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孕晚期,準媽媽的心情都越來越忐忑,畢竟離預產期也越來越接近。對於沒有任何生產經驗的準媽媽來說,她們會更加緊張,因為對分娩信號不了解,萬一錯過去醫院的最佳時間怎麼辦?
在許多人的印象中,胎兒入盆就意味著要生了,其實胎兒入盆並不意味著準媽媽馬上就進入待產階段了,但也可以看作是胎兒開始進入分娩階段的前奏。
什麼是胎兒入盆?
胎兒入盆是到了孕晚期後,胎兒下降,胎兒頭部會通過母體的骨盆入口進入骨盆腔,胎位相對固定。一般來說,初產婦胎兒入盆的時間會比較早,為38周左右;而經產婦入盆時間晚一些,要等到臨產前後胎頭才會入盆。
胎兒入盆時,準媽媽會有什麼感覺呢?
一、呼吸順暢
孕中晚期,隨著子宮的不斷增大,孕媽內臟會受到壓迫,包括肺部、胃部等等,所以孕媽會出現呼吸不暢、胸悶、胃灼熱感等不適。在胎兒入盆後,子宮對肺部的擠壓減少,準媽媽會感到呼吸順暢,胃部灼熱感消失,整個人胃口也變好了。
二、肚子形狀改變
隨著胎兒入盆,孕媽肚子形狀也會有改變,腹部重心降低,原本肚子形狀看起來像西瓜,現在則像一個柚子。
三、尿頻
懷孕後,準媽媽會出現尿頻症狀,進入孕中期後有所緩解。但在孕晚期胎兒入盆後,胎兒向下壓迫膀胱,導致膀胱儲尿量減少,出現尿頻表現。
四、胎動減少
孕期在四個月左右,準媽媽就能感受到明顯的胎動了,在28周時胎動頻率會達到頂峰。在孕晚期胎兒入盆後,胎動頻率會明顯減少,這是因為胎兒的活動空間變少了。但準媽媽依然要認真數胎動,如果胎兒長時間沒有動靜,有可能是胎兒缺氧,需要立即去醫院進行進一步的診斷。
五、不規律宮縮
胎兒在入盆時,因為會壓迫宮頸,所以準媽媽有時會出現不規律宮縮。具體表現為腹部發緊,伴隨著陣陣疼痛,但疼痛感並不強,且沒有規律,在休息後疼痛感會明顯減輕,這就是假性宮縮。
不少準媽媽會把假性宮縮誤以為是分娩的信號,急衝衝的就往醫院趕,這個時候就要分娩出假性宮縮和真宮縮了。真宮縮是有規律性的,時間間隔越來越短、疼痛感越來越強,疼痛時間也會越來越長。當出現真宮縮時,才是胎兒真正臨產的信號,準媽媽別搞錯了!
胎兒遲遲沒有入盆,爬樓梯可以幫助胎兒入盆嗎?
不少人都有一個誤區,覺得爬樓梯可以促進胎兒入盆,但醫生並不建議這麼做。因為在爬樓梯時,人的膝蓋需要承受很大的壓力,還會增加腰椎和腹部的壓力,對孕婦來說弊大於利。並且挺著一個大肚子,行動不便視野也受到影響,萬一摔倒就麻煩了。
胎兒遲遲沒有入盆,準媽媽不必著急,因為每個人體質不同,入盆時間也不同。有些在38周時入盆,有些則要等到臨產真性宮縮時才會入盆,不管是哪種,只要胎兒能平安出生就行,入盆早晚並沒有關係。
芸芸高級育嬰師,專注於孩子早教、幼兒護理、寶寶心理髮育、親子成長等多領域。從備孕到孕期,到寶寶平安降落,芸芸一路伴您和寶貝一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