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劇裡二三十年代的人,為何普遍穿戴要比六七十年代的人時尚?

2020-12-13 騰訊網

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榮枯咫尺異,惆悵難再述。——杜甫

翻開歷史的相冊,或者打開電視機,我們會發現,在影視劇或者舊照片中上世紀三四十年代的人大多穿著時尚,髮型筆挺,而六七十年代則普遍都是灰布麻衣。明明歷史向前推進了三十年,為什麼反而不如以前呢?

這裡筆者還要給大家說一個小故事,故事的主角是大漢奸汪精衛,在他早年時也是一位反清義士曾經聯繫了反清同志刺殺攝政王載灃。為了暗殺行動,他們特意在北京開了一家照相館作為大本營,但是沒過多久就暴露無遺。

究其原因還是因為當時正處於1910年,照相機雖然已經引進國內但是依舊是稀有物。開照相館作為基地無疑是此地無銀三百兩,清政府自然會大力搜查。甚至在1950年之前,照相機都是權貴專屬。

這樣一來想必很多人都可以理解,為什麼三四十年代的人會比六七十年代的人時尚。在1930年,當時的人拍照就像是現在拍婚紗和寫真一樣,自然要穿著打扮時尚整齊。即使是買不起好衣服,也要去租一套來拍照。而且當時照相機大多只拍權貴,出入豪門宴會之間,裡面的人自然就西裝革履時尚大氣。

到了1960年,雖然從生活水平和質量來說,老百姓已經遠超三十年代,但是依舊離全民富裕很遠,所以大家的衣服著裝難免老氣俗套。而當時照相機已經比較普及,也有專門的新聞媒體來拍攝老百姓,所以留下來的老照片都是穿著老氣衣物的工農子弟。

除了照片外,我們了解到歷史的另一手段就是文字,民國時期的文學作品也是重要參考之一。但是不同種類的文學作品其代表性也不同,比如在張愛玲和林徽因這類人的作品中少有農民和窮人出現,他們筆下的人物也多是風流瀟灑衣冠靚麗的俊男美女。

而魯迅老舍這類作者卻不同,不管是魯迅的祥林嫂、閏土、阿Q,還是老舍的祥子、虎妞,他們都是當時底層人民的代表,而他們沒有時尚的衣著、美好的愛情,只有在生活的泥沼中不斷地掙扎。

還有一個比較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在建國之後我國的風氣不像民國,為了減小貧富差距,消滅剝削階級,國家鼓勵所有人都樸素節儉。就連國家領導人都穿著幾十年不換的舊衣服,所以在電視劇和老照片上,六七十年代的人都顯得老土樸素。

並不是他們真的落後貧困,而是在國家的號召下,人們把精力放在了工作和建設上,大家一門心思促進國家的發展和進步,自然就不會花時間打扮自己。而到了八十年代九十年代,國家經濟得到了飛速發展,我國人民也開始走向時尚和潮流前線。

直到現在還有一些人旁敲側擊地看到了一些老照片,就篤定的認為民國時期國家經濟實力和人們生活水平更高,所以穿著才會更時尚。殊不知這正是因為巨大的貧富差距才導致的兩極分化,他們所看到的光鮮亮麗,都是建立在普通百姓的吃不飽穿不暖之上。對於到底是民國時期人民生活更好,還是建國後六七十年代人民更富足這個問題,你怎麼看?

相關焦點

  • 為何電影或老照片中,三四十年代的人普遍比六七十年代的人時尚?
    這樣想必許多人都能理解,為什麼三四十年代的人要比六七十年代的人時髦。到了1930年,人們照相就像現在拍結婚照、寫真一樣,自然都要穿著時髦、整潔。就算是沒錢買好衣服,也要去租一套照相。而那時攝像機大多只拍權貴,出入豪門大宴之間,裡面的人自然就是西裝革履,時尚大氣。
  • 六七十年代的愛情電視劇,這些都是經典中的經典!
    我是一個八零後,說到看六七十年代的電視劇,剛開始還覺得有距離感。可是看進去了,才覺得很好看,特別是大明星帶出來的幽默。一、《金婚》這部電視劇在剛出來的時候是真的火啊,我媽、我姨、我姥都在看。可是我沒有看,我覺得不是一個年代的,好像離自己很遠。後來懷孕的時候在家呆著,正好重播這部電視劇,就開始跟著看。這一看不要緊,真是上癮啊。後來就翻來覆去的看,我孩子眼睛這麼小,就感覺那時候看《金婚》看的。我特別喜歡蔣雯麗老師和張國立老師演的電視劇,這部電視劇裡張國立老師的一口四川口音,真是受聽。雖然是老年代的電視劇,但是裡邊的笑點還是很多的。
  • 年代文推薦!嬌氣美人,悶騷漢子,六七十年代好生活!
    新的一天給大家推薦新的題材的小說,昨天推薦的都是現言小甜文類別的,這一期給大家推薦幾本年代文,嬌氣美人,悶騷漢子,六七十年代好生活。第一本:《七十年代嬌氣包》作者:林阿律第二本:《嬌氣包的六零小日子》作者:花月春第三本:《重生八零小保姆》作者:舒於且第四本:《七零年代小溫馨》作者:堂堂海棠第五本:《六零年代養家記》作者
  • 五本錦鯉年代文,六七十年代錦鯉一家人的幸福日常!
    五本錦鯉年代文,六七十年代錦鯉一家人的幸福日常。五本錦鯉年代文:昨天你對我置之不理,今天我讓你高攀不起五本錦鯉年代文,村花她有錦鯉運,七零生活美滋滋!四本錦鯉年代文!女主她是福氣包,旺家她最厲害!五本錦鯉年代文!小福星駕到,喜歡她的人都好運連連,心想事成!
  • 六七十年代的傳統米餅做法
    在我爸媽的那個年代,在過年之前每家每戶都會製作各種各樣的年貨,米餅就是其中之一,那個年代製作的米餅可真的是香啊。那麼,那個年代的米餅是怎麼製作的呢,讓我們來看下。首先,把大米浸泡後放到鍋裡炒,炒到什麼程度才可以呢,米粒外有一點點焦就可以了。
  • 六七十年代穿衣往事
    夏日裡的街道上,看著穿著各式風格的人們,可以看到現在服裝的豐富多彩,在曾經的時代裡是難以想像的。生於80、90年代甚至是千禧年的人們,都知道老一輩曾經歷過艱苦的歲月,那份艱苦給他們遺留了很多我們沒有的習慣——吃穿用度都分外節約。
  • 五本主角是學霸的穿書年代文,我在六七十年代的學霸養成史!
    有人喜歡看年代文,年代文裡面題材比較廣的,大概就是女主嫁給兵哥哥一起創造美好生活。這一期就想給大家來一點不一樣的,五本主角是學霸穿書年代文,我在六七十年代的學霸養成史。第一本:《我在六零當學霸》作者:又逢春第二本:《穿越1980當學霸》作者:宋杭杭第三本:《穿越五零年代當學霸》作者:掃雪煮茶第四本:《重生八十年代做學霸》作者:一眼經年第五本:《七十年代學霸
  • 近期不少人到農村收購縫紉機,六七十年代的縫紉機賣多少錢?
    記得在六七十年代的農村,當時大部分農村地區都比較貧窮,但是在生活中卻有很多物件值得收藏和回味,如今一晃過了幾十年,但是那個年代的很多標誌性物品卻一直印在人們的心裡。隨著時間的流逝,當時被人們稱為「三轉一響」之一的老式縫紉機,如今卻再次悄然受到人們的喜愛。愛火重燃。也就是12.78萬的入門級車型。目前我們蘇州太倉地區有著2萬左右的優惠。前臉的設計比較誇張。很容易喜新厭舊。
  • 80年代6部讓人念念不忘的電視劇,你看過幾部?
    1、《排球女將》;這部劇裡,最大的印象應該就是裡面各種各樣的必殺技了,雖然現在看起來很中二,但是在當年還是非常的流行:晴空霹靂,大概很多上了年紀的人還會記得。去年偶然的機會在某個地方衛視裡重看了一遍,真的被感動了,故事如此悽美,幸子是這樣一個天使一樣的少女,掙扎矛盾的愛情,帥氣優秀而痛苦的男友,糾結在內心的情感衝突,如花一般美麗卻要轉瞬即逝的生命,看得真讓人心痛啊。這不是一部用柔美賺人眼淚的作品,片中主人公的堅強、善良、熱愛生命、美麗的形象每每讓人愛在心,痛也在心。
  • 「社會歷史」十塊錢人民幣在六七十年代能買到什麼?
    五元隨禮人情大,一般人家可不花。懷揣二元進飯店,四菜一湯有餘還。一元親戚走一匝,親友招待有酒餚。手攥五毛買肉還,水餃炒菜星期天。二毛一毛買油鹽,一個禮拜用不完。五分二分紙筆錢,一分哄娃買嘴甜。五六十元六七人,巧婦當家有餘存。我相信大家對於開頭的這首兒歌都非常的熟悉吧?
  • 電影《牧馬人》:純真年代的愛情,為何讓人感動?
    親生父親找到許靈均,要帶他出國,去繼承豐厚的財產,但他選擇了留下。他要留下來,參與祖國的建設,見證祖國的發展。他的心,裝著祖國母親;他的汗,要流在祖國的土地上。因為,這裡有他的根,他的魂,他的愛。三十年風雨飄搖的人生,沒有改變那顆赤子之心。許靈均這個人物的精神,品格,著實令人感佩。
  • 老照片:六七十年代的美食是這樣的,圖2和圖6很精緻,想要吃圖8
    老照片:六七十年代的美食是這樣的,圖2和圖6很精緻,想要吃圖8 1.很多都叫不出名字,像這個油炸的丸子一樣的東西,看起來挺好吃的樣子。2.這個菜的裝扮也是花了心思的,難怪說中華美食博大精深,很多現在的餐館都沒有這種水平。
  • 流行於六七十年代的三接頭皮鞋其實是真正的中國人民解放軍軍官鞋
    七十年代的時候,在北京生活的市民,如果家裡能有一雙牛皮鞋那可是相當的高端大氣上檔次的了。老話說,腳底下沒鞋窮半截,說的就是一雙鞋能完全體現出一個人的精神面貌的。在相當長的一個時間裡,我們中國人民解放軍的軍隊裡,只有達到了一定級別的軍官,才有資格配發一種叫三接頭的皮鞋的。說起三接頭牛皮鞋,那可不是一般人或者普通士兵可以配發的。
  • 農村六七十年代的人們都在幹這些!這些場景都是滿滿的回憶!
    這些父母,多數都是六七十年代的人!六七十年代,農村還是集體生活,有生產隊,有大鍋飯!那時候,民風淳樸,人們幹勁很足,為了賺工分和獎勵,每個人都積極工作,你追我趕,不知疲憊,那時候的人們好像不知道什麼是累一樣!
  • 這是一部時代背景在70年代初到80年代末的電視劇
    這是一部時代背景在70年代初到80年代末的電視劇,更多時間放在了80年代裡。講一群無所事事只知道一天到晚打架、泡妞、扯淡的年輕人的愛恨情仇、潮起潮落以及換著打炮的故事。騎一輛非常不時尚和隔壁大叔一樣的自行車就能把到妹子,坐在你後面摟著你和你說說身邊遇到的事,那時候還有很多忌諱,不談政治,人們以窮為榮,發誓前先說一句我向毛主席保證,之後就肯定是真誠的話語,根正苗紅的人講話都能響亮。就是在70年代,那麼荒誕的年代,它對那非常黑色的幾年幾乎隻字不提,有的就是他們一群大概18歲的哥們之前玩鬧。
  • 女主在六七十年代種田、養娃的小說,強推《回到1981》
    吖吖今天給大家推薦四部女主在六七十年代種田、養娃的小說《重回六零:種田發家養崽崽》《回到1981》《八十年代記事》《六零年代好媽媽》,每一部都是吖吖收藏了很久的小說,書荒的小夥伴們趕緊收藏起來呀!《重回六零:種田發家養崽崽》 作者:南方荔枝
  • 好看的泰國年代電視劇,泰劇中的年代劇盤點
    今天貓貓給大家盤點10部經典年代泰劇,每一部都很好看喲!1、日落湄南河(電視劇)《日落湄南河》是由導演Niphon Pewnane執導,Bie、Noa攜手在泰國出演的電視劇。但因為戰爭,女主始終無法說出自己心中的愛,直到男主將要離開人世,女主角才真正面對自己的心,帶著對男主角遺憾的愛,守候著兩人唯一的孩子。2、龍裔黑幫之野牛(電視劇)該劇由Aof Pongpart執導,提拉德·翁坡帕、肯帕莎·斯莉蘇卡化、恰約隆·西嵐亞堤迪、Donut Mana等出演,2015年5月18日在泰國三臺首播。
  • 小凱的遺憾:我們這一代大多數人的思想,定格在了六七十年代
    ,定格在六七十年代文:朱學勤 彙編:先知書店一個民族有一群仰望星空的人,他們才有希望;一個民族只是關心腳下的事情,那是沒有未來的。我知道在80年代拒絕這些誘惑,並不像90年代那麼容易。可是當初你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思想意識?」 小凱的回答,讓我感觸非常深。 他說:我反對職業革命家搞那種極端政治,在美國這樣一個民主社會裡,我們應該學習如何用站得住腳的經驗,去建立一個公信力的國家。我們爭取建立現代政治制度,但我們都應該有自己的正當職業,而不是純粹的革命家。
  • 曾經讓無數人潸然淚下的知青題材電視劇 九十年代紅極一時的經典
    這一曲充滿著憂傷和彷徨的《那裡有我的家》一度伴隨著《孽債》簡練平實又似乎是理所當然的劇情,在那逝去的歲月裡,曾經讓無數的人潸然淚下,即使沒有經歷過知青們所度過的那一段特殊歲月,從這一步電視劇中依然能感到那場運動給人們帶來的巨大影響。
  • 想起那個讓人心酸的艱苦年代
    想起那個讓人心酸的艱苦年代文 | 陳斌   圖 |網絡最近觀看《閔寧鎮》後,不由把我思緒的坐標拉回哪個讓人心酸的艱苦年代哪個靠天吃飯、經濟欠發達的年代,種地天有不測風雲,乾旱少雨、人多地稀、資源匱乏,打工舉目無路,為了活著,只能與命運抗爭到底。思什麼?想辦法讓全家勉強餬口,讓孩子衣服遮體、冬不挨凍已經是最高的生活標準了。怎麼變?出路在哪裡?把地種好、麥客趕場已是唯一途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