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老人最主要的收入來源就是養老金,他們最關心的也是自己的養老金能否上調,我個人認為在這4個利好政策下,2021年養老金上漲有盼頭。
第一,試用期繳納社保
年初突如其來的疫情,對各行各業造成了巨大衝擊,為了防止企業大批倒下,穩定社會就業形勢,國家減免了企業養老、工傷、失業三項社保的繳費,先給企業吃了定心丸之後,又適時提出了要為試用期員工繳納社保。
要知道試用期有很多的不確定性,而辦理社保的手續相對繁瑣,過去很多大城市的企業,也是在員工過了試用期,正式籤署勞動合同之後,才給員工繳納社保。這樣做試用期員工到手工資會更多,但是長期來看,會影響將來的退休待遇,也會導致養老保險基金流失,影響到退休老人養老金按時發放。
為了改善這種局面,今年國家重點提出要為試用期員工繳納社保,根據有關數據顯示,到9月底,我國參保職工人數28635萬人,比去年底相比增長了4.1%。離退休人數10659萬人,與去年底相比增長了2.5%。參保率提高,繳費的人多了,2021年上半年養老保險基金帳戶裡的錢會越來越多,下半年就有經濟基礎為退休老人上調並補發養老金。
第二,養老金省級統籌
由於我國各個地區經濟發展不平衡,一些城市高新產業發達,聚集的年輕人多,社保繳費人數多,領錢人的人少,當地養老金還有結餘,而一些資源型城市,隨著資源的枯竭,年輕人外流,當地老年人多,養老負擔重,養老保險基金收不抵支,因此提高養老保險統籌層次是勢在必行,人社部曾經發布消息,要求在2020年,要全面實現養老保險省級統籌,意味著養老保險基金可以在全省範圍內流動,一些養老保險基金收不抵支的縣市也能確保養老金按時足額發放,在省級統籌全面實現後,為了解決養老保險基金省際不平衡的問題,明年的目標可能是實現養老保險基金全國統籌,全國的養老保險基金統一調動,也能以豐補歉,確保全國退休老人養老金按時上調。
第三,社保徵繳更規範
過去社保繳費是由單位單方面申報繳費基數,然後按照比例繳費,很多企業為了降低成本,就會按照最低基數申報、繳費,這樣也會造成養老保險基金的流失,為了解決繳費不實的問題,從今年11月1日開始,多地落實了社保費用由稅務部門統一徵收的辦法,這一方式全國推廣之後,企業帳戶上給員工發了多少工資,就要按照實際工資給員工繳納社保費用,這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充裕養老保險基金帳戶,為將來退休老人上調養老金打下基礎。
第四,法律保障養老金上調
為退休人員上調養老金是有法律支持的。《社會保險法》第十八條規定,根據職工平均工資增長、物價上漲情況,適時提高基本養老保險待遇水平。結合實際情況,今年前三季度,我國居民人均工資性收入增長3.6%,而CPI也就是居民消費價格指數,比去年同期也上漲了3.3%,這意味著百姓生活成本在提升,因此也應該適當為退休老人上調養老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