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美術館恢復開館首日,兩場特殊展覽,給觀眾帶來慰藉與鼓舞

2020-12-22 藝展湖北

6月21日,一場淅淅瀝瀝的小雨中,武漢美術館在閉館5個月後正式恢復開放,對於這場久別重逢,美術館的工作人員與觀眾心中都有按奈不住的激動。

在疫情期間,武漢美術館雖然沒有面向公眾開放,但是內部工作一直在有條不紊地進行著,新任館長陳勇勁也迎難而上,帶領美術館的工作團隊積極籌備開館事宜。

在重新開館的這天,陳勇勁與美術館的工作人員早早就守候在門口,期待迎來開館後的首批觀眾,並為觀眾準備了精美畫冊作為禮物。

第一位觀眾,館長陳勇勁親自送上精美畫冊。

工作人員認真為觀眾測溫、掃碼、登記信息等。

這場疫情給所有人的生活都帶來不小的影響,同樣也給美術館的工作帶來很大改變。

新任館長陳勇勁與媒體對話

新任館長陳勇勁表示,疫情在每個人心中都或多或少地留下了陰影,在之後的展覽策劃中會更多考慮藝術對人心的撫慰作用,希望用藝術療愈觀眾。

在展覽形式上,則會更加注重線上展覽與線下展覽的結合,使線上展覽更豐富、更有深度。為了避免人群聚集,線下展覽的開幕式活動將取消,或採取其他形式舉行。

目前武漢美術館正在展出的展覽包括「武漢·印象 ——武漢美術館館藏作品展」和「同心戰疫——美術·書法·攝影主題作品展」。

「武漢·印象」作為武漢美術館的一個延續性的文化品牌記載著武漢的歷史與變遷,至今已舉辦七屆。

展出作品有對恢弘歷史的緬懷,也有對生活百態的描繪;有對幽幽古剎的沉思,也有對鬧市街景的再現。一個個場景、一幅幅畫面,呈現出江城獨具特色的自然風光之美、人文內涵之美,展現了武漢市民生活的千姿百態,滲透出獨具漢味的文化差異。

劉壽祥《黃鶴樓雄姿》紙上水彩 2009年

因感染新冠肺炎,劉壽祥於2020年2月13日逝世,得年62歲。黃鶴樓定格在他的畫中,而他的生命定格在這場疫情中。

「武漢·印象」作為此次武漢美術館重啟的首展之一,期望通過此次展覽給疫情之後的武漢增添新的活力,鼓舞人們更加積極地面對疫情帶來的變化,並努力創造更加美好的生活。

周韶華 《楚風圖》紙本水墨 | 92cm×111cm | 1990年

聶幹因 《戲妝人物》之二 寫意重彩 | 69cm×69cm | 2009年

樊楓 《新址——武漢美術館》紙本水墨 | 97cm×180cm | 2010年

朱曉果 《舊租界的俄式建築 》布面油畫 | 60cm×50cm | 2010年

郭潤文 《持紅繩的女孩》布面油畫 | 80cm×50cm | 2013年

宋恩厚 《五顏六色》套色木刻 | 48cm×45cm | 1984年

魏謙 《坐著的維吾爾老人》銅版畫 | 26cm×22cm | 1996年

劉壽祥 《黃鶴樓雄姿》紙本水彩 | 54cm×73cm | 2009年

許海剛 《江邊》紙本水彩 | 79cm×149cm | 2014年

陳勇勁 《東湖石》紙本水彩 | 110cm×79cm | 2014年

「同心戰疫——美術·書法·攝影主題作品展」是新冠疫情發生後我市舉辦的首個線下展覽,共展出美術、書法、攝影作品150餘件。

△ 冷軍 《大愛無疆》 國畫

△ 樊楓 《中國效率》 國畫

△ 陳勇勁 《抗疫日誌》 水彩

這些作品生動描繪了全市人民艱苦卓絕,贏取武漢保衛戰、湖北保衛戰決定性成果,疫情防控阻擊戰重大戰略成果,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取得積極成效的偉大歷史畫卷。

△ 黃德琳 《守望相助 萬眾齊心 戰疫必勝 日月重新》

△ 王軍 《滾石上山 爬坡過坎》

△ 瞿忠謀 《不負韶華》

同時展現了武漢書畫、攝影藝術家們踐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價值理念和眾志成城、同心戰疫的堅定信念。

△ 徐震山 《致敬最美天使》

△ 周國強 《白衣執甲英雄淚》

△ 陳夢藝 《時代偶像的崇拜》

在迎來新任館長後,武漢美術館會有什麼變化呢?

新任館長陳勇勁表示,武漢美術館目前在全國已經有很大影響,也有自己的很不錯的品牌展覽,之後將延續「藝術美麗一座城市」的辦館宗旨,在辦好已有品牌展覽的同時,進一步拓展,引進一些高端展覽,結合美術館的特點和優勢,以現當代藝術為切入點,使呈現的藝術形式更豐富,更好的服務大眾。

目前武漢美術館在有序恢復開放期間,每日限定人數400,全員採取實名制線上預約參觀方式。

預約參觀時間為周二至周日(周一閉館),預約時間段分上午和下午,上午:9:00-12:00,限定人數200,下午:13:30-16:30,限定人數200,中午12:00-13:30為展間館內消毒時段。

預約方式:關注武漢美術館官方微信公眾號預約。

相關焦點

  • 武漢美術館今恢復開放,用圖像慰藉心靈尋找記憶
    6月21日起,關閉150天的武漢美術館恢復開館,並開放兩場展覽。然而,展覽中一幅紙上水彩《黃鶴樓雄姿》的創作者,湖北美術學院教授劉壽祥卻在2月因感染新冠肺炎辭世,他的水彩藝術被永遠留在了畫紙上。一周前,湖北省博物館、湖北美術館也恢復開放了部分展廳。
  • 武漢美術館恢復開館
    湖北日報訊(記者王理略、通訊員李霞)6月21日起,關閉150天後的武漢美術館恢復開館。當日,「武漢·印象——武漢美術館館藏作品展」與觀眾見面。當天早上8時30分,部分已預約的藝術愛好者已在武漢美術館門口守候,排隊登記準備進館參觀。
  • 武漢美術館周末恢復開館,當天將展出這些作品
    位於漢口中山大道南京路口的武漢又一文化地標——武漢美術館,本周末恢復開館。18日下午,武漢美術館發布公告,宣布本周日(21日)上午9時正式開館,採取實名預約限流方式,分時段開放市民入館參觀,開館首日同步推出「武漢·印象——武漢美術館館藏作品展」。
  • 四川美術館3月19日開館 兩大展覽等你來看!
    封面新聞記者 楊帆3月18日,四川美術館官方微信號發出了「恢復開館公告」,公告稱:「為滿足廣大群眾公共文化服務需求,在確保不放鬆疫情防控工作的前提下,四川美術館將於2020年3月19日(星期四)起恢復有序開放。」
  • 現場|上海博物館重新恢復開放,首日996人參觀
    上午9點,澎湃新聞記者來到上博南門入口處,探訪恢復開放首日的上海博物館。今天恢復開放的還包括上海市歷史博物館、上海魯迅紀念館,上海世博會博物館、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中華藝術宮、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上海劉海粟美術館等。
  • 上海博物館、歷博等恢復開放首日 閉館50天終開館
    來源:澎湃新聞原標題:現場|上海博物館、歷博等恢復開放首日,閉館50天終開館疫情之下,上海博物館在經歷50天閉館之後,終於在今天恢復開放。上午9點,澎湃新聞記者來到上博南門入口處,探訪恢復開放首日的上海博物館。今天恢復開放的博物館包括12家市級博物館和5家區級博物館。
  • 謝子龍影像藝術館、李自健美術館陸續恢復開館 周末市民相約逛展
    長沙晚報掌上長沙4月12日訊(全媒體記者 寧莎鷗)4月7日,李自健美術館恢復開放,加上上月末恢復開館的謝子龍影像藝術館,洋湖之畔這兩座受疫情影響的藝術地標重現活力。今日適逢周末,不少市民相約而來,又恢復了此前逛館觀展的日常。
  • 武漢美術館年度壓軸大展來襲 六位藝術家奉上中國水墨人物畫巨片
    展覽展出他們的代表作品百餘件。至此,武漢美術館《水墨文章》大展,自2011年《第一回 寫意精神》啟幕,到《第二回 筆法維度》《第三回 文脈創化》《第四回 色界變象》《第五回 墨道無間》《第六回 我法像心》,2020年剛好走到第10個年頭。每一次展覽,對觀眾來說,都是一次中國水墨的視覺盛宴,對藝術界來說,又是一次關於水墨具體問題的探討。
  • 武漢科技館自7月25日起有序恢復開放
    這也是武漢科技館實體館因新冠肺炎疫情閉館186天後的首次開館。武漢科技館作為我市大型科普場館,在閉館期間積極遵循「防控不鬆懈、工作不暫停」的原則,在有效落實防控責任的基礎上,為合理有序恢復開放作準備。
  • 四大展覽共慶浙江美術館開館十周年(組圖)
    四大展覽共慶浙江美術館開館十周年(組圖)發布時間:2019-08-09 20:25:00 Fri  來源:杭州網「紀念吳冠中誕辰100周年作品展」展廳現場杭州網訊 2019年8月9日,由浙江美術館自主策劃舉辦的「紙上談繽——中國紙文化當代藝術展」「我負丹青——
  • 關注| 武漢科技館自7月25日起有序恢復開放
    這也是武漢科技館實體館因新冠肺炎疫情閉館186天後的首次開館。武漢科技館作為我市大型科普場館,在閉館期間積極遵循「防控不鬆懈、工作不暫停」的原則,在有效落實防控責任的基礎上,為合理有序恢復開放作準備。武漢科技館自7月25日起有序恢復開放開館當日正值周六,陸續有觀眾經過網絡預約、掃健康碼、測量體溫、自助取票、通過安檢等環節有序進館。
  • 浙江美術館開館十周年 四大展覽今日開幕
    浙江在線記者 董慶鵬 攝8月9日,浙江美術館迎來開館10周年紀念日,由浙江美術館舉辦的「紙上談繽——中國紙文化當代藝術展」「我負丹青——紀念吳冠中誕辰100周年作品展」「丹心育美——姜丹書與近現代美術教育」「南山138系列浙江青年當代藝術推廣項目·自我修養—李青畫展」 四大展覽將同時開幕。
  • 武漢美術館2020年度壓軸大展來襲,六位藝術家奉上中國水墨人物畫巨片
    展覽展出他們的代表作品百餘件。至此,武漢美術館《水墨文章》大展,自2011年《第一回 寫意精神》啟幕,到《第二回 筆法維度》《第三回 文脈創化》《第四回 色界變象》《第五回 墨道無間》《第六回 我法像心》,2020年剛好走到第10個年頭。每一次展覽,對觀眾來說,都是一次中國水墨的視覺盛宴,對藝術界來說,又是一次關於水墨具體問題的探討。
  • 「再見你時,樹葉綠了」武漢美術館150天後重新開放
    楚天都市報記者徐穎 攝影:蕭顥 直播:向瑩 楊凝寒6月21日上午9:00起,武漢美術館重新恢復開放,在綿綿細雨中,它迎來了疫情後的第一波觀眾。疫情期間閉關3個月只能練廚藝,早就想來欣賞藝術了自1月22日因為疫情閉館,武漢美術館與觀眾久違150天,整整5個月了。五一假期,95後小尹還特意到武漢美術館門口看了一眼,看到還沒有開門,只能遺憾離去。6月21日上午,小尹在開館第一天成功「打卡」。
  • 坪山美術館開館一周年成果豐碩
    劉錦城 攝 深圳晚報訊 (記者 餘俊傑) 自去年3月30日開館以來,坪山美術館以《未知城市》開館大展為契機,按照「正而新、小而精、特而亮、惠而美」的坪山文化發展思路,積極努力推進坪山美術館公共文化服務創新發展的步伐。
  • 三年翻新,京都市京瓷美術館4月4日開館首展杉本博司
    開館同期將展出「京都美術 250年之夢」(4月4日—12月6日)以及「杉本博司 琉璃淨土」(4月4日—6月14日)作為開館紀念展。京都市京瓷美術館1933年,京都市美術館在京都最負盛名的文化要地岡崎建成,是日本最古老的公共美術館建築之一,深受日本民眾的喜愛。
  • 在這裡看江景、看展覽、感受生活,上海西岸美術館先睹記
    西岸美術館將於後天起正式向公眾敞開,場館開放時間為上午10時至晚上10時,公眾不僅可以前往展廳欣賞作品,美術館其他空間,如書店、咖啡館、餐廳、酒吧等也將同時開放。這也意味著「西岸美術館與蓬皮杜中心五年展陳合作項目」的開始,開館的兩場展覽為常設展《時間的形態》和特展《觀察》,展出從博伊斯、杜尚、胡安·米羅到賈科梅蒂數百位世界頂尖藝術家的作品,涵蓋各領域的創作。
  • 李自健美術館國慶開館 將永久免費開放
    觀眾在作品前駐足觀看 人民網長沙9月22日電 (萬麗君)今天上午,記者從李自健美術館開館新聞發布會上獲悉,李自健美術館將於10月1日開館,展出李自健油畫環球巡迴展的部分作品,並舉辦各類的本土藝術展覽和海外藝術交流展覽。
  • 湖南再添藝術打卡地 向日葵美術館迎來開館首展
    11月8日,「湖湘之光·向日葵美術館館藏展暨開館儀式」在向日葵美術館舉行。湖南省文聯副主席唐貴平(左),湖南省高信集團董事長、湖南省藝術收藏家協會主席、向日葵美術館創始人劉興躍(右)共同為向日葵美術館揭幕。
  • 建川美術館開館
    (原標題:建川美術館開館) 7月4日,位於成都市大邑縣建川博物館聚落的建川美術館開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