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險科技最近成了一個熱詞,技術的突破創新深度改變著保險業的未來發展,在科技改變保險的同時,保險對科技的專項服務也拉開了序幕。1月9日,經保監會同意,經過一年半左右時間的籌建,中國太平(港股00966)保險集團旗下太平科技保險公司正式開業,這也是國內首家專業的科技保險公司。
除保險公司成立子公司開展科技保險業務外,上市公司對該業務也表現出一定的興趣。2016年,達安基因(行情002030,診股)、金髮科技(行情600143,診股)擬籌建設立粵科科技保險有限公司;2017年,飛利信(行情300287,診股)、數字政通(行情300075,診股)、大北農(行情002385,診股)擬籌建設立科創科技保險股份有限公司,5家上市公司約有9.6億元資金等待入場。
業內人士認為,科技保險公司的成立,能使高投入、高風險的高新技術產業,以及相關活動出現損失後獲得補償,讓更多的資金、更多的人才在發展我國科技事業中充分發揮作用。
首家科技保險公司開業
據資料顯示,太平科技保險公司是中國太平保險集團旗下子公司,註冊資本為人民幣5億元,公司註冊地為浙江省嘉興市。
太平科技保險從籌備到成立,歷時一年半的時間。2016年6月7日,保監會發布《關於籌建太平科技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的批覆》,同意由太平財產保險有限公司、浙江省金融控股有限公司、浙江滬杭甬(港股00576)高速公路股份有限公司、浙江省科技風險投資有限公司、浙江省興合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恆華融資租賃有限公司、浙江興科科技發展投資有限公司、嘉興市燃氣集團有限公司、浙江浙華投資有限公司等9家公司共同發起籌建太平科技保險公司;擬任董事長李勁夫,擬任總經理李波。
此前,1月2日,中國太平保險集團召開會議免去李勁夫的中國太平保險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副董事長、總經理、黨委副書記職務。
資料顯示,科技保險指的是運用保險作為分散風險的手段,對科技企業或研發機構在研發、生產、銷售、售後及其他經營管理活動中,因各類現實面臨的風險而導致科技企業或研發機構的財產損失、利潤損失或科研經費損失等,以及其對股東、僱員、第三者的財產或人身造成現實傷害而應承擔的各種民事賠償責任,由保險公司給予保險賠償或給付保險金的保險保障方式。
2家待審1家遭拒
據《證券日報》記者了解,除保險公司設立子公司開展專業科技保險業務外,上市公司對科技保險業務也表現出一定興趣。
2016年2月25日,保監會發布《關於不予許可科暢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籌建的批覆》,批覆指出,申請材料雖然將公司主業定位為科技保險,但沒有論證形成系統可行的商業模式,也未對科技保險的範疇作出較清晰界定。
科暢財險擬發起的公司有,蘇州高新(行情600736,診股)創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蘇州正和投資有限公司、蘇州科技城發展有限公司、中核蘇閥科技實業股份有限公司、蘇州勝利精密(行情002426,診股)製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蘇州金堰投資有限公司、蘇州旭光聚合物有限公司、蘇州魚躍醫療(行情002223,診股)科技有限公司。
2016年12月26日,達安基因與金髮科技發布公告稱,兩家上市公司擬聯合另外5家公司籌建設立粵科科技保險有限公司,註冊資本擬定為人民幣10億元。其中,達安基因擬以自有資金出資人民幣1.5億元,佔註冊資本的15%;金髮科技擬投資1.1億元,佔註冊資本的11%。
達安基因表示,本次以發起設立的方式涉足科技保險業務,向建立科技金融保險業務領域邁出的基礎且關鍵一步,有助於公司拓展金融保險業務的發展渠道,進一步提高競爭能力,推進全產業鏈布局戰略。
2017年9月25日,飛利信發布公告稱,擬發起設立科創科技保險股份有限公司,註冊資金為10億元,其中公司擬出資3.3億元,佔擬設科技保險公司註冊資金的33%。
2017年11月21日,數字政通發布公告稱,擬參與設立科創科技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其中,大北農出資2億元,佔註冊資金20%;數字政通出資1.7億元,佔註冊資金17%。
《證券日報》記者查閱保監會網站得知,目前2家擬籌建的科技保險公司均未得到保監會的批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