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沸騰,全世界震驚!輝煌中國這五年,交出一份舉世無雙的成績單!

2021-02-07 央視財經評論



時光如水,日月如梭。


時間總是按它的規律悄然運轉,但它也總能夠定格下那些重要的歷史瞬間。



2012年,新一屆中央政治局常委記者見面會,習近平總書記:「在這裡,我代表新一屆中央領導機構成員,衷心感謝全黨同志對我們的信任。我們一定不負重託,不辱使命!努力向歷史、向人民交一份合格的答卷。」


五年過去,13多億中國人民收到了這樣一份答卷。


2013年到2016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平均增長達到7.2%,這是環顧全球無可企及的成績單。中國人民有了更多的獲得感、安全感、幸福感、自豪感,中華民族實現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歷史性飛躍。



這五年,中國橋、中國路、中國車、中國港、中國網,一個個奇蹟般的工程,正在託舉起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一座中國橋,改寫世界經濟格局!

全球因此多了一個經濟增長極!


港珠澳大橋,全長55公裡,由跨海橋梁和海底隧道組成,是目前世界上最長的跨海大橋



對於這個東方大國來說,這55公裡連接的不僅僅是粵港澳三地,未來因它而形成的5.6萬平方公裡的區域,將是繼東京灣區、紐約灣區、舊金山灣區之後,世界經濟版圖上又一個閃耀的經濟增長極


這個超級工程,堪稱世界橋梁建設史上的巔峰之作。



在它身上,凝結著過去數十年中國橋梁設計、施工、材料研發、工程裝備等各項成果。



這是一次中國實力的集中展示。


港珠澳大橋總工程師林鳴:「過去幹工程是有什麼裝備設計什麼樣的方案,你今天看我們港珠澳(大橋工程),你想怎麼幹,我們國家現在都有能力製造一些專門的東西能夠幹成。」



大橋貫通後,從香港到內地單程僅需30分鐘。作為龍頭,2020年,粵港澳大灣區將形成以珠江至西江經濟帶為腹地,帶動中南、西南發展,並輻射東南亞、南亞的經濟大格局,這是中國經濟戰略布局的一次偉大創舉。


中國大橋有多牛

一組短片讓人沸騰到血液倒流!




天塹變通途,一座座中國橋,正為它賦予新時代的註解。



杭州灣跨海大橋、廈漳跨海大橋、平潭海峽大橋、青島跨海大橋,中國的跨海大橋,都已經是世界級的。



同樣在刷新世界紀錄的還有中國的跨江大橋。武漢長江大橋之後六十年,貫通中國南北的跨江通途建設不斷提速。今天,僅在長江上已建好和在建的橋梁就突破了100座


丹昆特大橋,世界第一長橋。跨越公路、鐵路、水路,打開了長三角經濟要素流動的新通道。


大勝關大橋,世界上設計時速最快的鐵路大橋,京滬高鐵的重要越江通道。


天興洲大橋,長江上的新樞紐,光是高鐵每天就要通過260多趟。



除了跨海大橋、跨江大橋,打通一個個偏遠斷點,讓中國經濟血脈變得更加暢通的,還有這些西部大山裡的中國橋。


2013年,習近平總書記考察矮寨特大懸索橋時讚嘆:「你看那高度,你看那高度。也是一個很有特色,是吧,別具一格的這樣一個橋。」


北盤江大橋,相當於200層樓高,它連接起黔川滇三省交界最後一個高速公路斷點。


美麗的天山中,果子溝大橋解決了伊犁河谷數十年的出行難、運輸難,現在伊犁州能夠全天候直通烏魯木齊。


上海到瑞麗的國道主幹線上,峽谷裡的壩陵河大橋現在是全世界低空跳傘愛好者們最愛的地方。



一座座新穎奇特的現代橋梁,正在重塑中國經濟地理的新標誌,勾勒出中國經濟運行效率的新版圖。


中國百年夢想成真

226座隧道、396座橋梁連起一條「世紀鐵路」



蘭渝鐵路的建設構想,一百年前,就出現在孫中山先生的《建國方略》中。



從蘭州到重慶,850公裡,不僅要翻越海拔3000米的秦嶺,而且沿途地質狀況之複雜,堪稱中國鐵路建設史之最。


沒有足夠的技術實力,這條鐵路就只能停留於想像。



但現在,工程師們有了一個很有魄力的解決方案。用226座隧道、396座橋梁實現穿越。


胡麻嶺隧道二號洞,被視為「鬼門關」。不到14公裡的隧道一挖就是八年,最艱難的時期,每天只能掘進半米。



在泥湯裡挖隧道,就這樣一寸一寸地艱難推進,但再難也得挖通!


2017年6月,胡麻嶺隧道貫通。


從蘭州到重慶,過去走公路要22小時,現在只需要6小時



這條鐵路將成為繼京廣線、京滬線之後,第三條縱貫中國南北的鐵路大動脈。從西南地區出發的中歐班列,也要通過這裡,國際貨運時間將節省11個小時


大路朝天,中國智慧攻克道道險關,與此同時,超強的裝備也在不斷刷新中國速度。



正在建設的鄭萬鐵路,連接中原和西南的高速客運大通道。

這臺中國自主研發的新型運架一體機,完成一榀900噸的箱梁架設只需要3個小時,這是目前全世界最快的架設速度。



這些三十歲出頭的年輕人,參與修建的世界級鐵路工程,比國外工作了三十年的工程師還要多。


裝備、技術、人才,這是創造中國品質、中國速度的實力和底氣。


2.2萬公裡的中國高鐵

總裡程超過第2至第10位國家的總和!


逢山修路,遇水架橋。


登上最美鐵路,體驗大美中國,已經是百姓最愛的旅遊項目。


海南環島高鐵,是列車與大海的美麗邂逅。


蘭新高鐵,盡覽西部風情。


哈大高鐵,冰天雪地裡的「黃金線路」。


京津高鐵,成就了30分鐘城市圈。


京廣高鐵,2294公裡的旅程,八個小時甚至可以體驗四季變換。



12.4萬公裡的中國鐵路營業裡程,穿越繁華都市,縱橫田野阡陌。


2.2萬公裡的中國高鐵,總裡程超過第2至第10位國家的總和,其中近六成都是這五年建成的。


「八縱八橫」高速鐵路網的宏大藍圖被清晰勾畫。中國的目標,是到2020年,將高鐵總裡程提升到3萬公裡,覆蓋80%以上的大城市。


中國高速公路總裡程13.1萬公裡

位居世界第一



與鐵路網交相映襯,每年超過1萬億元鋪就的中國公路網,向更遠處延伸。


這是網友們眼中的中國最美公路,流動的風景讓人著迷。


京新高速,世界上穿越沙漠戈壁最長的高速公路。


鶴大高速,春天、秋天,領略完全不同的風景。


川藏公路北線,雀兒山隧道貫通,曾經山鷹都飛不過的山峰,現在10分鐘就能翻越。



夢幻、壯美、蜿蜒、驚豔。


中國高速公路總裡程13.1萬公裡,位居世界第一


咱們的出行標配——

高鐵:外國人最想帶回家的「中國特產」



讓中國奔跑起來,中國車,正在給經濟換裝新引擎。


2017年6月25日「復興號」下線,與日本、德國等高鐵強國相比,今天,中國在高鐵技術領域已不遜色於任何一位競爭對手。



「復興號」涉及的高速動車組254項重要標準中,中國標準佔到了84%



2015年習近平總書記考察中國中車長春軌道客車時稱讚:「高鐵,中國產的動車,這個是中國的一張亮麗的名片。」


「復興號」的身材很完美,這使列車運行時的阻力、能耗和噪音都明顯下降。


運行時速高達350公裡,從北京到上海只要4.5小時左右。


這些外國乘客,都是專程來體驗和感受的。


高顏值、高速度。中國高鐵是他們眼裡中國的「新四大發明」,是最想帶回家的「中國特產」之一。



高速行駛的列車上,4枚硬幣穩穩立住。中國高鐵的平穩、舒適已經被無數網友點讚。


從中國製造邁向中國創造,中國車率先完成了漂亮的轉身。



大洋彼岸的波士頓,中國陸續拿下的地鐵訂單,已經超過了400列


2014年李克強考察湖南時說到:「越來越多的全球訂單,向中國匯聚,中國的創新成果正被全世界分享。」


中國製造

搬運著這個世界


作為重要的戰略支點和樞紐,港口是衡量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的重要標誌。



中國正加速融入全球產業鏈,參與全球分工。近五年,中國貨物進出口總額佔世界的比重,始終位居前兩位。


作為全球貿易的主角,更加高效的港口和超越以往的港機裝備,正牽引著全世界的目光。



上海,振華重工生產基地,世界上最大的港機製造基地。超過100臺顏色不一的港機,每一種顏色將被運往不同國家、不同港口。


這是美國製造業最不願意看到的一個場景,想盡辦法遮住「振華港機」的標誌,但結果還是這樣尷尬。



中國港機裝備全球份額已經從五年前的70%,增長到82%。縱覽全球每一段海岸線,中國製造,也只能是中國製造在搬運著整個世界。


但中國工程師們並未就此滿足。


全球最大的貨輪正沿著世界上最繁忙的航線航行,目的地,中國上海洋山港。


這艘裝載著1.9萬個貨櫃、相當於20層樓房高度的巨輪,僅僅是洋山港每天要迎送的十餘艘遠洋貨輪之一。



作為世界第一大貿易國,這個星球上有近四分之一的貿易額在中國產生。


持續增長的吞吐量,要求中國的港口必須再提速。



洋山港四期正在建設,它將是全球規模最大、最先進的全自動化碼頭。


碼頭裝卸現場,只見吊車和自動導引運輸車忙碌,卻空無一人。


未來這裡的生產控制只需要9個人


碼頭和堆場就像一個巨大的「棋盤」。


這些自動導引運輸車,會根據地下埋藏的61199根磁釘,感知自己的位置。



未來會有130輛這樣的自動導引運輸車同時工作,它們要根據實時裝載需要和路況,選擇最經濟的路線。


智能碼頭作業效率可以提升30%,意味著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貨櫃船,在這裡裝卸能比以前節省10個小時



未來,洋山港所在的上海港,年吞吐量將突破4000萬標準箱,這將是美國所有港口吞吐量的總和。


這僅僅是中國融通全球的樞紐之一,全球吞吐量排名前十的超級大港,中國已經包攬了七席


寧波舟山港,2016年刷新吞吐量紀錄,成為全球第一個九億噸大港。


內河第一大港蘇州港,江海河聯運讓這裡的內河吞吐量增速位列全球之首。


海岸線的南端,廣州、深圳與香港三個國際深水良港緊緊相連。它們手挽著手,為珠三角數以百萬計的工廠助力,讓世界愛上中國造。


天津港,中國北方的港口群,也在壯大。這裡有全球航道等級最高的人工深水第一大港。


秦皇島港,這裡有全球最大的煤炭碼頭。


青島港董家口礦石碼頭,有全球最大的40萬噸級礦石碼頭。


青島港原油碼頭還有全球一流的45萬噸級原油碼頭。


巨輪遠航,向海而生。


中國網有多強

光纜線路總長3041萬公裡,世界第一!


進入21世紀,信息資源日益成為重要的生產要素和社會財富,信息掌握的多寡也成為國家軟實力和競爭力的重要標誌。


中國的網際網路用戶已經有7.51億人,比2012年增長超過了30%,全球第一。


中國已經將5G商用時間鎖定在2020年,全球領先。


沒有信息化就沒有現代化,讓網際網路發展成果融進百姓的笑容,讓中國先進的技術服務世界。



2015年第二屆世界網際網路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可以說世界因網際網路而更多彩,生活因網際網路而更豐富。我們的目標就是要讓網際網路發展成果惠及13多億中國人民,更好地造福各國人民。」

中國已經建成全球規模最大的4G網絡,豎起299萬個基站,擁有8.9億用戶。這片土地上,光纜線路總長已達3041萬公裡,全球第一,其中有60%都是這五年鋪設的。


世界上最大的水利工程

中國從南到北搬運了770個西湖


中國的版圖上,組成中國網的還有這些大工程。



南水北調東線一期工程2013年通水,山東博興,一渠清水從1000多公裡外的長江奔流而來,全力保障膠州和魯北大地。


南水北調中線一期工程2014年通水,北京團城湖明渠,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北京的最末端。丹江口水庫的優質水源一路北上,從中原大地到華北平原,充盈著沿線百姓的日常所需。



這個世界上最大的水利工程輸送的水量,已經相當於從南到北搬運了770個西湖,讓超過1億人受益,減少地下水開採8億立方米。北京地下水16年來首次出現回升。中國水資源南北調配的宏偉構想終於變成現實。



厲害了!穿越中國的能源大動脈

4億中國百姓用上了清潔能源


穿越中國的能源大動脈,還有這裡,全世界距離最長的天然氣輸送工程。



西氣東輸二線已經全線投產,近2萬公裡的天然氣管網,覆蓋全國17個省區市和香港特別行政區,4億中國百姓用上了清潔能源。


五年來,一大批重大工程建設成功,大大加快了中國現代化進程。


中國橋、中國路、中國車、中國港、中國網,一個個圓夢工程鋪展宏圖。


它們編織起人民走向幸福、美好的希望版圖,編織起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向著這偉大的夢想

鏗鏘的中國腳步

自信、前行!

相關焦點

  • 中國人沸騰,全世界震驚!剛上線的這部大片,每一幀都是輝煌中國
    努力向歷史、向人民交一份合格的答卷。」五年過去,13多億中國人民收到了這樣一份答卷。2013年到2016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平均增長達到7.2%,這是環顧全球無可企及的成績單。作為龍頭,2020年,粵港澳大灣區將形成以珠江至西江經濟帶為腹地,帶動中南、西南發展,並輻射東南亞、南亞的經濟大格局,這是中國經濟戰略布局的一次偉大創舉。中國大橋有多牛一組短片讓人沸騰到血液倒流!天塹變通途,一座座中國橋,正為它賦予新時代的註解。
  • 開通五年,這條高鐵交出漂亮成績單!
    開通五年,這條高鐵交出漂亮成績單! 12月11日是南昆客專開通五周年的日子五年來
  • 市文廣新旅局交出了這樣一份「成績單」
    市文廣新旅局交出了這樣一份「成績單」 2020-12-17 10:0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疫情大考,東華大學交出一份科技「成績單」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孫慶華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王燁捷)國產防護服部分物化指標超過美國杜邦公司的「特衛強」(Tyvek),高性能口罩濾芯膜完勝傳統口罩濾材,捐贈5000套國產優質防護服給國外友好單位,25個應急項目或實現量產化、或取得實質性突破、或形成前瞻性發展布局建議……這是位於東華大學的纖維材料改性國家重點實驗室在抗疫最關鍵的兩個月時間裡
  • 大滿貫,中國製造業交出漂亮「成績單」!美國已「元氣大傷」
    「尋找替代中國的供應商」、「中國製造業正在外遷」、「歐美日企業排隊撤離」等唯恐天下不亂的說法越來越多。但這個長期穩定的數字,證明中國仍是全球產業鏈的穩定錨。十連貫!中國製造業交出一份靚麗成績單12月31日,國家統計局發布最新數據,12月份,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非製造業商務活動指數、綜合PMI產出指數分別為51.9%、55.7%和55.1%,均連續10個月保持在榮枯線以上。在疫情大考之下,中國還能交出一份靚麗的成績單,實屬不易。
  • 2017,中國武警交上這樣一份成績單
    2017,中國武警交上這樣一份成績單強軍這五年·數說軍種新成就這是習近平向武警部隊授旗。周朝榮 攝武警部隊2017宣傳片2018年1月1日零時起,武警部隊由黨中央、中央軍委集中統一領導,實行中央軍委—武警部隊—部隊領導指揮體制。
  • BAT影業五年考,網際網路影企都交出了怎樣的成績單?
    少年》官宣主創陣容……不管是阿里巴巴的「新基礎設施建設」策略,愛奇藝的原創電影計劃,還是騰訊的「新文創」戰略,五年以來,網際網路影企從試水到成為行業中堅力量,背靠BAT的影業們交出了各不相同的成績單。 這年,阿里巴巴以62.44億港元購得文化中國60%的股份,並將公司更名為阿里影業;愛奇藝在7月17日舉行「愛奇藝·網際網路·新電影」電影戰略發布會,宣布成立愛奇藝影業。
  • 滙豐中國這五年
    對企業來說,這是一個讀數的時代。特別是對於外資銀行中國區的掌舵人來說,靚麗的數據和整體業績是決定升遷的一個重要砝碼。廖宜建就擁有任職滙豐中國行長兼行政總裁這五年來的靚麗數據。因為這本數據,滙豐集團今日宣布,廖宜建將調任集團高級管理職位,有關任職安排將適時做出宣布。一併宣布的,還有廖宜建的接棒者。
  • 非凡的五年 輝煌的成就
    從經濟實力到科技創新,從區域發展到城鄉建設,從深化改革到民生福祉……省委宣傳部、省政府辦公廳、省政府新聞辦組織舉辦21場「美好安徽『十三五』成就巡禮」系列新聞發布會,集中展示了五年來我省經濟社會各領域改革發展成就,濃墨重彩、亮點紛呈、振奮人心。這是「極不平凡」的五年。
  • 中國人的政治智慧舉世無雙!
    雖然藝術文化,運動天賦,科技創新這些方面,也許不是中國人的強項。但是中國人的政治智慧舉世無雙。中國人玩政治,遠交近攻+合縱連橫,可是從春秋戰國就開始玩,玩這一套東西玩了幾千年,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民族比中國人更有政治智慧。
  • 曹原,剛剛這位「中國天才」震驚了全世界!
    這個中國人的科研成果震驚全世界,更震撼的是,他還是登上《Nature》最年輕的中國人!只有23歲!他,叫做曹原。1996年,他出生於四川成都,3歲時一家人遷往深圳,他自幼就十分聰明,讀小學時,往往老師剛說出題目,他就能喊出答案。
  • 紀錄片輝煌中國觀後感 黨員幹部群眾觀看輝煌中國心得體會
    《輝煌中國》觀後感  由中央宣傳部、中央電視臺聯合製作的六集電視紀錄片《輝煌中國》,於19日至24日每晚8點在中央電視臺綜合頻道播出。全片以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為脈絡……充分展示五年來中國人民更多的獲得感、安全感、幸福感、自豪感,真實記錄中華民族實現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歷史性飛躍。
  • 最高人民法院智慧財產權法庭半年交出了一份令人滿意的成績單
    半年過去,法庭交出了一份令人滿意的成績單。深化改革創新,亮點多!3月27日,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長、智慧財產權法庭庭長羅東川敲響了最高人民法院智慧財產權法庭「第一槌」。該案於2019年2月15日立案,3月27日公開開庭審理並當庭宣判,4月6日電子送達裁判文書,全案審理用時僅50天。
  • 擦亮這抹「中國綠」,有你一份力!
    這些成績裡,有你一份力!    中國在生態環境保護上  交出了怎樣的「成績單」?  發布會上的這組數據令人振奮!  擦亮這抹「中國綠」  看看你都做了哪些貢獻    山水林田湖草一體化保護  「十三五」期間,實施了25個 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複試點工程。
  • 杭州城中村改造交出一份亮眼的階段性「成績單」
    為期兩天的城中村改造「互看互學」大比武活動與7月26日下午舉行的城中村改造工作推進大會,樹立了標杆,總結了經驗,振奮了精神,堅定了信心,為全力打贏城中村改造這場硬仗奠定了更加堅實的基礎。  打贏硬仗,啃下硬骨頭,沒有捷徑可走,唯有苦幹實幹加巧幹。今年以來,全市上下聯動、條保塊抓、克難攻堅,比學趕超的氛圍日趨濃厚。
  • 來看看YC中國交出的第一份成績單
    矽谷知名孵化器Y Combinator (以下簡稱YC)在上周結束了自己的2019年冬季Demo Day,將近200家公司亮相,其中有40%的公司在參加YC之前是在美國境外成立,其中就包括了5家來自中國的創業公司。去年吸引到陸奇加入擔任創始人及執行長的YC中國,也在這個舞臺上交出了自己的第一份成績單。
  • 澎湃評論|《輝煌中國》熱播,看中國創造如何定義時代氣質
    《輝煌中國》專題片第一章「圓夢工程」昨起在央視一套播出,每個人,都看到自己心中的輝煌中國。當嶄新的路、橋、車一一驚豔亮相,我們開始體悟到,中國在邁向「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進程中,不斷煥發出攻堅克難的魄力、不畏艱險的勇氣,與百折不撓的信念。
  • 江南區壯錦初級中學「起跑」3年交出一份亮眼的成績單
    在南寧市江南區壯錦初級中學這所剛剛「起跑」3年多的普通初中學校裡,躊躇滿志的教師,帶領追夢少年朝著美好的目標不斷前進。他們,一起拼搏,一起成長,用青春的力量,吹響奮進的號角,獲得了各種榮譽和社會各界的肯定,2020年中考更是交出喜人成績單,總分優秀率位居江南區前列。
  • 外貿交出亮眼成績單:進出口連續七個月實現正增長
    來源:人民日報原標題:進出口連續七個月實現正增長迎難而上,外貿交出亮眼成績單(權威發布)本報記者 杜海濤「2020年,面對前所未有的困難和挑戰,我國外貿進出口交出了一份亮眼成績單,實屬不易。」其中,出口口罩2242億隻,價值3400億元,相當於為中國以外的全球每個人提供了近40個口罩;出口防護服23.1億件,護目鏡2.89億副,外科手套29.2億雙;出口呼吸機27.1萬臺,病員監護儀66.3萬臺,紅外測溫儀1.19億件。口岸營商環境持續優化,企業成本進一步降低2020年,各地海關不斷提升通關便利化水平,持續優化口岸營商環境。
  • 運營兩年,亞投行交出的這份成績單令國人自豪!
    新華社北京1月16日電 2016年1月16日,歷經27個月、800多天籌建的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全球首個由中國倡議設立的多邊金融機構正式啟航遠行,駛向深海。如今,兩年過去,亞投行交出了怎樣的成績單?國際社會如何評價?亞投行成功出海的秘訣是什麼?